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第27节(1 / 2)

作品:《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萧氏一族,本是寒门。萧常跟萧衍一样,年轻时受过士族的欺压,非常不喜欢他们。萧衍是帝王,有时候表面还得做做样子,维护君臣和谐。萧常则是不管不顾,反正他年高,南朝素来奉行儒家经义,讲求长幼有序,士族恪守,都不敢拿他如何。

“我的家事,让宗正卿劳心了。”王允说道,介绍身边的人,“这位是吴郡四姓之首,顾氏的宗主顾荣,也是我的长女婿。”

顾荣上前执礼。他年纪轻轻便担任宗主一职,自是有些手段魄力。虽然第一次面圣,也毫不怯场,颇有几分胆色。

萧衍要跟此人做连襟,也免不得多看了他两眼。精明强干,倒是与普通的贵公子不同。

顾氏如今主做贸易,商事囊括海陆,生意遍布多国,应是巨富。

吴郡四姓是在永嘉南渡以前就存在于南方的大族,当时也十分显赫。后来北方的士族南迁,拥立新主,挤压这些江东士族,他们也抗争过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稳定朝局,以琅琊王氏为首的北方大姓主动与这些士族联姻,构成了牢不可破的姻亲关系,这样才平稳地过渡到了以建康四姓为尊的时期。

“启禀陛下,小民特随岳丈进宫来说明。王家小姨子的生母,正是小民的嫡亲姑母,这是写在顾氏族谱上的。”

萧常的长胡子吹了吹,“一派胡言,既是你的姑母,也是大姓,王家为何不让她进门!”

顾荣不紧不慢道:“宗正卿先别忙,听我慢慢道来。当年,前朝的废帝大肆在民间搜罗美女,我的姑母因为貌美,也在入宫之列。但废帝后宫佳丽三千,祖母并不舍得让姑母入宫,于是不顾祖父的反对,将她藏在乡间,谎称抱恙,企图躲过甄选。怎知那年,乡间发生了佃户的暴.乱,姑母无故失踪,家人一度以为她已经死了。”

萧衍认真听着,觉得这个故事编得还不错。

王允接着说:“因为那场暴.乱,顾氏不慎失忆,流落异乡,无意中救了臣弟的性命,我们都不知道顾氏的身份。臣的弟弟与她朝夕相处中,产生了感情,想要照顾她,无奈臣的母亲不同意她进门。当时,臣的弟弟已对她情根深种,纵然她是平民,也非要娶她。于是臣做主,在宗族几个长辈的见证下,让他们完婚,别府居住。”

王允身后的几个老者都点了点头,证明确有此事,他们就是当年的主婚之人。

“后来顾氏怀孕,产女,可惜难产而亡,孩子自然被抱入王家抚养。臣母虽不承认顾氏的身份,但那个孩子却是王氏血脉,她不会不接受。后来我们终于凭借顾氏身上的玉佩,找到顾家,确定她的身份。只不过想着顾氏与臣母积怨颇深。她性格刚烈,崇尚自由,怕也不愿入王家陵园,故未给她迁坟,也没有记入族谱,怎知产生了如此大的误会。现已把顾氏身份核实,记入王氏族谱,王顾两家皆有多名证人愿意做证。”

这个故事乍听之下可以成立,但细究也是疑点重重。

不过,皇后只是需要一位能立得住的生母,让天下朝臣皆无话可说,具体的细节无人会深究。

沈约出列道:“臣的祖籍与顾氏同在一地,臣年幼时,的确知道顾家有位貌美的娘子失踪多年,顾家也一直在寻找。没想到,竟是王家娘子的生母。王顾两家颇有渊源,难怪尚书令将长女下嫁。”

