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十六章 出征之前 军事改编(2 / 2)

作品:《宅男穿越明末之四女争夫

红娘子还在队伍看到刘丹珍一行四十七名妇女,这些人原本是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她们被解救后,就由吴有性对她们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于几位怀孕妇女,吴有性开了堕胎药,如今她们身子都康复了。

前两天,刘丹珍找到红娘子,要求参军。余翔考虑到她是弱女子,且刘丹珍是《光明记》的主要演员,劝说她们暂且等等,等想好了再做决定,现在,她们一个不拉地排在队伍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们的仇恨在内心生根发芽,他们要成为女军人,为自己复仇。

红娘子看着刘丹珍,心里很复杂,刘丹珍毫不避讳红娘子的眼光,默默地对红娘子施了一礼,红娘子微微地还了一礼,算是打招呼,没有说什么。

可让红娘子好奇的是,在人群中看到另一个女孩的身影,那就是许多水的未婚妻许莲花,见到许莲花刚毅坚定的神情,红娘子没有说什么,她对这个女孩子由衷地钦佩,这个女孩以近似苦行僧的方式,怀念逝去的爱人,红娘子对许莲花生出了许多好感。

信阳府所辖区域,大张旗鼓地推行《战时特别法》。

余翔大败张献忠在当地人尽皆知,且张员外暴力抗法被就地正罚,李乾坤不合作差点丧命的事更是家喻户晓,再说各地的贫民农奴知道天灾已定,大家天天都在盼着有像新村这个机会,因此一纸官文一下,大家立即踊跃响应。信阳地区《战时特别法》推行得非常成功。

信阳府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将救灾的重点放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新村赶制了几百辆水车,开渠引水,使得三分之一的庄稼得到及时灌溉,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如果不出意外,秋收以后,当地可勉强自保,而不会出现历史上所谓的饿殍遍野,饥民蜂拥起义的可怕场面。

陈振豪以巡抚的身份,迅速召集就近的南阳、驻马店、漯河、周口、平顶山等知府,发动他们利用这个契机,推行《战时特别法》,这些知府对此都很向往,毕竟缺钱少粮,担惊受怕的日子他们过够了,信阳的做法,无疑如一抹阳光,穿透乌云,给他们带来希望,可是他们对于如何建立信用合作社,如何保证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顺利运转,纷纷提出疑问,另外,对于那些大地主,大士绅,他们坦言,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动他们。

余翔对此表示理解,但是要求他们回去以后,开展宣传,另外,从新村信用合作社挑选出优秀的人员,随他们回去,筹办各地信用合作分社。

对于较远的一些地方府衙,则以文书告知的方式,让他们借鉴新村模式进行抗旱救灾。这种救灾模式信阳以外推行得极为缓慢,倒是一些民间的大村落,例如一家姓的村子,容易团结起来,抱团抗旱,将《战时特别法》作为依据,借鉴新村模式,主动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抗旱救灾,取得很好的效果。

余翔决定在信阳、平顶山、安阳和商丘设定四个难民接收点。信阳设立难民营,毋庸置疑,这里是余翔的大本营,革命根据地,利用难民练军,补充兵源。平顶山和安阳设立难民营,是因为这里盛产煤炭和铁矿,利用难民这种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挖煤、采矿、炼铁。在商丘设立难民营,因为商丘盛产优质煤炭,且被称为“豫东粮仓”,这里风调雨顺,水资源丰富,在此处设置安排难民营,可利用难民开荒垦地,全力保证粮食产量,为来年继续大旱做准备,还可利用商丘作为跳板,实施北人南迁计划。

余翔设立的难民营,一方面接济难民,避免其成为流匪;另一方面,利用难民廉价的劳动力,挖煤开矿,发展农田水利,既能安顿流民,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业,钢铁业。这些都是未来工业的基石,是余翔中兴大明的核心资源。

难民安顿不好,就会成为社会巨大的破坏力,安顿好了,就会变成巨大的生产力,一正一反,全在统筹调度。

胜英、李刚和阿牛三人作为总督特使,分别派往商丘、平顶山和安阳筹建难民营。

余翔决定亲自带领远征军,亲自巡游河南全境,打击境内的土匪恶霸,山大王,起义军残部,解决难民营的粮食问题。

出征前的晚上,红娘子留宿在余翔房内!两人一晚极尽缠绵,折腾了大半宿才昏昏睡去。

可余翔出征,红娘子还有许多事要做,一大早就要起床忙碌。

红娘子坐起身来,晕晕的,昨晚那昏天黑地的眩晕好像还没有过去,身子软的棉花一般,没有一丝力气,一动也不想动。想起昨晚的感觉,俏脸腾一下火热,原来男女之事能令人这般欲仙欲死,好似骨头都飞上天,酥麻的寸寸碎掉了一般,令人回味无穷,越来越爱上这般感觉。

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余翔,没想到平时文静儒雅的他,一做起那事,居然跟莽牛似的,横冲直闯,几次都差点把自己弄晕过去了。

红娘子为余翔搭上薄被子,自己悄悄地下床,悄悄开门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