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陷入漩涡17 +(1 / 2)

作品:《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权力漩涡

陷入漩涡17

朱大云当上了报道组的副组长,按级别也就是个副股级,根本算不上个官儿。可是这个消息却让吴淑芳兴奋了很久。她觉得自己的男人真是太有出息了,会写文章,现在还当了个小领导,真是无比的自豪!要知道,她的很多同学,都是嫁给了农村种地的农民,现在很多人都跟着老公出去打工了呢!像她这样嫁给了一个知识分子,还能到县城来生活,可能就是唯一的一个吧!

都说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吴淑芳虽然不是知识女性,但是她也是深有体会的,比如现在她回黄麻镇,那周围的邻居,还有她的亲戚朋友,对她都是满满的羡慕啊!

吴淑芳的妈妈也是这样觉得,自己的女儿嫁了个有出息的男人!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她就这么一个女儿,这个女婿就是足足的一个儿子了,虽然朱大云不这么认为,也很少回来,但是没有关系,这丝毫不影响她在黄麻镇的威望和幸福。

吴淑芳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家是幸福美好的,老公的事业步步高升,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儿子又是那么可爱聪明,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呢!

所以过年后,她就开始着手为这个家打造一个幸福的小窝了。

那块东洲的宅基地正式破土动工了!

为此吴淑芳还专门请了设计师,为自己的家设计了一个最好的建筑方案,她要打造一个余河县最漂亮最有特色的家。设计图经朱大云审核后,才正式交付实施。

吴淑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不是在服装店,就是在工地上,还要接送宝贝儿子朱天亮,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三个来用。不过,再苦再累,她都不觉得,因为她的心中有希望,生活有幸福!

朱大云全然不cāo心家里的事,他的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虽说只是个副组长,但是朱大云却把这个看得很重,平生第一次担任职务,一定要干出点样子来。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只能在写稿上做文章。

许利发的功底和关系都比他好,他感觉自己处处受他的压制。所以他要想办法,唯一能突破的,就是争取周锡煌老师的帮助,争取多上几个省报的头条,在这个方面盖过许利发。

于是,朱大云又找到舅舅王义财,请舅舅帮忙,带着他一起去省城找周锡煌要点特殊的政策。

朱大云能当上报道组的副组长,王义财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虽说不是个什么官,但这是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才能有后面的一步又一步啊!所以,朱大云提出这个要求,他立马就答应了,周末他自己开车,去省城。

照样是带上一车子的土特产,两人来到了周锡煌在省城的家里。

王义财走在前面,朱大云扛着东西跟在后面。

周锡煌的老婆周敏真热情地替他们开了门,把他们请进了屋里。周锡煌正坐在书房看报纸。看到他们进来,从书房来到了客厅里。

朱大云把肩上的东西放下,甜甜地叫了声“舅公!”

周锡煌摘下老花镜,看着朱大云,笑着说:“听说你最近进步了吗?哈哈!”

“呵呵,我这个谈不上什么进步。”朱大云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诶,可别瞧不上你现在的位置,中央的一些领导还是从村干部干起的呢!你这起点很高了啊!”周锡煌笑着说。

“舅舅说的有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人都是从基层干起的吗,对吧!”王义财坐下来说。

周敏真为他们每人泡了一杯茶,端了过来。然后挨着周锡煌坐了下来,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交谈。

“舅公,我现在感觉肩上的压力更大了。”朱大云说,“许利发他写稿多,获奖也多,我在这方面比他差太多了。”

“许利发可是个老通讯员啊,”周锡煌说,“他每年都能上省报的一两个头条,以前除了邓年荣,就属他最多,每年省里的通讯员评奖他都有。你才干了三年啊,有现在的成绩也是很不错的。”

“舅公,我就是想,要怎样写这个稿子才能上省报头条,还请舅公给个具体的指导。”朱大云说。看上去目光很恳切。

“呵呵,小伙子知道为工作着急上火了,有进步。”周锡煌还是那么笑呵呵地说。

“要说上省报的头条,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省报是省委机关报,主要是服务省委省政府。而全省有八十多个县,省委机关报却只有一张,一年就365个头条,每年报道中央和省里的重要新闻就占去了大部分的头条,各个县能上头条的并不多,而这要上和想上的却有很多。余河县的头条算是上得多的。想上头条,这个稿子一定要有地方的特色,要符合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省委机关报的政治性很强,一切都是以国家政策为风向标,所以一定要抓准这个,这是政治方向;再就是要有地方特色,要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优势。能做到这个,估计上头条就比较有希望了。”周锡煌说。

朱大云认真地听着,感觉还是一头雾水。

这个大政方针和地方特色,他懂,可是要具体落实到写稿上,还是比较难的。

“比如说吧,余河是农业大县,关于你们县里的特色农业方面的文章好像不多,仅有的几篇我看过,写得不全面,也没有体现出余河的特色。其实,我觉得,余河的特色农业这两年还是发展得不错的,比如被评为中国葛之乡,发展葛根产业,形成了一个企业加农户的种植模式;再比如,余河生产的夏天无药品,这个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还有一些乡镇有橘子,有花生,有甘蔗,有梨树,等等,这些都是特色农业。往日的报道都是分散性的,没有写出余河县的整体农业布局。你可以在这个方面下点功夫,到各个乡镇去调查一下,争取写出个一乡一品的特色来,这个文章要是写好了,不仅可以上省报头条,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都可能上,这给余河创造的影响力和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到时候县委书记黄钟明都要好好表扬你啊!”周锡煌说。

朱大云经周锡煌这么一点拨,立刻有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愧是个老报人,能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发现问题。是啊,这个题材回去好好调查,写出一篇反应余河县整体特色农业的稿子,说不定又会有很大的收获啊!

