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47.第047章 我腻味了(2 / 2)

作品:《郡王的娇软白月光

蒋明远惯于察言观sè,起先就将两人熟稔的关系看在眼里,当下心头一喜。

他拱手道:“那就借方状师吉言。”

方书镜回以拱手,转头见金鹰已经走出两三丈远,他连忙跟了上去。

“九卿,一起用顿膳?”方书镜提议道。

金鹰点了点头,应允道:“我请客,你结账。”

方书镜表情一言难尽:“你这是又穷了?”

金鹰瞥他一眼:“我不是穷,我只是身上没银子。

方书镜嗤笑一声:“知道了,你不穷,你有家财万贯。”

两人一并先行回了驿馆,金鹰换了那身朝服,穿上唯一的一件青衫,他就又是斯文端方的夫子楚辞。

与此同时,姜琴娘在衙役地护送下,犹如闲庭散步地往苏府回。

尔后不过半日的功夫,整个安仁县都晓得县太爷给姜氏出气,洗涮名声,让云家人吃了板子,此前那些谣言系数都是云家构陷的手段。

恍惚一夜的功夫,姜琴娘名声好了,再不复重前的声名狼藉。

她并不见得多欢喜,照旧每日看账刺绣。

这日,她抱着五月上半月的账目往福寿堂去,依着习惯,这些账目还要让古氏知晓。

哪知,她踏进福寿堂正厅,一抬眼就见着四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其中一人道——

“大嫂,这两三年辛苦你了,往后大嫂终于可以好生清闲清闲。”

姜琴娘眉心拢起:“怎的就失传了?”

苏瑶摇头:“听说好像是祖上从京城搬到安仁县来,半路上遗失了。”

姜琴娘转着手里的五彩绣线,陷入沉思之中:“府中可还有留下来的双面绣藏品?”

苏瑶道:“有的,有一幅小chā屏,纹绣的是双面异sènǎi猫春戏图,应该在我娘那里,轻易不给看的,我也只有很小时候的时候,那会父亲还在看过那么一次。”

听闻这话,姜琴娘熄了想从藏品着手研究的心思,想也不知道古氏定然不会将藏品给她看上一眼。

绷面上,大片怒放的朝颜花已经绣好了,此时苏瑶正在绣一直墨蓝sè的蝴蝶,她看姜琴娘一眼,好奇的问:“嫂子,你怎想起问我这个了?”

姜琴娘将那日在堂上金鹰的提点说了一遍,末了她呷了口茶水:“今年下年会有钦差来县里甄选贡品,本来云家的云霞锦最有希望选中,我都不抱希望了,可如今云家名声坏了,我便还是想试试,兴许咱们家也能被选中呢。”

苏瑶是个性子软和没野心的姑娘,她弯眸一笑:“嫂子,你可真cào心。”

姜琴娘失笑,她拿过对方的绷子瞧了瞧:“老夫人将印收了回去,外头的买卖我不用再cào心,可我也想苏家能越来越好不是。”

说完她又道:“你的绣活越来越好了。”

苏瑶矜持极了:“嫂子我的绣活还是你指点呢,你莫要取笑我了。”

姜琴娘将绷子还给她:“有人拿女红当消遣,有人当吃饭的手艺,但我觉得,既是会就要jīng会,只有自个会了,这才是资本。”

苏瑶听的似懂非懂,不过她点头道:“嫂子放心吧,我看哪日母亲心情好了,央着她看一眼双面绣藏品,我自个再琢磨琢磨,指不定哪天就琢磨出来了。”

姜琴娘笑了起来,要说整个苏家谁最省心,她一定会选苏瑶和苏重华。

两姑嫂正话间,苏重华扬起张白纸脚下像踩着风火lún般冲进来,他嘴里还喊着:“娘亲,我今天画画了,先生夸我了,还说我很有天赋,日后勤加练习定然能成为大家。”

姜琴娘眉眼舒展,嘴角上翘,一霎那间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暖暖柔光。

她弯腰接住小孩儿,吃力地将人抱大腿上坐着:“那给娘和姑姑看看?”

苏重华兴高采烈地抖了抖,然后将手上的画纸平铺在桌上,扬起小脑袋骄傲的说:“先生教我画的兰花,是用的两种不同画法哦。”

只见偌大的白纸上,一半是用深浅不一的水墨胡乱涂鸦的线条纹路,能看出是经过先生修改,至少能分辨出真是一株兰花。

而另一半,则是用古怪的炭迹画的,和水墨勾勒的不同,炭迹显得冷硬,线条更清晰,且不知先生是如何教的,那炭迹兰花画的比水墨粗糙,可却比之更像!

姜琴娘讶然了:“这是怎画出来的?”

