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六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二)(2 / 2)

作品:《迷失在星空

“好,我老婆老实,觉得李庄很简单,我觉得他很阴险而且很懒,麻烦事都让别人扛着,自己也不享受,都搞不懂他为什么要开公司,这种人压根就没必要开公司。现在好了,成天不敢出去,担心别人杀他,做大人物不容易啊。”

“你不想发表一下对他其他方面的看法?”

“你指哪方面?我现在是采购,主要工作是管理联合采购中心,不懂学术,不好评价。”

“好,不谈这个问题,你们怎么想到加入威森科技的?”

“老婆,我先说。我会考试啊,啥样的考试我都在行,我当时就判断这里有前途。以前的老单位半死不活的,没意思,再说李庄给的工资高。其实我不想回老家的,我喜欢热闹,但我老婆喜欢清静,莫非物极必反?”

“我补充一下,我没有那么周志想的那么喜欢清静,主要是我们夫妻都不会赚钱,生活过得很艰难。我们关系好,不可能离婚,李庄说可以替我们还贷,我当时就琢磨着去k城试试,就当去旅游。”

“另外的原因是我很不服气周志这个研究生能比我赚的多,但其他的单位不好找,我的研究方向上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少。我老妈不同意我出去,我就跟她说了李庄给的待遇,她很满意,并嘱咐万一风向不对,赶快回来,不要陪着李庄发疯。”

“我也补充一下,不是我不会赚钱,而是我老婆不让我做业务,说做业务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好的采购职位有不好找,都知道这块猫腻多。”

“我也有话要说,当年我不想要迷你,而是想要s350,但其他女生都要,我不好特立独行。不是我很小女生,而是李庄的想法有问题,这人一点都不体贴。”

“停,采访到此结束,两位该干嘛干嘛。”

李庄无语中。

跟王梅和李志森相关的内容。

“两位博士,你们什么时候认识李庄的?”

“嘿,我刚拿的博士这么快就用上了,张凯,谢谢你,我好感动。这是第一次有人称呼我为博士,终于再也不用被人误会了。我还是有比李庄那家伙强的地方,他只有初中文凭。”

李庄看到这句话无比郁闷。李志森从k城公司创业时候起,就一直与李庄纠缠不清。他以前没有博士学位,别人给他的称呼不是“李总”就是“李老板”。偏偏李庄也没有高级文凭,普通员工平时就这样称呼他,“李代表”比较别扭,正式场合才讲。

公司内部最常用的称呼就是“某某博士”,等级制度并不森严,连周奇森的内部称呼也是“周博士”,而不是“周总裁”。这种文化氛围让很多员工都会想到去充电,双威大学和双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比较难拿,澳洲八大名校是首选。这些年八校发了数万张博士文凭,公司里这八所大学的毕业生约有五万人,因此成了八所大学主要的募捐对象。

绝大部分普通人都有文凭情节,连盖子同志当年都无法免俗。李庄在和老朋友科林.奥兰奇吃饭时谈到文凭问题,很羡慕奥兰奇的双博士学位,便突发奇想也要去读博士。奥兰奇开玩笑说愿意做他的导师,他资格也够,花旗国两院院士。

双威教育集团的学校当然不会考虑,要拿自然要拿外面的,免得被人说闲话。愿意给他发博士证书的名校不少,但没人敢做他的导师,连奥兰奇也临时变卦。李庄很重视程序,没有导师,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样的文凭拿出来没意思,无奈之下只好偃旗息鼓。这事传开,引起社学学界的热议,李庄因此在媒体上成为反面典型,说他没带好头。

“算了,谁叫自己当时没考虑好,也不用后来这么被动。”李庄挠挠脑袋继续看张凯写的东西。

“说正事吧,不要打岔。”

“让我老婆先说吧,我跟李庄还是他们同学聚会时认识的,这个很多人都知道。”

“嗯,那我先说。我是李庄高一的同学,就坐在肖新那家伙的后面。李庄可能也不知道,他当年还是我暗恋的对象。他在班上很出名的,就是经常外出,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基本上见不到他的人影。”

“停,怪不得你拼命鼓动我过来,原来跟他有一腿,我要找他决斗,你们居然瞒了我这么长时间。”

“不要打架,停,停,听王梅把话说完。”

李庄不能再吐血了,他今天心理压力有点大。当初到底是谁决定过来,王梅还是李志森?他们夫妻的口径原来是一致的,现在怎么变得不一样了?李庄现在才知道当年的小秘密不少,至于王梅暗恋他的事情,这是小儿科,读书时候常见,他还暗恋过李慧呢。

“儿子,把你老爸拖走,他当老鼠时间长了,连脑容量也跟老鼠差不多。”

“张凯,现在清静了,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李志森其实对李庄完全不了解的,他这人太老实。”

“嗯,那你怎么评价李庄这个人?”

“他很有毅力,很执着。性格嘛,谈不上孤僻,人际交往能力正常,就是行为方式上让人琢磨不透,我总觉得他透着一丝古怪。其他的不好说,但有一点毫无疑问的,这家伙是个大大的聪明人,我估计智商不会比孙国宝差。”

“那你为什么选择到威森科技来?当初你说是李志森的主意。”

“我坦白,是我选择的,李志森这个老实人怎么可能是我的对手,他最多搞搞技术。家里我是老大,从谈恋爱开始就是这样。至于为什么辞职跑过来,原因很简单,我的皮肤对北方的气候不适应,老起痘痘,外加李庄信得过的人中没有搞财务的,我调查过。过来我就是财务方面的老大,不用看其他人脸色。”

“你没想过威森科技可能撑不住吗?”

“张凯啊,你说你聪明不?周奇森聪明不?为啥你们都过来?”

“好好,不说这个话题,打住,采访到此结束。”

有关周奇森的内容。

“周博士,请问你什么时候认识李庄的?”

“张凯,闲话少说,我很忙,马上要去俄罗斯,有什么话你直说。咋的?打算当记者还是写小说?你的文笔只能写公文,其他的还是省省吧。”

“好,请你评价一下李庄和说说加入威森科技的原因。”

“李庄这个人嘛,科学家加工程师,外加另类的思想家,不是商人,政客谈不上。总之,比较另类吧,我觉得‘机器人’这个外号最能反映他的性格。”

“至于加入威森科技的原因,张凯,你还问这个?当初要不是你把我骗过来说可以做总裁,我还不至于巴巴地辞掉副所长的位置跑到k城去。不过我得谢谢你,我在这边很快活,相比搞研究,我更喜欢做商人,在这方面更有天赋。”

李庄看到这,有些摇摇欲坠,想不到周奇森这人居然跟华佗一样,是科学家里的“官迷”。

“该死的周奇森,赶快滚蛋,忙你的生意去吧,采访到此结束。”

“张凯,不要和李庄说,他一直以为我是他的同类,千万记住。”

其他的内容李庄更感兴趣,但他确实没想到人的性格居然能复杂到这程度,他的社会学研究模型建立的时间恐怕遥遥无期。

张凯的内容很详细,下面的内容涉及到山本、何修文、阿克曼、肖新、李慧、丽莎、李想、余奋勇、李猛等人,最后的内容才涉及到本文的撰稿人张凯和李庄的师父梁灿。

李庄决定休息一下,他实在受不了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