“谢谢舅公点醒,您说的这个角度真的是太好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估计别的人也还没有想到这些,我回去一定好好下去调查,然后尽快写出一个初稿给舅公看看,到时候请舅公再帮我指导指导。”朱大云说。

“好。新闻中有句‘七分采访三分写’的说法,所以深入采访,挖掘出有新闻价值的题材来。不过我告诉你,上头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样的稿件是由农村处的编辑编,然后处长签发后,再由总编辑审核签字了,才算大功告成。往年余河要上头条,都是书记钦点人员,特批资金,专门在省城蹲点打攻坚战的。哈哈,这个冯永斌比较有经验。”周锡煌说。

“谢谢舅公,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一定认真去采访,争取把这稿子写好。”朱大云说。

“义财,最近小英还好吧?”吴敏真突然问道。

“挺好的。”王义财说。

舅妈周敏真好像很少这样单独坐下来和他聊天,今天还特意提到夏金英,王义财觉得这背后一定有蹊跷,不会是夏金英又告了什么黑状吧?

“那就好。上次小英给我打电话,我都批评她了。她呀,有时候太强势,说话也很泼辣,没有经过大脑,你是有文化的人,别跟她计较。我跟她说,男人最喜欢温柔贤淑的女人,最讨厌母夜叉式的泼妇,你要留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改变自己。”周敏真说。

哦?原来师傅真的在这儿啊?王义财在心里想,自己猜的没错,这个改头换面的夏金英就是听了舅妈的教导,才那么吓人地横空出世的。

“她……小英确实比以前温柔了,”王义财说,“不过,我还是比较习惯她以前的样子,毕竟在一起二十多年了,早就习惯了她的处事方式,这冷不丁的一变吧,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义财啊,不是舅妈说你啊,你也得给她改过的机会吗?对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她是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很多为人处世之道她根本就不懂,还是乡下最原始的妇女那一套,她能有改变,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她是很在乎你,很在乎这个家的,她希望能和你好好生活,保全这个家,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周敏真看着王义财说。

“舅妈说得对,我正在慢慢习惯,不过这也有个过程。”王义财说。

“慢慢就习惯了,只要你愿意去习惯,没有习惯不了的事情。义财啊,小英她纵然有千般不是,她也和你一起养育了四个孩子,为这个家付出了女人该付出的一切,对吧,善待她吧,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到头来啊,还是相处了几十年的女人最贴心。”周敏真说。

“我会的,舅妈放心吧。我们现在挺好的,没有什么矛盾。她在改变,我在试着适应。”王义财说。

“好,下次带着小英一起过来玩玩吧。她一个人在家,也挺闷的,多出来走走,心情会好些。”周敏真说。

“好,下次我们一起来。”王义财说。

“义财啊,舅舅上次跟你说的人生的四项基本原则,你可不要忘了啊!”周锡煌看着王义财说,“糟糠之妻不可弃,患难之交不可绝,这是做人的根本哪!”

“舅舅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王义财说。

上次周锡煌跟王义财说:人的一生也得有四项基本原则——要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更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字字如珠,敲击王义财的心。

他何尝不想守住自己的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可男人的心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躯体,还能受控于自己吗?

他不知道周锡煌有没有犯过这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更不知道周锡煌是不是经历过他这样的心灵煎熬,但是他可以肯定,如果周锡煌也在他今天的位置,也碰到了万春秀这样的一个女人,他想,周老师一定是可以理解他的。他是这样确定的,没有丝毫的怀疑。

他不知道,如果他和夏金英的婚姻解体,他还能不能叫周锡煌一声舅舅;他也不知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他的仕途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他更不知道,如果真的有那样一天,他还能不能活着走出那个家……不过,他已经没有办法选择了,他似乎等待着命运来选择他……因为,他已经无法戒掉万春秀带给他的毒瘾……

所以,听着周锡煌夫妇的话,他的内心是相当挣扎的,他知道他在撒谎,他知道周锡煌夫妇对他的话也会有怀疑,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只能这样向他们交代……

省城之行,朱大云带着满满的希望和斗志离开了周锡煌家里。

王义财带着满心的愧疚和无奈离开了周锡煌家里。

回到余河,朱大云就投入了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采访中,二十多天的时间跑了县里的十来个乡镇,把余河县开展特色农业的具体情况和材料摸了个清楚明细。接着他用了三天的时间,整理出了一篇全面反映余河县特色农业的稿子,经过自己反复修改和推敲,他把这份稿子送到了冯永斌副部长的案头。

冯永斌仔细看了朱大云写的这篇二千多字的通讯稿。他不敢相信这是朱大云一个人着手调查并且写出来的。

“你把这些乡镇都跑了一遍?”冯永斌问道。

“是,我全部都去了。”朱大云说。

“这些资料你还保存了没有?”

