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呼杨巾帼劫之地下城】(6)(1 / 2)

作品:《呼杨巾帼劫之地下城

6、再探地下城傍晚的时候,下了一场阵雨,将干燥的泥土都浸润了一遍,空气中飘散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这场雨将闷热一扫而光,使人顿觉神清气爽。

但是穆桂英却愈发觉得沉闷起来。

太师庞集权力通天,不仅是朝堂和后宫,连民间也安chā了许多眼线,竟在她的眼皮底下行凶。

穆桂英觉得有些奇怪,今日早朝时,她与庞太师争辩庞家庄一事,太师竟未多加坚持,也未见庞妃介入,只是请了十天的时间,让他好搬离庄园。

难道,太师谋反之日已近?「夫人,小的已去探听明白,今日庞家庄根本没有要搬离的样子,庄内一切如常!」派出去打探庞家庄的家将回来禀告。

「我明白了,你且退下休息去吧!」穆桂英挥挥手道。

夜越来越深,今夜没有月亮,天空里乌云密布,彷佛还有一场更大的bào雨在酝酿着。

穆桂英昨夜一宿未眠,只觉得眼皮沉重,昏昏欲睡。

但是太师谋反之事,着实令她放不下心。

西北兵祸再起,名将狄青已率着京师最jīng锐的御林军启程,远赴环庆作战。

如今的汴梁,已与空城无异。

庞集之弟,东海公庞琦已奉诏率兵赶赴中原,协助太师清剿呼家叛军。

而太师手握京兵,若要谋反,里应外合,易如反掌。

「不行!」穆桂英拍桉而起,自语道,「必须在太师谋反之前,找出罪证,上奏天子,让天子早作准备!」心中主意已定,便又换了夜行衣,袖里藏了飞刀、短箭作暗器,背上chā了钢刀,要去二探地下城。

刚刚推门出去,不料碰见儿子杨文广迎面走来。

「母亲……」杨文广见了穆桂英,愣了许久,才注意到母亲身上的夜行衣,道,「这么晚了,母亲这身打扮,是要去作甚?」穆桂英一皱眉,反问道:「你这么又在作甚?」杨文广支吾道:「昨夜nǎinǎi带孩儿去金水河畔观赏河灯,孩儿觉着甚美,今日便又约了高家的子弟一道,在河边赏灯来着。

」穆桂英道:「近日城内或有变数,你晚上当少出门为妙!」杨文广点头道:「母亲教诲,孩儿自当谨记。

只是母亲今夜可要出府?」穆桂英道:「正是。

此事你切不可与太君和诸位太太提起,免得她们担心。

」杨文广知道穆桂英要去冒险,便道:「既然母亲吩咐,孩儿岂敢不从?只是孩儿今日见到母亲气色不佳,不如今夜暂且休息,明夜再去!」穆桂英摇头:「不行,此事迫在眉睫,事关天下大事,为娘不得不去!」杨文广道:「既如此,让孩儿陪着母亲一道前去,也好搭个帮手!」穆桂英道:「此去凶险,你武艺尚未jīng进,还是好好在家休息。

