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45(1 / 2)

作品:《福宁殿

使尚书给干活。他即便已二十六岁,却还是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在这儿混沌度日。

赵世正在礼院查看登记学生姓名籍贯用的木牌,身边作陪的有礼部尚书蔡雍,还有吏部尚书等人。

吏部尚书笑呵呵道:“陛下常说官员求不求多,恰好明年将有一批地方知县进京述职,正愁没人填补呢,就指望着这回科考呢!”

大宋从前的官员过多,赵琮亲政后简了许多,前两回科考时,录用的人数更是立国以来最少的两回。直到今年,简得差不多,录用人数才往上调。

说到知县,赵世便想到宝应县知县易渔。

其实若不是易渔成日里蹿,他们谁也不记得此人。以易渔的心智与财富,没有这些过于激进的心思,怕是迟早也要登上高位的。

只可惜,有些人就是不愿等。

忙到夕阳西下,赵世从礼院出来,与几位大人拱手告别之后,他转身要上马。

来接他的路远赶紧道:“郎君,陛下说起风了,外头凉,叫您坐马车呢。”

几位大人听到,纷纷笑着打趣道:“陛下果然最疼十一郎君!”

赵世已与他们熟识,知道他们并无恶意,他毕竟才十六岁。在他们眼中,还是个年轻后生,只不过这个后生身份尊贵些罢了。寻常看他,也跟看孩子似的。

他跟着笑了笑,听话地上了马车。

路远也跟各位大人行了个礼,翻身上马车,将车赶走。

几位大人又赞了几声,才各自作别回家。

也不知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偶遇”吏部尚书,还是为了见一见赵世而来的易渔,站在礼院对面的铺子门口,望着这一幕,心中又羡又妒。

赵世却忽然挑开帘子,与他对视。

易渔来不及回视线,羡与妒的眼神落在对方眼中,易渔有些慌乱。赵世却视若无物般地放下帘子,这让易渔更难堪。

他双手紧握。

赵世靠在马车的榻上,闭眼听着车轱辘声。

这些天太忙,赵琮的心情又十分好,连带着他一时都忘了此人。

不过无碍,易渔也蹦不了多久了。

第181章心中忽然就生出一计来。

秋日的东京城就这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因多出许多考生,城中的人,甚至比过年时还要多。秋闱完,便是陛下的生辰,两件大喜事串在一块儿,就连城中挽着篮子卖干桂花的小娘子们穿得都比寻常要喜庆许多。

开封这样热闹,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内却又是有些冷清。

原因无他,他们陛下再度病倒在床。

李凉承从李明纯的寝宫出来,满脸哀色,往宫外走时,遇上进来的大皇子。李凉承立即行礼:“大哥。”

“三弟,看过父皇了?”大皇子伸手扶起他,见他一脸哀色,不也叹了口气,“父皇这几日总也吃不好,我这心中真是十分的担忧。”大皇子没甚脑子,不知李凉承本性,李凉承向来会奉承他。他之前圈禁各个兄弟的时候,也就李凉承听话,不跟其他兄弟似的,拿着刀就要与他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