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回绝上谕(2 / 2)

作品:《超神大军阀

这本来是载沣贬斥袁隗的借口,如今却反过来被他用来要挟朝廷了。地方大臣以两份奏折就轻松驳回了两份上谕,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如果是在平时,顽固派一众大臣应该是怒火中烧,想想如何继续打压他们,可是此时的内廷只有愁云惨淡。

赵守宏不理载沣的示好,袁隗干脆就甩手不干了,北域军迟迟不动地方,朝廷眼看就难以维系了。如今载沣可以用的王牌已经不多,他只好派出了袁隗的盟弟,内阁协理大臣徐海昌微服亲往洹上村,询问袁隗的意图。

徐海昌本来就想与自己的盟弟通通气,他来到洹上村之后,两人在密室谈了一夜。徐海昌将朝廷之中的实情,以及载沣如今的难处都说了出来,两人分析之后写出了一份回复。

袁隗的的回复也十分干脆,一共只有六条。第一,明年召开国会;第二,组织责任内阁;第三,开放党禁;第四,宽容汉夏起事人员;第五,授以前方军事全权;第六,保证粮饷供给。

拿着徐海昌带回的这六项条件,载沣的手都在发抖。如果真的答应了这些条件,等于是将皇族内阁手中的政权和军权都交付给了袁隗,就连他摄政王载沣和庆亲王奕劻的地位都将不保了。

袁隗要价实在太高了,载沣不想答应。但就在此时,一场突发事件帮了袁隗的忙。原来在江夏起义之前,后金政府抽调了驻防奉天的新军第二十镇进关举行秋操。新军刚刚抵达滦州,江夏起义就爆发,后金朝廷只好令其暂驻滦州。

就在袁隗提出六项条件之后的几天,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突然发动兵谏,打出了在本年内召集国会、选举责任内阁、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等口号作为条件。张绍曾的动议与袁隗六条相差无几,此时后金朝廷内外交困,载沣也不得不屈服了。他当即就代皇帝下了罪己诏,并准备随时北狩热河逃跑。

朝廷已经给足了面子,不但将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了袁隗,还答应尽快实行六项条件。袁隗也不想清政府过快倒台,否则他就失去了从革命党方面捞取足够好处的筹码。

袁隗终于离开彰德前往孝感视师,有了他的调动,一直住在中南省的朝廷大军再次起行向着汉夏进发。为了对袁隗表示诚意,后金朝廷不得不通过资政院选举的形式,先任命袁隗为内阁总理大臣。同时载沣自动解除摄政王身份,以醇亲王名义退归藩邸。

有了后金朝廷这样的姿态,袁隗当即电令冯国甫急速进兵,进攻依然在汉夏附近集结的民军。面对大军压境的形势,中原省军政府的都督黎元洪有些束手无策。但是北域军既然打了过来,他们就不能不迎战。很快中原省军政府高效的运作了起来,经过研究他们决定先发制人。起义胜利后的第五日起义军首先开始扫荡江口敌军,他们打算向北推进,以阻止后金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