萧常瞪了他一眼,这个沈修文,果然是没有立场,也不知道他是哪边的。

沈约笑盈盈地拜道:“老大人,您心系江山社稷,为陛下着想,其情可感,其心可佩。”他凑到萧常面前,低声道,“陛下想要立后,是好事。您不是盼着他早日绵延子嗣吗?再这么闹下去,陛下一怒之下不立后宫,到时您就是把我家坐穿,也不顶用了。”

萧常板着脸,仔细权衡利弊。王家这么兴师动众地解释,已经给足了他面子。

他再看座上的皇帝,皇帝恰好也正在看他,那目光隐含的意思是,要适可而止。

费了那么多周折要立的皇后,自是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萧常有跟士族对抗的决心,但终究是萧衍的族叔,不能罔顾萧衍的心意。

萧常道:“既然王公已经给出解释,我自会上告先祖,择请佳期。”

“多谢宗正大人。”王允拱手道谢。

既然事情已经解释清楚,王允便带着众人告退。萧衍把王执单独留下,屏退左右。

王执刚才一直没有说话,说的是他的事,他却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

萧衍问他:“王公是否还有话要跟朕说?”

王执说:“该说的,兄长都已经说了。”

他并非不识好歹之人,此事就算是揭过了,不愿再提。

萧衍没有勉强,而是拿着草拟好的诏书,“朕闻王公精通书法,号为笔圣,并且学富五车,擅儒,道,玄多家之学,堪称当世名家。今朕欲创设五经馆,选拔天下人才,无论寒门士族。王公可愿出面主持?”

皇帝这是要提拔未来的老泰山。这个五经馆虽是初创,但所教之人,将来会成为朝廷的官吏。这是清官之职,也是莫大的荣耀,绝不会输给太子少傅。

皇帝是看重他的女儿,所以爱屋及乌。否则怎会将如此重要的职位相托。

王执想了想,拱手道:“臣避世多年,已不问朝政,恐怕要辜负陛下的美意了。”

萧衍没想到他会拒绝,教书育人,本就是他所长。日后他桃李天下,自是不用再屈居王允之下,可以自立门户。但人各有志,做皇帝的,也不能强按着未来的老丈人出山做官。

王执告退之前,对萧衍重重一拜,“我只有一个女儿,送她入宫,心中百般不舍。虽不说把她教得多好,但也倾尽心力培养,不会辱没王家和陛下。还望陛下珍而重之,长久地爱惜她。她亦不会辜负陛下。”

说完,他再拜,然后恭敬地退出去了。

第30章 是陛下着急。(双更合一)……

因为顾荣一家的到来, 原本安静的王宅,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王诗瑜嫁到顾家,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名唤顾伯青。顾伯青今年四岁, 王乐瑶只在他满月的那会儿,去过吴郡的顾家见过,那时还是个在襁褓里闭眼睡觉的奶娃娃, 一转眼已经是个会爬上爬下没片刻消停的小男孩了。

王乐瑶坐在沁园的桃花林,将小伯青抱在怀里。小伯青肖其母, 眼睛很大,眼珠如黑曜石般明亮。

“小姨,你身上好香!”

王乐瑶点了点他的鼻尖,柔声道:“青儿身上也很香。”

小伯青抬起自己的胳膊闻了闻,“是桃花的味道吗?不对,还是小姨香!”

园中的桃花已经谢了大半, 枝头长满绿叶, 残花留在绿叶间, 仍是能掐出水般的粉嫩。王诗瑜对小伯青说:“青儿, 你快从小姨身上下来,把她裙子都弄皱了。”

小伯青哦了一声, 乖乖地爬下来, “母亲, 小姨这里好漂亮!”

“那你住在这里好了。”王诗瑜温柔地笑。

“好啊!我不回去了!我要一直住在这里!”小伯青欢欢喜喜地跑到花林深处去了, 侍女和仆妇赶紧追上去,孩子天真的笑声传遍了整个桃花林。

王诗瑜看着她跑远,才收回目光,低语道:“父亲他们进宫去处理你生母的事, 应该会顺利吧?”

“阿姐,我的生母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