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章 (5)(2 / 2)

作品:《小人物的官场路:升官指南

刘正风说,黄县长,只要你能够同意湖东乡作为试点,那么我们明天就召开会议研究这个事情,到时候采取各类的资金参与的方式,对养殖基地进行开发。

这个刘正风以前就提出开发的想法,因为这个老县长等人的反对,一直没有实施,现在黄一天支持,那么自己就可以真的实施,至于说追究责任,那是黄一天同意的,自己就不怕了。

黄一天说,刘书记,你有这个信心,很好,我现在就同意你这边搞试点,如果说有什么困难,那么找我协调。

这么说的时候,突然,黄一天注意到在养殖基地的东侧不远处,有一栋跟周围景观相当不协调的五层小洋楼像是一个碉堡一样矗立在那里。黄一天忍不住问道,东边那栋楼是私人的还是公家的?

走在前头的刘正风顺着黄一天的眼神方向望去,一看到那栋五层楼便笑着介绍说,黄县长,那栋楼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前两年,因为乡里要成立养殖基地的事情,他家的房子正好有些碍事,我三番五次的上门请他为了家乡父老的利益,做出些牺牲,把那栋楼房给拆了,乡里可以给与适当的补助,并免费送一份相同面积的宅基地给他,让他到别处去盖,可是人家是县里的领导,不同意,咱也没办法,最后只好把养殖基地绕了个很大的圈,多花了不少钱呢。

黄一天嘴里不由“哦?”了一声,跟在身后的秦岭振快走几步,凑近他耳边介绍说,黄县长,那房子是教育局局长冯成贵家盖的,这个事情以前可是惊动了老县长的。

黄一天听了这话,不由一愣,尽管他心知秦岭振因为跟冯成贵竞争一中校长的位置失败后,心里对冯成贵必定有些腹诽,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相信秦岭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跟自己撒谎。

秦岭振可能是猜出黄一天心里想的是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了一句说,黄县长,我也是实话实说,这事情出来后,老县长作了批示,那就是不能拆。

从养殖场出来后,黄一天指着离养殖场不远的那栋五层楼别墅对刘正风说,刘书记,你带我绕着这个小别墅绕一圈,我也想见识一下,咱们县里的一些官员在家乡置办的家产。

刘正风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狗日的,为了这个小楼,自己当时可是被那个老县长骂的很厉害,那个冯成贵对自己也是很有意见,现在黄一天要看看,那么很好,不由笑道,黄县长既然想看,我自然乐意效劳。

三人绕着冯成贵家的别墅绕了一圈,眼看前面有足足二百五十平方的大院子,后面还有一个池塘和一个小树林,黄一天边看,心里边有些咂舌,这样欧式的五层小别墅,占地面积又这么大,就算是不算上里面的装潢,这外头的一套就得有多少钱才能堆砌得起来啊,冯成贵一个教育局的局长要是凭着自己的合法收入猴年马月才能够这栋别墅的造价。

黄一天问刘正风,知道这别墅的女主人是干什么行当的?

黄一天的意思,若是冯成贵的老婆是个企业老板,或者是其他什么高收入职业,说不定这房子也有可能是合法收入。

刘正风呵呵一笑说,黄县长,这个别墅的主人是咱们县里教育局冯局长家起的,他老婆原本也就是个农民,这几年,男人出息了,女人哪里还能在家里歇着呢,早已去了城里哪个学校当图书管理员,说起来也是有工作的人,可却整天不见上班,天天躲在家里搓麻将,这不,别墅盖的倒是挺漂亮,这五层少说也有十多个房间吧,里头就住着两人,冯局长年迈的父母,要说冯局长跟他老婆,一年到头能回来住几天就算是不错了。

听了刘正风的介绍,黄一天的直觉立马断定,这个冯成贵只怕有问题,而且问题恐怕还不小。黄一天于是说,这个房屋占着这个地方,那是对地方的发展很不好,作为干部就要积极支持家乡的发展啊。

