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第32节(1 / 2)

作品:《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这回,因为阿瑶的事,我回来得匆忙。明明叮嘱过他不要下山,这孩子……”王执摇了摇头。姜景融如果好好地藏着,是绝对不会被人发现的。他可能是呆得烦闷了,或者只是想出去透口气。

而他们都低估了大梁皇帝的能力。

“我早就告诫过你,你一人不可能扛下此事。说不定陛下现在已经知道,你可想过阿瑶的处境?”

王执沉默,他本意只想保住姜景融的性命,绝不想连累女儿。

刘八娘说:“宗主,暗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陛下就算有所怀疑,也绝对找不到证据。如果要营救太子,如今就要想对策了。”

“不。”王允抬手道,“暂时不要动。”

王执看向他。

“我也想为姜氏留下一脉,但那要建立在王氏能够保全的基础上。陛下肯定已经怀疑王氏了,我们若轻举妄动,搞不好就是全族覆灭的下场。”王允走到舆图前面,“我们都别低估了陛下的能力。王氏在前朝能够屹立不倒,是因为我们手中有北府军,牵制住皇族,哪怕兵祸,也能保全自身。可陛下是军中出身,他太明白军权的重要性。现在荆州有一支他的亲兵龙骧军,人数有数万,只听他号令。都城里还有一支中军,人数虽不明,足以抗衡北府军。我们跟陛下来硬的,绝对没有胜算。”

王执闭着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

王允又劝道:“阿弟,你已经做了你应该做的事,为人臣,为人师,都已无愧。有时候,人逃不过命运二字。你多为宫中的阿瑶想想吧。”

第35章 皇后能来,朕很高兴。(一……

一连几日, 皇帝都没有去显阳殿,宫里宫外开始传言,帝后失和。

本来以皇帝对士族的态度, 众人都以为他这个皇后多半就是娶回来当摆设的。再加上郗氏女出入宫闱, 很自然地就认为陛下旧情复燃,很快有新人要入宫了。

那皇后注定是要被冷落了。

王乐瑶专心呆在显阳殿里,一边休养, 一边处理内宫的事务,不去理会外面的闲言碎语。她那日说不许萧衍来显阳殿, 肯定是气话,皇帝想要来,谁又能拦得住?萧衍竟然真的没有再来,她对这个武夫,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明明是他新婚之夜那么粗暴,弄伤了自己, 一句软话都没有也就算了, 难道还要她去哄吗?

简直不可理喻!

几个女官负责宫中的服制, 典礼, 膳食,图章, 营造, 采买等事务。她们的本职是要辅佐皇后处理内宫。皇帝虽然内宫虚置, 但是宫女, 前朝的后妃一点都不少,所以管理起来,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王乐瑶在家中的时候,学过怎么管家, 这是士族女子必修的。但一府之大跟皇宫相比,犹如溪流和大海,不可同日而语。

“皇后。”殿外传来张太后的声音。

王乐瑶连忙从座上起身,迎到门口,“母后,您怎么来了?”

张太后不利于行,扶着如意进来,“听说你身体不适,我便过来看看。”

王乐瑶扶着张太后上座,因为天气炎热,老人家出了一身汗。竹君连忙去倒水,如意帮她擦汗,还打了扇子。

王乐瑶不忍见她受苦,“您有事派人传唤儿媳一声就好了,怎好劳累您跑来跑去。”

张太后笑道:“你身为六宫之主,有那么多事务要处理,每日来请安已是不易。我闲来无事,跑一跑不要紧的。身体可无碍?”

生病本就是托词,王乐瑶道:“谢母后关心,已经好了。”

“那就好。”张太后笑咪咪地四处看了看,“皇后在宫里住得还习惯吧?身边的人可得用?”

“宫里的一切都很好。”

王乐瑶是不会向张太后告萧衍的状的。她这人向来光明磊落,而且人家是亲母子,太后对她再好,始终也是隔一层的。

张太后命如意等人都出去,然后把王乐瑶招到身边,拉她坐下,“孩子,我都听你身边的女史说了,二郎让你受委屈了,是不是?”

王乐瑶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张太后摸着她的头发说:“你也不是外人,有些事就不瞒你了。二郎是听说你父亲可能藏匿了前朝太子,所以迁怒于你。”

王乐瑶听了,心中震颤不已,父亲藏起了废太子?想想也有可能,以父亲的性格,知道萧衍要杀废太子,肯定忍不住出手。毕竟父亲做了废太子那么多年的老师。她还是想解释:“母后,我的父亲他……”

张太后知道她想说什么,抬手打断她道:“我虽在乡野间,却也听说从前的朝代更替,新主都会善待旧主,甚至给他们好的封地,金银,让他们度过后半生。这是约定俗成的传统,所以你们都看不惯二郎杀前朝的皇族。可是孩子,二郎杀他们是有原因的。你听过瓜步之战吗?”

王乐瑶当然听过,那是永平十年左右的事了。

那时大齐国力强盛,废帝好大喜功,出兵攻打北魏,一路大捷,可后来主力遭到北魏骑兵的重创,不得不撤退,布下六百里重防。可北魏骑兵势如破竹,一路攻到瓜步,离建康仅一水之遥,最后出动了北府军,才勉强挡住了北魏大军。后来入冬,粮草不继,北魏不得不撤兵,但是北归的途中,为了泄愤,连续在大齐的六州烧杀抢掠,生灵涂炭。

那一战也是大齐国力转微的开始,南北对峙中,北方开始占据上风。

张太后的眼中微微泛起泪光,“当时除了六郎,我其余的几个儿子都在军中。本来两国交战,死伤难免。当时六州都向建康求援,可废帝一面夜夜笙歌,一面下令关闭沿途的城门,烧毁粮草,绝了六州所有人的退路。尸横遍野,血染江海,没有亲历的人,无法想见那般惨状。那一战后,除了二郎和六郎,我的儿子都死了。”

王乐瑶听完后,内心沉重不已。她不知如何安慰张太后,五子去一子回,可以想象得出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纵然过去多年也无法消弭。恐怕萧衍的心中,从那时起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吧。

帝王无能,于江山百姓而言,何尝不是种灭顶之灾。

“所以二郎恨前朝皇室,废帝等同害死了他的同袍,手足。二郎没有能力时也就罢了,如今怎肯放过废帝和继承他血脉的太子?杀光也难解他心头之恨,只是这些,他从不肯对旁人说罢了。”

王乐瑶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明明同在一片天地之中,他们这些士族,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入眼皆是繁华美景,可世间有多少人,化为累累白骨,也无处伸冤。

“我告诉你,是希望你知道,二郎不是生来无情。这些年经历的世情冷暖,改变了他许多。他到此位置,着实要付出许多代价。唯有你,可以软化他心中的戾气。所以就当我这个做娘的恳请,你就原谅他一次吧。”

“母后别这么说。”王乐瑶惭愧。

张太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不耽误你的事,我走了。”

王乐瑶扶张太后出门,目送太后坐上肩舆离去。

然后她遥望前方的雄伟宫殿,那是皇帝的中斋,其实离显阳殿并不远。天地交泰,阴阳相合,帝后本来就是一体的。

总得有人去打破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