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18(1 / 2)

作品:《福宁殿

才能换取诚心。方才,在下将一切都与官家言明,只是不知官家,可否愿意接我们陛下这片诚心?”

赵琮不怀疑他们作假,毕竟一旦定下,就要签合约,既签了合约就不能违反。除非西夏单方面毁约,那样就得打仗,如今的西夏,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大宋。

这样的好处,谁不要,谁是傻子。

赵琮点头应下。

换言之,大皇子可比明的李凉承好控制多了。

李明纯这是主动示弱,只为求得一丝生存。条约一签便是十年,虽说这十年还得忍耐西夏为国。十年后呢,李明纯早死了,大皇子不聪慧,再度俯首称臣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打仗,不浪兵马,无伤亡,还得到援军,就做成这比买卖,很合算。

赵琮最忌惮的还是辽国。

使官又道:“此话还请官家勿对第四人提及。仅有我们陛下与官家、在下知道。”

赵琮能理解,也点头应下。

“拜谢大宋皇帝。”西夏使官跪下行了个大礼。

赵琮叫起,约好明日与他私下签订新合约,使官便出宫离去。赵琮倒是心生感慨,李明纯的确是个重情之人,还惦念着保全所有儿子的性命。可他因为这样的性子,注定无法再替西夏开创一个盛世。

所以说,为帝者,的确只有狠心一条道可走。

他叹气,头一回对一位皇帝生起遗憾之情。

但再遗憾,也不影响他心中想的都是如何更好地把西夏给吞回来。

赵琮原本还真想把这事儿与赵世好好念叨一番,李明纯对儿子的这份保护实在叫人触动,再者他已放弃李凉承,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事,偏偏他也应下西夏使官不与他人说。赵琮是个极为守信的人,只能忍下不说。

况且往后,待大皇子登基。待明年新的合约生效,告知于众人,赵世那样聪明,自是能看出来的。

与两国的事儿都已谈妥,赵琮也终于松了口气。如今哪怕是赵从德有通天的本事跑到太原去,与姜未再如何折腾,真的敢动兵,他也没任何可怕的。

两国使官也将要走,他已令人拟好降齐国公爵位的奏章与旨意,打算直接让去太原宣旨的人与使官们同路,既叫姜未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也叫那两国彻底知道姜家根本不堪重用。

而江家嫡系的人已搬到开封住,他亲手写下“嘉国公府”四个字,只待到了日子便送过去。

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很好,终于将端午之时生起的所有担忧与阴郁全部扫去。

眼下,赵琮就等着他们回国,再等着耶律钦与完颜良对话,到时他出面安抚一番,将女真纳到大宋名下。若是需要,大不了他亲自去一趟登州。

这番安排下来,大宋的边防又能令人多安心几年,毕竟没人喜爱打仗。他还指望着和平年代,将大宋发展得更好些呢。

处理了这些事的赵琮很轻松,他也才发觉,已有多日,赵世没来崇政殿找他了。他将福禄叫起来,问道:“你们郎君呢?”

郎君有许多个,陛下问的却只有那一个。

福禄立即道:“郎君出宫去了。”

“什么时候出的宫?”今日有事,午膳他是与几位相公一道吃的。

“辰时便出宫了,据闻是有公事。这几日,郎君每日都要出宫的,外头有同僚等他。”

既是公事,赵琮也不再多问。他道:“今儿晚上朕与他一同用晚膳,你叫染陶多准备些。”忙了这么些日子,该好好吃上一顿,就当庆祝了。

“是。”

“若是晚些他还未回来,你叫人出去寻他。”

“是。”福禄说着便退下。

赵琮继续看奏章,脑中刚刚轻松一会儿,又想起易渔的事,此事到底该如何解?其实若真想快速解决此事,倒也有办法,易渔再能耐,也有家人,他若是用易渔的家人做要挟,易渔能不老实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