刘正风说,黄县长,因为这个冯成贵是县里的领导,我们无法协调,很希望黄县长能否协调。

黄一天就说,他会代表县政府和这个冯成贵协调的。

回县城的路上,黄一天一言不发的默默思索着什么,尽管黄一天并没有透露一个字,秦岭振去看得出来,他今天到湖东乡一趟,对湖东乡刘正风书记的各方面工作还算是印象不错,要说领导现在为什么皱着眉头,八成是为了冯成贵家别墅的事情。

只是,秦岭振却什么都不能说,不仅不能说,就是连自己心里有数也不能表现出来,毕竟,自己刚刚因为竞争一中校长位置成为冯成贵的手下败将,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自己说些什么,在别人的耳朵里听起来,也是带有其他意味的。

真让秦岭振给猜对了,对于今天看到的豪华欧式别墅,黄一天的心里吃惊不小,他庆幸自己明智做出的走基层,探听最底层老百姓民生的决定,所以才会有了今天这个意外的收获,这个冯成贵表面看起来很老实,真没想到他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大文章,不消说,那栋造假昂贵的别墅就是他违法乱纪的铁证。

只要有纪委过来调查,首先一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跑不了的。

一回到洪河县,黄一天忙不迭的让秦岭振通知县纪委的王炳义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趟,秦岭振心里不由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赶紧通知去了。

王炳义虽然很是不高兴黄一天的召唤,不过毕竟这个黄一天是县长,很快来了,自从上次朱副书记和敬书记到洪河县绕了一圈后,他算是见识了黄一天的人脉,对于这样的主,能巴结上是最好的,要是实在巴结不上的话,最好也别得罪了。

王炳义一进门就相当客套的主动向黄一天问好,黄一天冲他微微点头,这位纪委书记头一次见到自己时候的那种嚣张和不屑神情,黄一天心里还记着呢,尽管在查处范大龙的案子上,王炳义的表现还算是不错,但是黄一天的心里多少对此人还是有些不痛快。

见王炳义把**安放好后,黄一天把自己找王炳义过来的目的说一遍。黄一天说,王书记,跟县教育局的冯成贵局长熟识吗?

王炳义还没弄清楚黄县长找自己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因此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免有些犹豫,他也猜不透,黄县长到底是希望自己跟冯局长熟悉比较顺他心意,还是说不熟悉跟顺他心意。

稍稍踌躇了一会,王炳义抬起脸瞧着黄一天,满脸堆笑说,黄县长,这个问题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要说不熟悉吧,我们平常开会经常见面,倒也会称兄道弟的一块凑机会喝两杯,要说熟识呢?那倒也谈不上,毕竟一些交往都是场面上的,应该不算是非常熟悉吧。

王炳义回答完后,两眼盯着黄一天,想要通过领导的脸色判断一下,自己刚才的答案到底是不是趁了黄县长的心。只可惜,黄县长脸上的表情平静的像是一池湖水,根本就瞧不出一丝变化来。

黄一天冲着王炳义点点头,伸手敲了一下自己的办公桌面说,你这个纪委书记有时候真该到底下去转转,看看这些领导干部到底整天都忙些什么,就说教育局的冯成贵,我到底下调研的时候,亲眼看到他家里修建的小别墅,不谈里头的装潢怎么样,就单看那五层楼的外观,也能猜得出来,别墅的造价不会低于几百万,这样的领导干部收入和支出严重不符合,你说,他能没有问题吗?

听了这话,王炳义的心里不由一沉,心中暗想,黄县长说话这口气,不会是想要我们纪委查处冯成贵吧?想到听说黄一天阻碍冯成贵提拔的事情,看来两人真的有仇啊。

果然,黄一天继续说道,你们纪委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贪官一个个的都给揪出来,依我看,冯成贵的问题肯定是有的,就要看你们纪委能不能尽力的查处了。

领导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王炳义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说,黄县长,放心吧,我们纪委绝对不会放过一个贪官,也不会冤枉一个清官,既然您已经亲自提供了冯成贵同志有可能涉及腐败的信息,我回去以后,立马着手查处这件事。

黄一天要的就是王炳义这句话,见王炳义态度已经摆明,心里也很高兴,冲着王炳义一挥手说,好的,王书记,等到你们把冯成贵的案子查处清楚后,我一定找个好些的酒店,为你们纪委办案工作组的人庆功。