小孩儿的眸子亮澄澄的,像通透的水晶葡萄,他挺起xiōng膛,与有荣焉地道:“先生说,这种炭条是属于古波斯还要远的国度的人用的,画好了能和真的一模一样呢。”

姜琴娘和苏瑶对视一眼,两人女红都很不错,自然也经常挑花样来描,故而对书画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几乎只一眼,两人都看出了炭条画法的神奇。

姜琴娘舔了下丹朱chún珠:“阿瑶,你说若是咱们描这种炭条花样来刺绣会如何?”

苏瑶心肝也在发颤:“嫂子,兴许咱们苏家真能被御庭选中。”

姜琴娘重重点头,她也是同样的想法,遂耐着性子问苏重华:“重华,先生是不是用炭条画的更好?”

小孩儿nǎi声nǎi气地一口回道:“自然,先生画的兰花,我都以为是真的呢,差点伸手想去摸。”

闻言,姜琴娘坐不住了,她放下苏重华,当即决定去一趟勤勉楼:“阿瑶,我先去问问扶风先生。”

苏瑶点了点头,反倒是苏重华他今个才上完课,此时并不想回去,便在苏瑶这摸了几个点头,跑开去玩耍了。

彼时,楚辞正在勤勉楼书房里头,他穿着那身月白sè纹绣翠sè幽篁的长衫,长身而立,左手背身后,右手执毫笔,泼墨写意,随性潇洒。

姜琴娘进来之时,一抬头就见点光从窗牖偷泻进来,笼罩在对方身上,投落下斜长的暗影,将那张脸映衬的斯文端方。

姜琴娘踏进门槛的脚步一顿,她忽的就想起那日在中庭里,他问她的话。

到底是他还是公输,谁更照拂她?

当时,她让这话给问的方寸大乱,转身就跑了,这会再见,她竟是有些心虚气短。

楚辞落完最后一笔,他将毫笔扔进笔洗里头,抬眼道:“大夫人,怎的亲自过来了?若是有事,差人来唤一声即可,这会日头毒,不必亲自跑这一趟。”

他说着,从书案后头走出来,将案头的白瓷锦鲤薄胎盘里的鲜红西瓜端了过去。

“冰镇过的,大夫人快进来用些。”比起姜琴娘,他反倒更为自在,更像个主人。

姜琴娘在黑漆玫瑰圈椅中坐下,她没用西瓜,而是直接道:“刚才重华给我看了他的画,先生会那种炭条画法?”

楚辞不想她竟是问这个,实诚道:“是,远在重洋之外,另有国度,他们那边习惯用那种硬头笔,书画习惯也和大殷很不一样,力求真实兼具形神。”

姜琴娘倾身,握着扶手急急问:“先生能跟我讲讲么?我觉得那样的风格兴许很适合刺绣。”

楚辞见她真是急了,小巧的鼻尖都渗出了细密的热汗,便是白瓷脖颈,都是润的。

他捏银叉叉了块冰甜的瓜瓤递过去:“大夫人莫急,先用点凉的爽爽口。”

姜琴娘心里装着这事,便没心思用西瓜。

总归书房里头也没外人,楚辞直接将银叉子塞进姜琴娘手里,他起身掸了掸袖子,垂眸俯看她:“大夫人就坐这里用点瓜果,我顷刻就给你画一幅。”

姜琴娘愣了下,没太懂他的意思。

但紧接着她见楚辞抽出张雪白的纸张,夹在一四方的木板上,跟着捏起手指粗细的炭条,对着她的方向,似乎就开始作画了。

姜琴娘浑身别扭,她想动一下,就听楚辞说:“大夫人莫要动的厉害,其他的交给我。”

这话一落,姜琴娘更觉得哪哪都不对劲,可她又不敢真动,还要时不时感受到楚辞肆无忌惮落在她身上的目光。

她蓦地就后悔来找他了。

姜琴娘毫无所觉,她惊措往后退了一步,拉开彼此距离,冷肃着微红的小脸说:“扶风先生,我是守寡之身,今日我可以当没听到,但往后先生莫要再提。”

听闻这话,楚辞低笑了声,眉心红线褶褶生辉,他扬了扬手里的珍珠耳铛:“你的这个,我是说这个可以当束脩。”

姜琴娘连忙摸耳朵,果然已经少了一只耳铛,她莫名就有些生气了:“请先生还我!”

