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2节(1 / 2)

作品:《我当山村教师的日子

43艰难起步9

我默默地翻阅这杨丽环的工作计划等资料。掌酷其实我也知道,就我自己,现在也是做着类似的事情,只是我的工作分工与她并不一样而已。从这个角度,我不应该有任何的情绪。或者我应该祝福她,找到也许是她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林冰琴枯坐了一会儿,跑出去看她排练。我因为孩子们多有认识我的,就没有出去。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太阳都软下去了。我听得杨丽环说,解散吧,大家回去记得用小棒子自己练习一下。

杨丽环含着笑进来,问我,你们怎么这样早?

我说,我们都是第一节上完就没课了。你这样辛苦,最近有什么活动?

她说,学校说要在国庆前搞一次少先队大队会。你都知道,之前这学校没开过正式的大队会的。但是今年不一样,香港回归了,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嗯,就我对东林小学的了解,我的母校确实没有过任何一次的大队会。那么要严格的举行一次,确实是很费力的。她作为大队总辅导员,确实够辛苦。估计要排练不少东西。

但我更想到的是,这一定是为了让她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或者说是为了她的政绩工程吧?眼前的这个杨总,很快就会成为杨教导,杨校长的。

想到这里,就有点兴味索然。我懒懒说,到时候回来捧你场啊。呵呵。

杨丽环大概还沉浸在自己的忙碌之中,说,好啊。

接下来我提出要到村口的小饭店请他们吃饭,饭店真的很小,名字也就叫做东林菜馆。我虽在本乡土,却还没去吃过。

但杨丽环看看手表,说,有些晚了,以后吧。

林冰琴看得气氛也有点凝重,就附和她,说,是啊,晚了,我们回家了。

晚上,也有不少邻居老人过家里来闲聊泡茶,就问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我跟他们说到了中心校,他们都很是夸赞。似乎我在上美岭就不是当老师,到中心校才是老师一样。环境的改变,等于地位的改变。我过去竟然是茫然不觉的。

但妈妈还是很骄傲的说了我现在当了年段长了。她大概不知道教研组长的意义比年段长大一些。所以就没提到教研组长。当然,她还更自豪地告诉邻居们,开学之初,学区的领导们亲自到我家来。-----这是事实,但我想,那不过是他们避雨的需要而已。

所以老人们说,坚冰这下子是要出头了。你以前读书就是尖子生,现在当老师,也会是优秀老师的。看来以后你只有高升,不会再调你到上美岭这样的烂地方去了。

我只有笑笑。虽然我自己知道事实上不是那么一回事,也许老人们也知道事实不是那么一回事,但好话大家都愿意说,愿意听。

所以我泡茶就各位殷勤了些。

后来我在一次会议室听到要“能上能下”这四个字,就又想起那个夜晚。但坐在台上说这样的话的人是不会接受的,而坐在台下的一双双眼睛后面,又有几个人会认可呢?尤其是那些老人们。

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力去做好,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否则,不独我说不过去,妈妈那晚的骄傲,也会受到折扣的。

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知不觉间转型了。

43艰难起步10

就要十一了。

一个月就这样恍然间过去。和学生也逐渐熟悉,慢慢地把自己的教学思想,更准确的说,是关于学习的思想渗透下去。

但是,有时候会现有些力不从心的。

在基层校的时候,老师们不是不认真教书,他们也许知道自己单纯拼分数是比不过中心校的,所以反而会更随性地教一些人生道理,也教一些很基础的书本知识。

所以,基层校的孩子,在分数上,除了个别真的确实有天赋,又肯学的孩子,大部分最多是成绩平平。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老师,和老师情意很重。

他们见了老师,是真的会毕恭毕敬地问一声老师好的。

中心校显然不是,这是一个以分数论英雄的地方。

品德很显然是处于从属位置的。

我曾经就近去家访过一些学生,家长们更在乎的也是孩子考得如何,没有问他们在学校会不会做什么坏事。这一点和基层校的家长不一样,基层校的家长会问,孩子有没有在学校做坏事,添麻烦。

为此,我觉得有些头疼。因为,孩子们明显地有一个毛病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者说,阳奉阴违。

李爱拼是典型。

李爱拼,我记得编班的时候,他的成绩是第三。年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