王炳义嘴里“嗯”了一声,问黄县长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要谈,见黄一天摆手,赶紧从黄县长的办公室里退了出来。

一出黄一天办公室的门,王炳义忍不住伸手抹了一把脑门上渗出的汗珠,回头冲着办公室的门看一眼,心里恨恨的骂道,黄一天,你倒是挺猖狂的,到了洪河县才几天啊,办了范大龙不说,还想要办冯成贵,要是像你这样的速度,不出一年的时间,这洪河县里的各单位的头头脑脑岂不是都要被你害的送进班房,都被你这个人控制。

你是市里下来的县长,当了几年的县长后,拍拍**就走人了,我王炳义可是土生土长的洪河县人,虽然市里有家,但是养老还是这个地方好,要是把周遭的人都得罪光了,我以后还怎么在洪河县生活。

嘴里轻轻的“哼”了一声后,王炳义没好气的冲着黄一天办公室的门斜了一眼,转脸下楼,上了自己的车。

刚才在黄一天的办公室里,王炳义察言观色之余,跟黄一天并没有说真话,冯成贵跟他是老交情了,这些年两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一直比较和谐,冯成贵这个人心里也明白自己这些年到底做过些什么,因此对于纪委书记王炳义一直没有亏待过,经常吃饭喝酒联系感情是一定的,逢年过节的进贡从来都是大方的很,这些年来,王炳义收取冯成贵多少好处,他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

为了回报冯成贵,王炳义平日里也帮他压了不少的举报信,这几年举报冯成贵贪污受贿的信件特别多,要不是王炳义从上头给控制住,冯成贵早已被纪委查处八十回了。

每每私下场合,王炳义把一沓举报信直接摔倒冯成贵面前的时候,冯成贵都会一脸感激的冲他叫几声老哥,过几日,该进贡的贵重物件就会立马送到,这几年,两人之间的合作几乎成为一个共识,有些时候,王炳义心里恨不得举报冯成贵的信件再多些才好呢,这样自己才能从冯成贵那里有理由得到更多的好处。

可是这次情况却不同了,黄县长亲自下达指示要自己查处冯成贵,即便是自己心里想要袒护冯成贵,有些表面上的功夫却还是不得不做的,毕竟黄县长也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

王炳义回到纪委的办公室后,顺手拿起电话拨通了冯成贵的号码,问他现在有没有空自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下。

一接到王炳义的电话,冯成贵的心里就有些暗暗叫苦,这孙子只要来电话,准时没好事,不是有人举报自己贪污,就是有人举报自己受贿,冯成贵这几年已经利用手中职权,相当准确的严厉打击了几个在背后实名举报自己的家伙,可是杀鸡却没能起到骇猴的效果,举报信还是年年有,只不过,很多人都学精明了,原本的实名举报,大多改成了匿名举报,这让冯成贵每每想要寻找打击对象的时候,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但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怀疑对象的原则,冯成贵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显示,在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其中,各类“隐性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因其手段“合法”,行为隐蔽,难以界定,一直处于法律救济的“边缘死角”。

尽管这样的数据后来又有官方站出来辟谣说,这个数据的得出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被打击报复的举报人比例要比公布的少很多。

不管官方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叙述此事,对于举报者的打击报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这个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

像江苏盐城滨海县小学教师顾汝汉,8年来坚持实名举报淮海农场厂长叶秀河贪污受贿,被打击报复,开除公职、倾家荡产,甚至被迫乞讨度日。如果不是因为举报受到打击报复,他怎么会历尽如此之多的磨难?

浙江省黄岩市供电局职工王桂生,在举报供电局长兼党委书记潘祖言贪污、受贿后,从1993年8月至9月,他寄出的7封举报信全部完整无缺地落到潘祖言手中。有这样的执纪、执法人员,举报人的隐私就毫无保留的曝露在贪官面前,他们不受到“隐性打击报复”才怪呢?

