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10(1 / 2)

作品:《福宁殿

,连饭都愿意吃。

承忠侯府上下都在感激赵世。

赵世在外是很冷漠的,对于感谢也无动于衷,看过便罢,点点头就要离去。

待他走到门口,恰好遇到归来的司朗,以及

他身后的易渔。

司朗笑道:“十一弟弟来了?”他见赵世看易渔,便道,“我回来,易大人恰好有东西要亲自呈于陛下,便一同回来了!易大人客气得很,非要亲自上门来见见我爹娘。”

易渔对赵世行礼:“见过十一郎君。”

赵世也笑,虽眼中没笑意,到底是笑了,说道:“易大人不必多礼。”

易渔抬头看他,也露出一丝笑意。

赵世笑得越发绚烂,若是从前还在杭州时,他的手下们瞧见他这样的笑,便会都知道,这是他想杀人了。

赵世受赵琮影响,已经很久不杀人。

只是每回他想要放过这位状元郎时,这位总能蹿到他跟前。易渔回来的时间也十分值得玩味。

赵世再笑了笑,抬脚走了。

第163章驸马?

赵琮几乎每日都上朝。

按照大宋规矩,皇帝其实本不必如此,最勤勉的太祖,也不过三日一次罢了。先帝就别提了,几个月不曾上朝也是常有的。

除非实在是身子不适,或者人在外地,赵琮每日都要在垂拱殿见官员。

见了官员之后,便是去崇政殿处理政事,看奏章,与官员商议事情,以及面见各式进宫求见他的官员。

易渔一到开封,隔日便进宫求见陛下。

他仅是外地官员,还是末品的,想见陛下,只能等陛下下朝后去崇政殿时再求见。即便求见,也是要排队等的。本来他的职位与官位,他最少要等上几个时辰。

但也正如赵世所说,易渔在赵琮脑中是排的上号的,虽说只是个小官,毕竟他懂得印刷术,且还奉赵琮的命在扬州打理这事儿。再者,但凡技术进了些,印出一批新书来,他总要往宫中送的。

赵琮惦记此事,看了看今日要见他的官员名册,首先将易渔的名字画了出来。

易渔第一个走进崇政殿,心中也很是激动。其他一些高品官员侧首打量他,他不由又将腰背挺得更直一些。

几个月不见,陛下却还似易渔印象中那般。

陛下身上还穿着朱色的圆领衫袍朝服,头上的直角幞头却摘了,发间插有白玉簪。

他进去时,也只敢在刚进门时悄悄打量一眼,陛下低头看书。他只看到白玉在窗外透进的光下流过莹润。随后他也不敢再看,跪到地上便称“万岁”。

赵琮这才抬头,面上是标准的和气笑容,笑道:“易大人来了?快起。”

“谢过陛下。”易渔站起身,并不直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