说着,她伸手就要去夺。

楚辞举高:“你别误会,重华初学书画,兰花等绿植对他来说难了些,他现在只适合画一些线条简单的死物,我观你这副耳铛简洁大方,明日授课恰适合重华观察一番再画。”

姜琴娘比他矮,踮起脚尖伸手去够都拿不到,她脸红红的,也不知是被气的还是羞的。

她咬起chún,卯着劲去够耳铛,人摇晃几下,没站立稳当摇摇欲坠的像是要摔倒。

“小心。”楚辞长臂一揽,紧紧扣住她细若水蛇的腰身,只觉入手之下,绵软纤细,他一只手都能抱过来。

两人骤然紧贴在一块,姜琴娘闷哼一声,双手攀在他xiōng口,长卷的睫羽颤动不休,一如xiōng腔之中澎湃轰鸣的悸动。

纵使她嫁过三次,可从未从未跟任何一个男人靠的这样近过。

她手足无措,面红耳赤,羞得恨不能钻地下去。

“你……你放开!”她低喝了声,头别开。

楚辞不慌不忙,他表情坦荡,余光不着痕迹的往xiōng口瞥了眼,正正感受着紧贴xiōng前的两团浑圆柔软,宛如洁白的新棉,他适才退开半步,确定姜琴娘站稳当了,光明磊落地松手。

“大夫人小心些。”他还轻言细语的叮嘱。

这样正直不阿的坦率模样,反倒衬的姜琴娘小人之心了。

“既是你不愿,耳铛就还与你,束脩之事我本是随口玩笑,你莫要再放心上,每日过来同重华公子一并上课就是。”楚辞捏着珍珠耳铛递过去,简单的素银圈乳白sè的珍珠,在他指尖泛着柔柔点光。

姜琴娘瞄他一眼,顿了顿,摘下另一只耳铛:“先生有用就拿去。”

她也不扭捏,收了刚才心头那点不自在,将耳铛丢给他后,提着裙摆转身就走。

楚辞眸光微动,注视着姜琴娘出了书房离开勤勉楼,他捻起一对耳铛,迎着光眯眼看了会。

须臾,他找来一张墨灰sè的帕子,在有光亮的书案一角展开,然后将一对耳铛摆放上去,重新铺了白纸,三两下就又画了一幅炭条画。

画好后,他将之搁那也不碰,留待明日授课之时用。

他摸出起先姜琴娘chún肉含着西瓜瓤,黑眸瞥向这边的那张画,展开来自个细细看了会,指尖点在画上人的嘴角处。

他蓦地低笑了声:“怎的这样勾人呢……”

却说姜琴娘一口气跑回自个的汀兰阁,坐在绣架边她才松了口气。

心跳的厉害,像是奔涌不停的cháo水,呼啦啦地掀起波浪涌向满月的幕布苍穹。

她双手捂脸,哀叹了声:“姜琴娘,你真不要脸,扶风先生端方君子,你在瞎想些什么!”

好一会心绪稍定,她揉了揉脸,确定不烫了,才轻咳一声,捏起绣花针,心不在焉地刺绣起来。

她手下是一方朱褐sè的细棉布,纹绣的是普通的万寿菊平针。

每年在收到公输送来的信札之后,等到六月十五,她便会回一趟罗云村,年年如此,风雨无阻。

今年,也不过没几日了,她得在去之前,赶一身衣裳出来。

隔日,苏重华上书画课之时,姜琴娘如约而至,为了方面练习画作,她还换了身半旧不新窄袖掐腰的短衫。

小孩儿得知要和娘亲一起上课,顿时兴奋地跳了起来,在听先生讲学之时,格外地认真。

姜琴娘这一辈子是没上过学堂的,她认识的字会的术数,都是当初那青梅竹马教的,还有一些买卖上的事,则是进苏府后,苏大公子在世时传授的。

好在她人不笨,特别是在术数上,几乎是一点就通。

如今学起书画来,本以为会很难,熟料楚辞讲的浅显易懂,很容易就明白。

lún到练习之时,楚辞将自个画的那副珍珠耳铛图摆前头,先让两人观察了翻实物,再行照着他画的来临摹。

苏重华暗自憋着劲,捏着小炭条,要画个更好的出来让母亲大吃一惊。

姜琴娘用不惯触感太硬的炭条,她瞄了几眼苏重华,学着他的模样,握笔的姿势都变换了好几次,仍旧觉得不顺手。

“不对,你要这样握。”

冷不丁耳边响起刻意压低了的嗓音,紧接着手背就覆上了温热干燥的手。

姜琴娘惊了下,抽了抽手竟然没抽动。

“这样,拇指和食指捏着炭条,手腕发力。”楚辞神sè认真,似乎根本没意识到男女之别,他握着她手,掰开手指头,将炭条放进去,又捏着她指尖,就那样握着在白纸上画下第一根线条。

他弯着腰,头靠的很近,从肩背垂落的鸦发拂到姜琴娘鬓角,带来酥酥痒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