“都这我那儿。”

“你拿过来我具体看看。”冯永斌说。

朱大云立马到办公室去取资料过来。

看着朱大云拿出一大叠厚厚的各个乡镇的资料,冯永斌才真正相信这是朱大云自己调查的。

“我不仅去了各个乡镇,我还到这些特色农业的基地去看了,是有成绩有规模的。”朱大云说。

“好!你这篇文章非常有价值,我们一定要去省报上头条。”冯永斌说,“你把文章先放我这儿,我抽空再具体斟酌一下,再修改修改。过两天我向县委黄书记汇报一下,让黄书记特批资金,我们一起到省城去打攻坚战。”

“真要坐在那儿守着啊?”朱大云不太相信地问道。

“呵呵,这省报的头条不是说你的稿子写得好就一定能上的,有时候总编辑都签发了,已经排上版面了,半夜来个新华社通稿,你这个就必须得撤下来。所以,很多时候啊,也要沾点运气。”冯永斌说。

原来上个省报的头条这么难啊?难道余河县上的每个省报的头条都是这样攻坚下来的么?朱大云心里不免一阵感慨,那三年前邓年荣带着自己写的那篇稿子上了头条,不是等于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吗?

回到办公室,许利发端着茶杯向他走了过来。

“最近在忙什么呢?”许利发问道。

“没什么,瞎忙。”朱大云看着他笑道。

“瞎忙?呵呵呵,你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许利发揶揄道。

“许哥,下次有什么好的题材,记得带上我啊,也让我沾沾你的光。”朱大云说。

“哈,你的光可比我多啊,老弟!”许利发笑着说。

“许哥可是我们报道组的老功勋啊,省里的模范通讯员,这个大云可都是望尘莫及的呀。”朱大云说。

“那都是过去式,不是有句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吗?哎,比起你,我都是老人了啊,老弟!”许利发说道。

“许哥真会开玩笑,改天我们哥俩喝一杯?”朱大云说。

“好啊!”许利发笑道。

和这样的老油条打交道,还真得多留个心眼啊!朱大云对自己说。

第二天上班,冯永斌把朱大云叫到办公室,向他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朱大云按照冯永斌的意思,把文章重新休整了一下,更加突出了通讯的现场感,读起来更真实,更有冲击力。

冯永斌看了修改后的文章,点了点头,说:“你的悟性很好,一点就通,好好锻炼,可以超过邓年荣。”

“呵呵,谢谢冯部长指导。”朱大云说。

“跟我就别这么客气,我们是一个乡的,你和我弟弟又是同学。再说,我也从农村出来,知道一个人在官场攀爬的艰难,你还有个好舅舅帮扶你。不过,舅舅把你牵出来了,后面的发展还是得靠你自己啊!”冯永斌说,“我争取今天跟黄书记汇报一下,把你这篇文章拿给他看看,估计他会很爽快地特批资金让我们去打这个攻坚战的。”

“那太好了,我们就可以尽快到省城去,把稿子早点发出来了。”朱大云高兴极了。

“中央还在召开两会,两会结束后我们再去,现在去了也是白等着,没有版面给我们的。”冯永斌说。

是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每年的两会,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清一色关于两会的报道,这个时候是没有机会的。

“还是冯部长想得周到,我一切听冯部长安排。”朱大云笑着说。

“好,定下了时间我会具体通知你的。”冯永斌说。

“谢谢冯部长。我,我有个建议,”朱大云说,“我想把您的名字署在我的前面。”

“呵呵,不用了,这篇文章是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调查再写出来的,我怎么能抢你的功呢!”冯永斌说。

“不是,冯部长,您对我这篇文章提出那么好的修改意见,本就该署您的名字啊!”朱大云说。

“真不用,你放心,我还是一样会和你一起去省城打攻坚战的。上省报的头条,市委宣传部对我们部下了任务,每年不能少于一条,上两条就可评先进单位,所以,上了,是我们大家的荣誉。”冯永斌说,他猜朱大云可能是怕不属他的名,他就不会用心去做这件事。

“冯部长,我知道你是真心帮我,我这心里过意不去。”朱大云说。

“别多想,你是我的部下,帮你就是帮我自己。好好干,我相信你会很出色的。”冯永斌说。

听了冯永斌的话,朱大云心里暖暖的,还好,有个这么真心帮助自己的领导。否则,在宣传部,还真是不好混哪!看来,今后自己要加强和冯部长的联系,争取冯部长更多的支持和关照。

杜秀青掌管团县委的全局工作后,布置的第一个活动是在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发现身边的雷锋,树立身边的榜样,把学雷锋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坊间都说,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