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50(1 / 2)

作品:《福宁殿

可行。

谁料赵琮又道:“这事儿,朕记到心中,随后便派人亲自去扬州与知州共同处理,定要将此事查清楚。若是有人刻意为之,朕也绝不轻饶。易家闻名江南,连朕也有所耳闻,就是京中铺子,也有许多出自易家,易家是商家典范,朕自会给个交代。”

“……多谢陛下。”易渔只能应下,思虑几息,又尝试着开口,“陛下,只是,下官担忧家中……”

“朕明白,唉。”赵琮叹气,“朕也想放你回扬州,只是你瞧,你负责的京中事务,才开了个头,如何离得了你?不过易大人放心,朕管了此事,就会一管到底。”

易渔赶紧道:“下官无有其他意思,只是”

“你放心便是。”赵琮说着,又笑,“只怪这技术,整个大宋只有易大人懂,离不开易大人哪!”

这话说得似感慨,易渔却又觉着陛下有其他意思。

但是无论如何,陛下同上峰一样,是不会放他回扬州了。他心中不甘心,却也没法子,不敢再说话引得陛下不悦,只得沮丧出宫。

也幸好,陛下的确派人去扬州帮他处理此事,临行前还特地到他家中询问一番,带走了他的管家。

这让易渔心中有了些许安慰。

这些事情一打岔,易渔也忘了再去公主府的事,就是妹妹与赵世的事儿他也没神去管。他沮丧的同时,也愈发觉着自己无能,深觉权利与身份的重要性。

只越是多事之秋,他越不敢轻举妄动。

他第不知第几回地后悔,不该回到开封来。

若还在扬州,新知州有他打点,家中事也有他盯着,万不会到如此地步。他未想到,有一天,他竟会这般想要回扬州老家。

易渔胆颤心惊的日子里,赵琮的人一一往扬州赶去。

赵世得知易渔留在了开封,心中觉得有些可惜。

事后,赵琮又再与他提起此人,将易渔家中的事告诉他,评价道:“上回被烧宅子,这回商船被劫,朕也不说那落井下石的话。但足以见得,易渔品格是真不好,否则何必惹得他人这般针对他?”

“针对?”

赵琮不屑:“寻常人家,谁愿意花这个心思?不是生意上的敌手,便是官场上的,总归与他人品差极有关。”

“陛下可还会派他回扬州?”

“当然不会,待科考结束,有了新人选,朕会重新任命宝应县知县。他不是想尽办法地留在开封府,也算如了他的愿。”说罢,赵琮低头继续看书。

赵世点头,心中想到,既然他们陛下已接手此事,他便到此为止。总归陛下对易渔也很不喜,就按易渔这个折腾法,日后少不了也是个“死”字。

他转而便与赵琮说起中秋与生辰的事来。

赵琮生辰礼的名字定了下来瑞庆节。

如赵琮所说,喜庆的字无非就是那么些,赵琮几乎没管,都交由礼部去负责。这个名字还是赵世定的,前世的时候,赵世翻看过赵琮的手册,知道先帝原本是想给赵琮取名为“瑞”的,后来因赵琮本名为“宗宝”,有个“宗”字,到底给他取了“琮”。

这事儿别人似乎不知,只赵琮知道,并写了下来,赵世却一直记在心里。

赵世觉得“瑞”也是个好字,不如“琮”美,却足够祥瑞,正适合拿来当生辰礼的名字。

名字定下之后,立刻广告于天下。往后,只要赵琮还是皇帝,每年的瑞庆节都要放假三日,天下同乐。

广告于天下的同时,也要将此消息告知临近诸国,以及向宋朝称臣的各处。

开封府与辽国的上京离得较近,快马加鞭不过两三日,辽国皇宫内便得到了消息。辽国太后轻声哼道:“不过一个生辰而已,至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