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兰陵援军(2 / 2)

作品:《山河英雄志

沈冰壶率领一部抽身退出,给兰陵军留下可以退却的空隙,左翼阵列内侧的兰陵军就像潮水一样填入空隙之中,带动整个左翼阵列向右翼移动,一发不可收拾,又与右翼阵列混在一起。沈冰壶率领三百残军对兰陵军的左前翼进行猛烈攻击,将整个兰陵军的军阵继续向右翼压制。

青凤骑出现不到一刻,兰陵军开始崩溃,楔入敌阵右翼的近千名五校军的阵形也让溃军冲散,沈冰壶命郧善率领五百军士一面收拢让溃兵冲散的五校军将士,一面继续追击向西北溃逃的兰陵残兵。

在敌境之内溃敌,无法予以重大的打击,祝连枝完全可以收编重整溃兵,而实力无大损。晨间大战,虽然将兰陵援军击溃,真正歼敌估计尚不足千人,而己伤亡加上冲散的兵卒将近五百,实在说不上这是值得夸耀的胜利。

惟有追歼溃兵,才能进一步扩大战果,不过这是在祝族境内,追击超过二十里,就会变得危险。

兵家阵术的根本在于扩大己方的攻击面,收缩防御面,目的在于将潜在的兵力完全发挥出来,与战术层面上的合己力、分敌力的思想一致。清河冲阵术中的散形阵将青凤骑个人强悍的战力发挥到极致,几乎同一时间将青凤骑的凌厉攻势完全施加在兰陵军左翼之上。雪花六出散形阵看似松散如星辰,然而在进攻的节奏上有着奇异的一致姓。

青凤骑在南闽会战及靖海会战中皆有杰出表现,沈冰壶却未料到强悍至斯,无怪乎徐汝愚放心由一千青凤骑逐一击溃过来合围的祝族援军。

驰道从平野中隆起,介海踌躇满志的站在驰道上,望着西北平野上兰陵溃兵的背影。沈冰壶从后面走上来,说道:“介将军,大人命令骑营战后稍作休憩,然而疾驰迂回梅溪镇,从临江土堡正南,斜向西北穿插,捕捉战机。”

梅溪镇位于临江县南界,方位正处临江土堡正南,斜向西北穿插捕捉战机,不正是说先生有把握将祝连枝从临江土堡引向西行。

介海沉声说道:“儿郎们尚无碍,待取下祝连枝的首级再作休憩不迟。”率领一千青凤骑健勇绕到疏林背后,取出藏在那里的战马,扬鞭策马往东南而去。

沈冰壶暗道:若能取下祝连枝的首级,越郡的事情就能简单许多。只是祝连枝谨小慎微,即便将其身边的一万精锐尽数歼灭,要取下祝连枝的首级也是难上加难。拍了拍脑袋,似要将这个可笑又诱惑人的想法从脑袋中拍出去,暗忖:若能击溃并大规模的杀伤之,已能让祝连枝痛哭流涕了。

被溃兵冲散的将士渐渐归队,千余名五校军兵卒避入疏林荫处,越郡此时正是酷暑季节,水沥在驰道旁的青石滋滋作响,腾出一阵水烟。

临江土堡距此不过三十里路程,沈冰壶在十五里之外与徐汝愚、魏禺等分兵,此时尚无那边的军情传回。报捷信使未曾在十五里之外寻着徐汝愚、魏禺等人率领的大军,分出数人继续向东去寻刑坤民、尉潦等人,余人返回原处,向沈冰壶禀明异常。

按原定计划,刑坤民、尉潦此时应率领六千兵卒脱离临江土堡战场,向西佯退。祝连枝若领军追击,徐汝愚、魏禺率领的四千五校军将从侧翼阻击吴州军,刑坤民、尉潦从容整顿阵形,从另一侧钳击之。己方击溃兰陵方向的援军,而湖州、吴州的援军以及兰陵重新派出的援军最快也要待到深夜也可能赶到,趁着这个时间差,以优势兵力,又有青凤骑这一支强悍战力的存在,击溃并大规模的杀伤吴州军并非难事。

如此看来大人临时改变注意。沈冰壶不由暗暗焦急,派出传令兵,让郧善立即停止追击溃兵,向这边汇合,又向临江方向派出斥候,搜寻徐汝愚率领大军的行踪。

徐汝愚的军令却先一步传来,军令写道:“原作战计划变改,沈部溃兰陵援军即整饬兵力,于正午时分向南偏离驰道十至十五里的距离,平行向东行进,捕捉战机。

沈恭义是雍扬沈族子弟,看到这道军令,与沈冰壶一样皱起眉头来,低声说道:“大人临时改变做战计划,只怕无法通知介海将军。”

沈冰壶隆起眉头,说道:“骑营的作战指令未曾更改。”展开地形图,手点在临江西南方向的一点,说道,“我军午时出发,将在黄昏时与骑营在此处汇合。我们此时就向此处开拔,令郧善随后赶来。”

沈恭义说道:“军令要求午时再出发。”

沈冰壶说道:“军令言午时出发,只是告诉我们挺进的地点是惠山的西北。”说罢,脸上现出一道忧虑。

江宁诸将对征服越郡充满信心,或许有所曲折,但是祝族终难逃脱覆灭的命运。即使此次无法予祝氏宗族精锐以重创,也无关宏旨。有魏禺、屠文雍在大人身边,两人怎可以同意大人行险计呢?

虽不明白徐汝愚究竟会有如何安排,但是看军令除了言明进军地点之外,并无其他明示,可知此计可能涉及到徐汝愚的安危,而无法进行明示。

徐汝愚在江宁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徐汝愚在北唐历险已让江宁众人心紧了一阵,此番徐汝愚若有损伤,损失却非歼灭多少祝氏宗族兵能够抵消。

沈冰壶领军在毒辣的曰头下赶了近四十余里路程,洇渡过惠山西侧南北流向的梁河,隔着惠山,只听见山那边漫天遍野的嘶杀声顺着风传入耳中。沈冰壶心里一惊,只当徐汝愚率领五校军与祝连枝率领的五校军在此提前决战。

沈冰壶让兵卒在梁河的东岸结阵,自己领着数十名精卫从西北麓攀上二十丈高的惠山,临顶向东北方向望去。惠山东北麓的缓坡上,五校军与吴州军纠缠在一起,吴州军明显超过昨天估计的一万兵力,将近一万五千人,五校军且战且退,看情形即将抵挡不住吴州军的攻势。

沈冰壶心里大骇:祝族有一路援军提前赶来合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