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二章 赵方主和五色大师的对话流(1 / 2)

作品:《道门法则

</br>乍然听说了一个新地方,五色大师忍不住好奇问:“小君山没听说过,风水好么灵气足么”

赵然叹了口气道:“我说大师,你平常就缩在长虫山这一亩分地里么难道就一点也不关心外头都有些什么、发生了什么”

五色大师盯着赵然正在咀嚼兔肉的嘴,一边不满地催促,一边答道:“我关心那么多做什么我自修炼我的道,有空看顾看顾这山里的村户,逍遥自在不挺好么”

赵然语重心长道:“大师,所谓风声、雨声、读书读经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去操心山外,的确清闲了,也逍遥了,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在井里观天,这天地能有多大作为修道之人,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广阔,总是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搞东搞西,你这修炼之途便会多出无数障碍,这叫知障”

五色大师想了想,道:“我去华云馆听过道”

“华云馆你什么时候拜入华云馆了”

“偷偷地”

“好吧,你接着说。”

“咯咯,听那些道士讲过经,也去翻过他们的道书,我记得,修道讲究冲虚圆融,体悟自身,不可过多杂念,不可耽于俗世。杂念多则无法淡泊,俗务重则无法与天地合”

“大师,你在偷换概念广闻博见与耽于俗务是两码事。卓腾翼、卓腾云两位师叔大师是相熟的,要是真如大师所言,他们为何还要行走天下修道一途有无数知障,最忌讳在自我迷失,故此才要出山行走,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见得多、听得多,才能更好地反省自我,找到自己修炼的不足之处。只有经历过才能看破,只有看破的无杂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杂念”

“小道士,你修为如何不如你我比划比划”

“大师,你这句话就暴露了你的心障,贫道修为是不如你,但不意味着贫道眼光和见识比你差。所谓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师如果放不下心障,就会执着于修为境界的高低,有此念头,将再无寸进矣哎大师你这是作甚大师,说不过就动,这可不好”

“咯咯,回来,你这小道。当真气煞我也我也不打你,也不跟你口舌之争。你且说说那小君山究竟如何”

“嗯,我前天去看了一趟,那里不错,不比乌塘差多少,山有一处无名泉眼,风水极佳。贫道观风水的本事你是知道的。不信还可以再去转转嘛。实话说,君度山和小君山之间那片谷地已经被贫道承包了承包的意思,呃,总之就是归贫道了,贫道打算将这长虫山的百姓迁居过去开荒。你放心,那里耕种条件比这山上强太多了,绝不会害了这些百姓的。你迁居小君山后,还得劳烦你继续看顾这些百姓我知道,我知道,你和别的妖不一样,你是好妖,嗯,良妖对啊,所以看顾他们也是你份所当为的嘛”

“小道士,说了那么多,就是想我搬迁过去,也罢,我可以去看看,但就算是小君山不错,但我在长虫山修炼了几十年,搬来搬去太过费事”

“大师,你这是在跟贫道谈条件么哎说好了不动的”

“咯咯,你这小道士,说话当真气人我好端端在长虫山过我的逍遥日子,你非得让我搬家,不给个说法,你也好意思”

“好吧,算我倒霉,好心好意给你寻个更好地修炼之处,完了还得倒搭喏,知道这是什么吗”

“咯咯,什么东西似乎有些辛辣咦,有灵气这破藤是什么鬼东西”

“哎,哎,哎,大师,不让你动你就动嘴这是一个前辈应该做的事情吗别吃了,快停下好悬,贫道就这么几根,差点被你吃光了你刚才说什么破藤我说大师,这就是我告诉你的,坐井观天,不知天地究竟有多大”

“咯咯,你这小道废话忒多”

“大师,听说过舌兰藤么”

“舌兰藤唔,想起来了,卓家两个小道士前一阵子来山里找我,问我有没有这物事,很急的样子,莫非就是这玩意”

“原来大师听说过啊,那就好办了。此物正是大卓、小卓两位师叔寻找之物,正为华云馆炼制某种丹药所用。”

“什么丹药有何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