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352(1 / 2)

作品:《穿越之美梦成珍馐

笔趣阁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穿越之美梦成珍馐最新章节!

虽然李君苒答应景顺帝为江南几个主产军粮的农庄提供高产的稻种,但也不可能一下子都改种李君苒所提供的稻种。即便李君苒有这个实力,拿得出那么多的稻种来。景顺帝也是不敢的。更何况,按着李君苒的意思,所有的农庄都得重新修整一番咧。

于是也就有了赏赐给包子爹的小王农庄。

李君苒也没打算将所有的农庄修整得跟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似的,但简单的改造一番,还是可以做到的。在小王农庄里建几个化粪沼气池,再建个养猪场,修路安路灯什么的还是做得到的。

小王农庄距离福庵村不算太远,半天的路程而已。按着李君苒的规划,农庄每年所产的粮食上交朝廷外,剩下的全部运到福庵堂酿酒,酒糟废物利用当猪饲料,猪粪秸秆等物丢进化粪沼气池。沼气池所产生沼气用于道路两旁路灯照明所用,沼液自然是作为肥料灌溉农作物来。

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态小循环。

别看天启朝生产力水平不怎么高,按着建帝王墓的标准,建造几个不漏气的化粪沼气池,这点建造水平,还是有的。反正秋收也结束了,那些个佃了小王农庄土地的农户除去个别几个上镇子找散活赚些碎银子,多数都留在家里,忙着家中的一些琐事。

这些人,自然被召集在一起,乘着农闲时节抓紧时间将该挖掘的该建造的统统挖掘建造起来。无论是包子爹,还是李君苒兄妹俩都不是刻薄小气之人,更明白只有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的道理。

所以这些被召集起来负责建造化粪沼气池的农户每天伙食待遇并不差。虽然每天只有两顿,吃的也只是最普通的玉米掺白面的杂粮馒头,但管饱。而且保证一荤一素外加清汤。除此之外。每天最少也能领到二十个铜板的工钱。

这待遇在农闲时节已经不低了。

这不,招工信息在小王农庄周边一传开,原本还想着上镇上去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短工的人家,也都留了下来。毕竟离家近不是,虽说活计听着不轻松,但好歹还包两顿管饱的饭咧。

能招到人李君苒并不觉着意外,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快召集满。就多少有点出乎李君苒的意料之外了。可转念一想。也就想明白了。想来之前小王农庄周边的那些农户也让那个刘伟民压得天怒人怨。这次借机干净利落将人一锅端,也算替他们出了口恶气。

因为招够了人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招小王农庄外头的人了。这让得到消息。想悄悄安插些人手进来的宸王几个知道后,恨得牙痒痒的。尤其是那位连着吃了两次暗亏的逸王楚怿,据说光是摆放在书房里的那些个古董花瓶,都替换了好几回。

哎。这么暴躁的脾气,真真是浪费景顺帝给取的“逸王”头衔。

李君苒大致规划了一下小王农庄。或者再准确一些,应该说在一旁监督着处理掉了刘伟民几个,在宸王跟齐王得到消息找上门前,拍拍屁股走人了。只留下包子爹还有黄豆。在小王农庄负责监督沼气池的建筑。当然,为防万一,李君苒还是留下了一半的侍卫亲兵。保护指甲包子爹的安全。

小哥李君杨开始还对自家小妹曾提过的那个沼气池很感兴趣,可瞧着工程架势。没个大半个月基本搞不定,见李君苒闪人了,也跟着跑路了。

于是,等宸王跟齐王的人马在万梅山庄扑了个空,还没来得及调转方向赶到小王农庄,便被景顺帝的急招圣旨给招回了京都。

宸王跟齐王在江南耽搁太久是一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景顺帝不怎么想自家的这俩儿子这么早就跟某只小狐狸搭上线。若是换个角度理解,或许也是不希望这俩不争气的儿子总被某只小狐狸耍着玩,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宸王跟齐王就这么憋了一肚子气,不甘心地回了京都复命。李君苒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躲什么猫猫,该回白鹿书院继续上学了。可惜时间过得很快,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又是腊八节了。而过了腊八节书院可就该放寒假了。

闲来没事的李君苒还考虑着最后的几天,是不是早起一下,去白鹿书院溜达溜达,结果就收到了估计在京都也是闲得慌的景顺帝那飞鸽传书。书信内容相当简单,只寥寥几个字,让李君苒这个新任的怀安侯上京都过年,美其名曰认认亲。

