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两俏婢春情涌动 1(1 / 2)

作品:《逐艳金庸群芳(天龙风流记)

段誉听到,看着杯中的茶水,不禁叹道:“武大哥好文采,竟能给此茶取出如此风雅又贴切的名字。”

武龙大讶,正想说这茶名江南自古便有,却听得一旁的阿碧也说道:“太湖碧螺春,果然是好名字,这茶也要谢谢公子赐名了。”

他略一沉吟,随即便明白,想来这北宋之时,此茶尚未叫碧螺春,这下因自己得名了,要细算起来又是一笔历史糊涂帐。

武龙看见鸠摩智正端起茶杯,突然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则有关佛家打机锋的故事,于是指着那茶杯,一脸郑重,对鸠摩智道:“森罗万象,俱在此中。”

比鸠摩智一听,随即明白对方在考较自己佛学,略一思量,突然将茶杯掷出窗外,右手一翻,火焰刀气射出,那茶杯在窗外池塘上方炸得粉碎。回头质问:“森罗万象,又在何处?”

武龙刚才也是一时兴起,没想到鸠摩智果与那故事中的高僧一样反应,心中暗笑,摇摇头,叹道:“只可惜了一杯好茶。”

鸠摩智闻言一顿,恍然大悟,心下暗暗佩服对方佛学深湛,低下头沉思,不再多言。

其实那故事中的意义,武龙又何曾明白?只不过用来戏弄鸠摩智而已。而在场的另外几位更是搞不懂这两人到底说的是些什么。

过了半天,等武龙与段誉二人将茶水和糕点都尝了个遍,鸠摩志才道:“如此便请姑娘去通知你的阿朱姐姐。”

阿碧道:“阿朱的住处离这里尚有二三十里水路,今晚已是来不及了,三位在这里住一晚,明日一早我送四位去‘听香水榭’。”

鸠摩智道:“早知如此,姑娘直接送我们去听香水榭岂不爽快?”

阿碧笑道:“此处少有客人前来,好不容易遇到三位,当然得让三位来住上一日。”

鸠摩智不由大怒:“慕容先生当年对我也是客客气气,你一个小丫头竟敢戏弄于我?”

正在此时,后堂转出一个须发尽白的老人,手中撑一根拐杖,说道:“阿碧,是谁在这里大呼小叫的?”

鸠摩智道:“老人家是慕容家的什么人?”

那老者道:“老头儿是公子爷的老仆。听说大师父是我们故世的老爷的好朋友,不知有什么吩咐?”

“贫僧的事要见到公子后当面奉告。”

“那可不巧了,公子爷前天出门,说不定哪天才回来。”

“你家公子去了何处?”

那老人侧过头,伸手敲敲自己的额角,道:“这个么,我可老糊涂了,好像是西夏,又说是什么辽国,也说不定是吐蕃,要不然便是大理。”

鸠摩智哼了一声,心中不悦,知道那老人是假装糊涂,说道:“既是如此,我也不等了,请管家带我去慕容先生墓前一拜,以尽故人之情。”

那老人闻言双手直摇,说道:“这个我可作不了主。”

扭头问武龙道:“公子前来又有何事?”

武龙知那老者是阿朱所扮,一看之下竟毫无破绽,心中啧啧称奇。见她问自己,知道她必有心刁难,于是哈哈一笑,道:“慕容先生让我来取一样东西,此事倒是用不着劳烦老人家作主了,在下自会完成慕容先生之嘱托。”

阿朱显是未曾料到武龙竟会用慕容博挡住自己的嘴,不禁一楞,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鸠摩智在一旁怒道:“既然你作不得主,便去请个能作主之人出来吧。”

那老人听鸠摩智这么说,转身出了门去,边走边念叨:“这年头啊,世上什么坏人都有,假扮了和尚道士,便来化缘骗人。我老头什么没见过,才不上当呢。”

段誉听得哈哈一声,笑出声来。鸠摩智心下恼怒却是不好发作。

过了好一会,内堂走出一位老夫人来,身穿古铜缎子袄裙,腕带玉镯,珠玉满头,打扮得雍荣华贵。双眼迷蒙,由人掺扶,似乎已瞧不见东西。

阿碧在一旁对三人轻轻说:“这位是慕容老爷的叔母,老爷的朋友们来了都要给老夫人磕头行礼的。公子爷不在凡事都要请示老太太。”

那老太太颤巍巍地走到堂上,说道:“阿碧啊,是谁来了?怎么也不向我问安啊?”

阿碧忙向三人打手势,低声道:“快磕头啊,不要惹老太太生气了。”

鸠摩智没办法,道:“老夫人你好,小僧给你老人家行礼了。”

说着,双手向地面虚按三下,咚咚有声,便似磕头一般。一旁阿碧见到,不禁暗暗吐舌,心说好厉害的和尚。

武龙微微一笑,站起身,跟着道:“给老夫人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