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章 谈话(15)(2 / 2)

作品:《小人物的官场路:升官指南

科室里另外一个人叫王大奎,他比黄一天早工作两年,父亲是县农业局的副局长,因为是干部子女,就觉的比别人要底气足些,对工作拈轻怕重的,对科长的话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上班时间基本都是玩游戏为主。科室分工的时候,胡小华为了照顾他,就把工资科的任务分成两部分,一是,机关公务员这一块的人员调资由王大奎负责,二是,全县事业单位人员的调资就有黄一天负责。全县机关公务员也就1000多人,而事业单位10000多人,两个人的任务相差很大。

这样的分工,王大奎还经常抱怨,说是自己负责的工作太多了,每天很累。黄一天面对如此分工,不敢有任何的怨言。父亲经常对他说,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在工作上有出色的成绩,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话说,阎王爷也喜欢勤快人,不要认为老实人多做事是吃亏,其实,你做任何事,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工作经验的积累,再说了,即使你自己不说,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你做了多少事情,都在大家的心里记着呢。

父亲一辈子辛苦,没有什么大成就,很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没有别的经验可以传授,唯一可以教育的就是要求能吃苦。黄一天几年的机关生活,感觉父亲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也没有道理。有道理,那就是能吃苦的人,肯定会被领导高看一眼,没有道理,那就是遇到提拔的时候,领导看重的都是一个人的背景。

因为昨晚和孙丽华做了几次,第二天,黄一天很迟才到班上。他的心里因为刘达的谈话,一直是七上八下的,一会儿想,如果真的到村做指导员,单位的事也就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必要像以前起来比鸡早,工作比牛累,睡觉如狗迟。一会儿又想,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尽力请不超过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