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章 国王还是木偶(2 / 2)

作品:《迷失在星空

神是无所不在的,虽未必万能。李庄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相信这句话,所以对一个落后国家出现一些特异人物并不吃惊。事实上不少nb奖获得者都来自不发达国家,落后国家也诞生了很多杰出的工程师,发达国家只是诞生这类人物的比例比较高而已。这种现实状况是人才学的一个重要佐证,即成长环境对人才的影响最大,而不是基因。

无论是威森科技,还是联合技术公司,起初都是围绕计算机领域在转,只是后来的发展超出当初的设定和计划。原因很简单,没人看着可以赚的钱而不去赚,特别是在有精力有能力的情况下。比如威森科技生物学部之所以壮大到惊人的规模,就是因为那帮科学家发现可以赚钱的地方多,足以支持后续的研发经费。与戒备森严的计算机学部、少有人关心的纳米学部、有些阴森的基因学部相比,生物学部是很多特工死活不愿意去的地方,只因为完全不可测的风险,这里跟其他的生物研究部门不同。即使在威森科技内部,生物学部所在地,很多人也不愿意过去。

威森科技在创立初期,唯一出现意外的是能源领域,动力领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当时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不高,研究范围很小。纳米科技研究花钱不多,生物领域同样,需要时间和人才。纳米领域的人才可以招聘到,世界上到处都是纳米研究机构,不算特殊,生物领域的高级人才李庄的原始关系圈里就有两个。计算机领域的人才基本上都是李庄一手培养起来的,威森科技计算机学部的前期和中期主力研发都是他的弟子群。

联合技术公司的急速发展给李庄及家庭带来的伤害远比得到的多,他到澳洲后只去过一次堪培拉,外加回家探亲一次,其他时间都被迫窝在威州狭小的地域内,长期过着简单的生活。这些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用三十年的时间来缓慢渗透,联合技术公司同样有可能实现现有的规模,asa的规模也不会小,因为花旗国从事宇航的企业现在不少,实力不弱。

鉴于此,有评论家给出了一句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也智脑,败也智脑,他的一生因为自己研发出来的智能生命而变得面目全非,激进的策略带来的风险远高于稳步推进;他之所以还活着,只是因为他把自己关进了没人能奈何的笼子里。

投入产出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无论大体系还是小体系都需要赚钱,研发经费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太少,无法推动技术升级,太多,容易让体系失血进而导致破产。

按照联合技术公司的管理体制和人才策略,从不规则的团体发展成自然抱团形成的稳固的新势力,前后持续了四十年,以利益、亲情、友情和理念为联系的纽带。公司的规模越大,李庄的分量越低。一个人如果不是不可替代的,那他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这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在宇宙中属于普遍现象,不仅仅在地球上。地球人是否孤独,这种话题毫无意义,千亿亿个恒星系统有足够的几率诞生智能生命,外星人肯定有的。

团体之间的交往策略有很多种,分为战术和战略,“同化策略”经常被蓬勃向上的新兴团体使用,目的只有一个:减少势力扩张过程中的阻力,将对手转化为朋友和兄弟。这种策略的缺陷是耗时较长而且容易降低团体的凝聚力,规模扩大后利益分配不易处理。

联合技术公司在澳洲推行的“同化”,增加了团体的触角,让公司在澳洲随意通行无阻。带来的副作用是大量未达到标准的人员进入了公司的体系,内部的矛盾开始增多,公司的运行效率在下降,随机因素增加。如果公司彻底掌控澳洲,其他势力便会将澳洲视为一个全新的竞争对手,再也没有缓冲的余地。混合文化体系的深入,将形成一个新的团体,有违老一辈加入这个大集体的初衷。如果不建立这种体系,大集体就始终无法夯实,最终倒霉的还是管理层。

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威森科技将来肯定会从联合技术公司中彻底独立出来,形成新的利益团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整个过程中李庄是个什么角色?

公司在规模不大时,他是董事长兼精神领袖。威州建立后,集体日益增加的造血能力大幅度稀释了他的股份,降低了他从经济上控制公司的能力,纯粹依赖成员复杂的管理层彼此之间的关联。

投资巨大的物理学部即使核聚变电厂大规模推广,直到李庄退休时仍没有收回研究成本,因为经历了生化危机的地球人口远比以前少,火电、水电、风电、燃料电厂和太阳能电厂已经够用。部分核裂变电厂由于核废料处理技术和核研究的进步,仍在生命周期内,成本比核聚变电厂低。

asa是个战略机构,花的钱海里去了,它倒是赚钱的,但不多。综合星空探索计划确定后,王梅曾跟李庄说过,“你这辈子看不到回本的希望”。

频繁的慈善洗掉了“小偷”的坏名声,无数人因此而受惠,李庄虽然提高了家庭的安全系数,但研究计划因此受到了影响,不可测的变数在增多。退休前,鲁滨逊给他算过账,在大集体里他的股份只剩下9%,虽仍是最多的,但已经改变不了什么,除非团体内的大部分人同意。

不管是理想主义还是其他的古怪心思,李庄手里的钱越来越少,他期望的有些目标没有实现,为此付出的代价高昂。所幸这厮还有些理智,一直有计划地往家族共同基金里注入资金,不然孩子们会很失望地看到父亲所说的只是个幌子。到了他们家庭这种地位,短期内根本无法选择做平民,他们家的仇人不少,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何况没人希望从核心层掉到外围。

威州第一家庭的武术教师连城曾经跟李庄说过,“你现在的情况不太妙,醒醒!没有谁能控制一切,威森科技是不会倒,但李家可不一定,人心是会变的!”

看起来风光无限的“精神领袖”背后,隐藏着杀机。李庄的孩子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这种微妙的局面,他们很努力,以证明李家仍有资格成为团体的精神领袖。

李庄没有连城那么悲观,但也没有跟孩子们解释,有压力是好事。他逐步退出对公司的控制,何尝不是在为孩子们找出路,没有权力的同时意味着风险的降低。他的头脑比别人想象中的清醒,知道这个团体的其他人需要什么。

思绪越飘越远,到最后“机器人”忍不住睡着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一觉睡的时间好长,直到五喇叭提醒他下班时间到了。

李庄准时下班,跟老婆一起做晚餐。丽莎虽然觉得丈夫的行为有些反常,但没有拒绝,厨房里的气氛很温馨,上次出现这一幕不知道是在多少年前。

餐后夫妻一起散步,跟其他的老夫老妻没有差别。夕阳灿烂,李庄的心情却没有像以前那么舒畅,他在想理论方面的事情。ai是个奇怪的领域,高级ai同时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两者合一方能到达巅峰。科学的终极是哲学,技术的终极是神域。宇宙与人类社会的运行体系如此相似,不会没有原因。哲学类的推理很轻松,工程实现遥遥无期,人类的思维远比身体强大。

正想着,李庄突然发现丽莎盯着自己上下打量,便好奇地发问:“我看起来很陌生吗?为什么这样看我?”

“我怀疑你是复制人,李庄绝对不会这样,他就是一机器人!!!”丽莎松开他的手,退后两步断言。

李庄看着妻子,无奈地摇摇头,“你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外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