李君苒看完书信后,顿时有种牙疼到不行的感觉。

这哪里是让她认亲,免得关键时刻不认识人,太尴尬的节奏啊。分明就是某只老狐狸嘴馋了,惦记着她那几只桃花鸡还有桃花酿。

可惜作为天启朝最大的那位boss的面子,不想给也得给。

“小哥,去不去京城看热闹?”接到飞鸽传信的李君苒手轻轻一抖,手里的纸条便起了火,瞬间烧成了灰烬。

“去京城?”手里捧着一本书的李君杨抬眼看向李君苒,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柳儿,你是不是不打算带爹娘他们……”

“这一次怕是带不了。”

关于庄园的秘密,李君苒只让李家二房知道,至于七叔祖跟小叔李正远那里,一开始并没告诉。随着时间推移,也就没再将秘密说出来了。

越镇距离京都,即便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也得日夜兼程赶上十来天。若是搭乘马车,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所以若只是带上李家二房的人,大不了都进庄园,李君苒骑马赶路。车马劳顿,年富力强的汉子那身体都未必吃不消,更何况是七叔祖这样总归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最主要的一点,京都不比其他地方,李君苒虽说从景顺帝那里拿了个怀安侯的爵位,也有景顺帝当后台。可在那些个盘根错节的权贵世家面前,到底犹如无根萍一般,根本就不够看。

“我……还是留下来吧。”李君杨见李君苒如此说,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

“也好。我把侯府所有的侍卫亲兵留给你。”

李君杨抿了抿嘴,本想拒绝,可见李君苒一脸严肃的表情。便点头同意了。

第三天。也就是腊月初六,李君苒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装,便带着玄肆跟陈实。骑着马儿离开了越镇,赶往京都。李君苒留下了亲信黄豆,吕不跟蓝儿,以及从凤瑾铭那儿挑选(打劫)来的亲兵。除了处理小王农庄以及侯府一些琐事外,最主要的还是保护李崔氏等人的安全。

这一次去京都。李君苒不似头一回拜见景顺帝那般日夜兼程地赶路,而是明显放慢了行程速度。以至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京都时,都已经是腊月二十九,小年了。

为此。早已知晓李君苒行踪动向的景顺帝也因为年底忙碌,暂且顾不上收拾磨磨唧唧的李君苒。但拖延这笔账,景顺帝是一定会好好跟李君苒清算滴。这一点本就是心照不宣的事儿。

凤瑾铭知道李君苒在京都没宅院,便早早地安排了一处位于三环城地段的幽静小院。供李君苒临时居住。

京都的格局给李君苒的感觉,跟燕京挺像的,四四方方的对称格局。最里面是皇城,天启朝最大的boss一家居住的地方。王爷公主这样的皇亲国戚以及护国公这样的一等公爵的府邸,就在最靠近皇城的内城。内城外是二环城,朝廷三品以内官员府邸住在二环城内……

内城与外城之间有好几道高高的城墙以及城楼间隔,按着李君苒那怀安侯的品阶,倒是完全可以居住在二环城内。只不过越是靠近皇城,这地皮就越是紧张。在目前景顺帝没瞧着底下某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不顺眼,顺道将人宅院抄了的情况下,别说二环城范围内了,连三四环城内,想要找到一处符合怀安侯身份的大宅院,也不容易。

所以凤瑾铭给李君苒所安排的那处三进小院,也着实费了点心思。可惜,一天都没住。

李君苒在四环城里找了间口碑不错的客栈,定了个小院,简单梳洗后,便换上了符合侯爷身份的正装,骑着马儿带着玄肆直接进宫面圣。

到了正武门外,先接受简单的检查,然后层层上报,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到景顺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太监总管陈公公匆匆赶过来。

“杂家见过怀安侯爷。”

“哟,陈舍人好久没见呐,瞧着倒是年轻了不少。”

“侯爷说笑了。”身为贴身照顾景顺帝生活起居的太监总管陈公公,可以说是最了解景顺帝喜怒哀乐的人。很多时候,陈公公的一句话,比外头那些个位高权重的朝臣们还要管用。

“陈舍人,一点儿小玩样儿。”乘着周边没什么外人,李君苒往陈公公手里塞了个青花色瓷瓶。瓷瓶不大,里头装着李君苒闲来无事配的药酒,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效果挺好的,最主要的一点,没有一丁点儿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