因为举报受到打击报复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委员会工程处处长兼定额站站长郭光允了。

郭光允196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经济组织管理专业。1985年任市建委工程处处长兼定额站站长,负责石家庄市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审批工作。1987年发现市建委主任李山林的腐败行为后举报,1995年8月17日,写题为“程维高、李山林是破坏河北省建筑市场的罪魁祸首”的材料,匿名寄中纪委、河北省检察院。

同年11月21日郭光允竟然被石家庄市公安局收审。1996年2月17日,以“投寄匿名信,诽谤省主要领导”的罪名被判劳教两年,并被开除党籍。

在家人奔走反映和中纪委的过问下,保外就医,继续检举揭发程维高。经过上百次到北京上访,被平反,恢复党籍,但仍保留党内警告处分。2003年8月9日,中纪委对程维高严重违纪问题做出处理,并高度评价道:“正是郭光允同志义无反顾的举报,坚持不懈的揭发,使程维高案件初露端倪。”

经过近二十年的波折后,事情总算是有个还算是圆满的结尾,郭光允事后写了一本书,书名即《我告程维高——一个公民与一个省委书记的战争》被正式出版。

但是郭光允在诸多的举报者中是有自身情况特殊性的,首先他的学历和经历让他在举报的过程中,知晓通过法律途径尽量的保护自己的权利。

在著名的“白宫书记打击报复”案件中,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不仅顺利地从阜阳市政府秘书手中获取到举报信,而且还公然强令检察长汪成对举报人立案侦查,致使举报人李国福冤死在看守所。如果不是因为媒体的披露,这一案件还不知何时能见天日?

李国福等人的遭遇跟郭光允比较起来,实在是凄惨多了,为了举报一个贪官搭上一条性命,实在是太可惜,也太不值了。

从郭光允到顾汝汉再到王桂生和李国福,他们为举报付出的代价有多大,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在执纪、执法机关渎职的情形下,贪官岿然不动,举报人才遭受如此厄运,在某些地方,还有多少公开的打击报复长期不仅得不到有力查处,还有执法机关为之撑腰,那些搞“隐性打击报复”的贪官怎能不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电话接通后,冯成贵讨好的口气说道,王书记有什么指示?

王炳义此时哪里还有心情跟冯成贵虚套,直截了当的说了一句,冯局长,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

王炳义说完这句话后,顺手把电话给挂断了,倒是让电话这头的冯成贵一愣一愣的,以前王炳义也不止一次的打电话给自己,无非是借着要自己请他吃饭的名头,把那些举报信交到自己的手里,可是像今天这样一句话刚说完就主动挂断电话的情况还真是少有。

冯成贵心里有种不祥的感觉,听王炳义说话的口气,不会是出什么大事了吧?

冯成贵赶紧下楼吩咐司机开车,送自己去一趟县纪委。

王炳义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看得出来,这孙子已经抽了不少烟了,冯成贵一进门就被呛的不行,止不住的咳嗽起来。

冯成贵开玩笑的口气说,王书记,您不是前一阵要戒烟吗?怎么今天心血来潮,回味一下?

就在一个月前,洪河县县政府有位中层干部,因为烟酒过度,患上了绝症,十几天的功夫就在省城医院里直接赴了黄泉,中层干部原本跟冯成贵和王炳义经常一起吃喝,也算是熟人,一个大活人就这么突然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王炳义下决心戒烟的结果。

此刻的王炳义显然没有开玩笑的心思,他冲着冯成贵一招手说,冯局长先坐吧,我找你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当面沟通一下。

冯成贵笑道,王书记要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做到的,绝对不会推脱。

王炳义嘴里轻轻的“哼”了一声说,冯成贵,拉倒吧,我能有什么事情需要你的帮忙,依我看,你还是先想想怎么帮帮你自己再说吧。

冯成贵心里以为又有人举报自己,冲着王炳义伸手说,王书记,又是那个龟孙子举报我,拿来我看看,该不会又是底下那帮家伙,没事找事想要跟我过不去吧?

王炳义明白冯成贵话里的意思,冲他一摆手说,冯成贵,今天找你来,不是为了举报信的事情,而是另外一件事。

冯成贵听王炳义这么一说,心里不由放松了不少,这年头,只要没人举报他,纪委不查处他,他冯成贵就可以翘着二郎腿慢悠悠的享受如今的领导待遇,其他的无论王炳义跟自己说些什么事情,他并不是十分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