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百二十八章 苏家老窝(笑笑和氏璧加更)(2 / 2)

作品:《重回七九撩军夫

“不去了。林家人当中有人会装窃听器,今天我们走后,面粉厂被装满了窃听器……”说到这个,徐卫国眉心就开始跳。

其实面粉厂里早被人清扫出来了,做为了林家人的临时办公大楼和窝点,原本是拿来安置他们居所的。

徐卫国没有及时摸清楚状况,就把林小满带进去了。事后,他发现不对劲,就一个一个的去套近乎,终于把窃听器的位置全打听出来了。他把所有窃听器都拆除之后,反复确认过之后,才把其中两个私藏了,把剩下的全销毁了。

那个装窃听器的小子,也被徐卫国暴搓了一顿,这会儿正和孔容在蓬车里同病上怜呢。

但这事儿,不能让林小满知道啊。她要知道之前就有窃听器……后果不堪设想。

徐卫国一念至此,又不由得叹了一下,他低估了没落的林家,林家之中竟然也人才倍出,卧虎藏龙。

所以,他才临时决定改变策略,从内部突破,到了绥宁再见机行事。

林家妇孺留守安定村,去绥宁的,只是青壮年。也就是集中在堂屋里听训的那几十个人。林爷爷带队,林奶奶留守。

徐卫国要去,自然是要带上林小满的。小王,王丰收,孙逢武,孔容自然也是一路随行的。

到了第三日,一行五十五人就坐上了前往绥宁的火车,浩浩荡荡杀向苏家旧址。

钱江离着绥宁全程约715.3公里,绿皮火车在大地上疾驰而过,这时候的绿皮火车是四轴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车,1970年开始试制,1975年批量生产。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被誉为中国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款液力传动型机车。

六个小时之后,承包了大半个车厢座位的林家人到达了绥宁站。

五十五人的队伍,十分惹人注目。在徐卫国的建议之下,五十五人分成五个小组,化整为零出站,约好时间,两个小时后在绥宁市郊叫西村东头的一个空地上集合。

徐卫国这一小队,有林爷爷,林英树,林小满,王丰收,小王,孙逢武,孔容,徐卫国自己,还有三个人,分别是林风,林雷,林电。

林风和林雷是兄弟俩,林电是林风的儿子。林电一直都走在队伍最后,脸上的淤青还没退散,一路走,一路吸气腮帮子都还在疼。

孔容和林电走在一起,两人勾肩搭背的,一个摸着肿了的嘴角吸气叫痛,一个摸着后颈处揉。

徐卫国领着林小满,一路走马观花,边走边买吃的,就像来逛庙会似的,惬意无比。

林英树问他,他就一本正经地搪塞:“什么叫伪装?什么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难道你要我们所有人脸上贴上一个我是来干架的,然后就这样冲进苏家?绥宁可是苏家的地盘,这街上说不定多少苏家人的耳目呢。

你如果不会装,就闭上嘴巴不要说话。我和小满来演就成。”

林英树想了想,虽然觉得徐卫国说得在理,可他总觉得哪儿不对,一时之间又想不出到底哪儿不对。

等到林小满吃得肚子滚圆,走路都快靠滚了之后,徐卫国才领着人往西村走。

到达指定会合地点之后,林爷爷发现预先到达的人都精神头都不太戏劲,全都蔫瓜瓜的,像是受了什么暴击,然后一时半会还没恢复过来似的。

难道,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就跟苏家人碰上了,还干过了?

可仔细一看,大家的衣服还是干干净净的,根本没有打过架的迹象。

林爷爷就疑惑地问:“发生什么事?怎么全都一副要拉稀的表情?”

村长黑着脸递过来一张今天的绥宁日报,郁闷地说:“我们白瞎这一趟了。苏家人真是好狗运。”

“即日起,绥军演习战开启,缓山附近方圆五百里之内,皆划为禁区,非绥军现役战备人员,不得入内。若有误入绥山者,速速按标示路线箭头退出此区,若被介定为别有用心者,直接枪毙!”

苏家在本营,可就在绥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