为娘若是今夜不回,明日一早,你便于太君撒谎,道为娘一早便去了河边大坝!」考虑到从庞家庄到汴梁城下旧城,通道狭长,一来一去,花费时久。

昨夜尚未进城打探,出来已是四更。

此番一去,若能进城,天亮之前是万万赶不回来的,届时阖府上下定要为她担忧,便让文广向太君撒谎隐瞒。

杨文广道:「孩儿记下了。

母亲当小心为上!」穆桂英辞别了儿子,潜身出府,依旧绕过夜间繁华之地,到了北门。

此时再见汴梁北门,穆桂英不禁有些感慨。

若要将城基全部挖出来,怕是这城墙,能有数十丈之高。

不暇细想,穆桂英取了飞虎爪,跃上城头,又缒城而下,越过城墙的阻拦,到城外驿站寻了马匹,沿着官道往庞家庄飞驰而去。

早上穆桂英离开地下城时,将那深坑用枝叶掩了,在旁边作了记号。

此番虽是夜间,却很是容易便寻到了那记号。

穆桂英把马匹藏好,拨开枝叶,将身一跃,复又跃入那坑内。

土坑之下,依然是那座几乎破败的民居。

穆桂英不敢大意,伏在门口,听到外面没有动静,便开门出去,进了那通道。

通道分左右两边,一边往汴梁地下,一边往庞家庄地窖。

穆桂英无意再去打探庞家庄,径直往左手边那条通道疾奔过去。

甬道狭长,彷佛漫无目的。

只是今夜,穆桂英没有惊动地上的人,因此通道内几乎无人通行。

这让她有心停下来观察两侧。

这甬道左右两壁,并非全是乌黑的泥土,每隔几步,便见有几块巨石潜入其中,顶天立地,想是怕土层松软,过往行人马匹将地上的官道踩塌了。

除了巨石,两边更有许多门面,有些像是店铺,有些像是民居,彷如穆桂英摔下来的那间民居一般。

穆桂英检查了几座路边的屋子,发现自己昨夜从土坑里掉下来并非偶然。

从这些屋子进去,都可直达地上,有一些放了梯子,有一些干脆布了台阶,不过更多的是什么都没有,需要用绳子上下。

穆桂英发现,那些布了梯子和台阶的屋子,上去也是一个大坑,坑外便是驿馆或是烽燧。

想必是太师早已算计好了,让士兵突然从天而降,在京城的戍卫还没反应过来之时,迅速切断汴梁与外界的联系,好让他在皇城内实行兵变。

「果真有谋反之嫌,只凭这一点,便能坐实了太师的谋反之罪!」穆桂英暗自道。

一路行来,终于到了前唐汴州城下。

上一次,穆桂英便是止步于此,只是在城外远远地观望城内动静。

这次她势必要入城去探个究竟。

甬道到了这里,宽了不少,也高了许多,足足有三四丈高。

城内的景象,蔚为奇观。

民居、店铺鳞次栉比,排列有序,与地上一般无二。

只是这里没有天空,都是黑压压的泥层。

三层以上的楼屋,上半部分完全掩埋在土里。

在民居中间,不时有几根巨大的柱子,上顶入天,下立入地,支撑着头顶之上的那座京城。

说是这里不见天日,却依旧繁华,街道上不时有行人走过,甚至还有马车穿梭。

虽然如此,但依旧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令人透不过气来。

城门前依旧有几名士兵在来回巡哨。

穆桂英隐身于城前的巨石后,仔细打量了一番左右。

这里虽然被挖宽了许多,但并无其他入口。

想要入城,破旧的门洞是唯一的选择。

穆桂英将面纱蒙于脸上,数了数城前的士兵,共有五名,忽然扬手飞出三支短箭。

那三名巡哨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便死得不明不白。

「什么人!」剩下的两名士兵见他们倒地,惊喝道。

穆桂英也无暇与他们答话,从巨石后现身,手起刀落,将那两名士兵也一并砍死。

她将那五具尸体,一一拖到巨石后藏好,便想也不想,一头往城里扎了进去。

所谓艺高人胆大,穆桂英本想扒了那些尸体的衣服,乔装成士兵的模样再混入城去。

但是她毕竟是女流之辈,去剥男人的衣裳,确是有失体统。

好在城内也是不见天日,虽有几处灯火通明,但大部分去处,还是一片漆黑。

穆桂英借着街道两边民居的yīn影,迅速往城中飞驰而去。

她虽已卸任兵马大元帅之职,但久在军中,熟知军规,那巡哨之岗,每隔一个时辰便要lún岗。

等到下一拨哨兵去交接时,定然会很轻易地发现那五具尸体,她的行踪迟早bào露。

因此,她必须在敌人发现她之前,尽快找到更多有利的证据。

进城便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与头顶上的汴梁御街一般无二,简直就是复制了汴梁城。

不,应该说是汴梁城复制了地下的这座前唐故城。

穆桂英一边前行,一边查看着街道两边的民居。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却吓了一跳。

这哪是民居啊?分明就是兵营。

但见床铺、兵甲一应俱全,里面满满当当地住满了士兵。

「想不到,这地下汴州,满城都是jīng锐之师!」穆桂英依据着地上汴梁城的大小,粗略地估算着,要是这些民居、店铺都住满士兵的话,足足三十万之众。

这么多的叛军,如果突然出现在汴梁城,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定然会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