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18 部分(2 / 2)

作品:《金秋烈焰

2007…4…28

写于浏阳河畔·豫园

后记

写完《村路》和《花炮祖师》后,我自己都没想到第三个长篇小说是《金秋烈焰》。写李畋祖师因为材料太少,可以大胆想象和虚构,写秋收起义因为材料太多,我感到后者更难。史实尤其是红色革命史实、背景和主要人物等是不能凭空想象和虚构的,我必须借助于前人现有的研究成果,否则这本书将失去生活真实;但又不能不展开想象和虚构,否则将不成为以虚构为特质的小说从而失去艺术真实。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我想其难度大概就在这里。何况我手头搜集到的有关秋收起义的材料中,光是书籍就有十余本,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各种书的材料大同小异又绝非同一,有些人名甚至地名和时间都有差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更有差异。这就有一个选择、取舍和辨别的过程,当然也会有一个加工的过程。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被年仅23岁的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深深感动。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那么优秀的人物,为什么在所有文字记载中都那么简单,更无文学作品来描写他呢?于是,我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地表现了这位被我感动的人物,我还想,像他这样的英年早逝的英雄,应当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女孩深深地爱恋着他,因此,我写了他和杨小雪的纯洁美丽的爱情绝唱,以告慰这位青年英雄的在天之灵……

今年的4月28日,我写完了这本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终于舒了一口气。我很庆幸在这几个月的写作中,我没有得感冒,身体只出现了一点小毛病但很快就好了,连一天都没有中断过。我欣慰地说,也许这是毛主席和卢总指挥在护佑着我,是工农革命军烈士们在护佑着我。

书稿也顺利出版了。作品虽然署上了我个人的名字,实际上却是凝聚了许多人的劳动和心血。我依然说:后记里要说的话实在太多,其实只有两个字:感激。

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潘信之老先生向我提供了几大本秋收起义史料,还口述了很多有写作价值的材料。本书中所写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史评,主要摘引和使用了下列文献的材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可先生著《秋收起义纪实·风暴》、湖南江西两省三县市政协所编《萍浏醴起义资料汇编》、柯蓝著《蔺铁头》、《风满潇湘》以及文家市纪念馆的文字材料等。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浏阳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联、文家市镇等单位的支持,得到湖南省作协、长沙市作协和浏阳几家传媒朋友的支持,浏阳市文化交流中心和浏阳市文艺创作室的年轻朋友们为我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出版社编辑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一表示诚挚的谢意!

特别感谢何立伟先生和郑耀频先生为本书作序。

谢谢阅读本书的读者朋友。

喻咏槐

2007…6…2于浏阳河畔·豫园

??

??

??

??

177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