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9(2 / 2)

作品:《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

“好了,小灶可以停火了!”感觉到小灶有热气后,杨母对着文娟吩咐道。小锅灶只是做个样子,是为了一会儿到老坟地祭祖做准备。三五个馒头,一块巴掌大的大肉,一小把小酥肉……了了的填上几把火,意思是过了火做熟了可以祭祀祖宗了。

过了火后,杨母就把这些稍微沾染了些许热气的东西一个个装碗,放进案板上的竹筐里,一尺半直径,这样的竹筐多是用来淘麦子的,所以又叫淘麦筐。淘麦筐里,筐里面已经放好了发好的黄表纸,以及小挂的鞭炮,三四双筷子,两个小酒杯,在家一瓶当地的红薯干酒。他们这里红薯产量高,也只有这个才舍得拿出来酿点儿酒水。

贴完了对子,杨厚朴就带着小儿子杨文江提着杨母准备好的淘麦筐去宅外路口汇合大儿子去老坟地给杨家的祖宗祭祀。这样的举动,在前些年破四旧的时候,只敢偷偷摸摸夜里无人注意的时候给祖宗烧点儿纸钱,祭拜祭拜,也就去年四人帮被打倒,他们今年才敢光明正大的祭拜祖宗贴对子贺新年。

不过,祭拜祖宗那都是男人们的事,女人们,小孩子还好,翻过十岁基本上都不让上老坟地祭祖了。好在,无论是村里的其他姑娘还是杨家的两个女孩,对于这些都已经习以为常,也没有什么介意的地方。况且,女孩子都是爱美的,过年这一天,好不容易穿件新衣服或者干净少补丁的衣服,哪舍得到老坟地又是磕头又是跪的沾染出来一身的泥。

“娘,你和我姐忙,我去梳头了!“这一点儿,杨文雨尤为在意,自从懂事后去了一趟老坟地把刚上身的干净衣服弄脏都是泥水,她就再也不去祭祖了。杨厚朴父子俩走后,她就跑回屋子里重新梳头发,刚才起来的匆忙,她还没来得及整理,她的新皮筋还没好好用上呢!

厨房的事,早上的饭,杨母和文娟已经忙得差不多了,倒也没有谁说杨文雨什么,今天大过年的,哪怕是村里再爱打骂孩子的人家,也都会忍着性子,不再年尾最后一天大年三十和年初第一天大年初一打骂孩子,得给新的一年带来晦气,村里人都信这个的。

等祭祖的父子俩回来,大锅里的饭早就好了。一家人盛饭端碗,和和美美一起吃早饭,上午的时候,杨母和文娟开始准备着年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一个规矩。有些地方是晚上吃年夜饭的,但是红星公社这边大多数的村子,都是中午吃年饭,这是最隆重的,到晚间的时候,他们吃的是饺子和汤圆。

这两年日子好了些光景,又有之前沈卫国送过来的野味,今年的年饭,杨母打算好好操持操持,打算多做几个菜,也算是犒劳犒劳一家人一年的辛苦。再加上,今年也是三闺女在娘家出嫁前最后一个团圆饭。

拿了条冻鱼出来化冻,这是前两天水库起鱼的时候分的,他们家分了一大两小两条鱼。大的切块用淀粉面粉鸡蛋挂浆起油锅炸了,留着过年待客,小的两条一条当天打了牙祭,一条就动起来留在今天准备做个红烧鱼,煮一碗小酥肉,凉调一个山野菜,一个粉丝,再弄上两个热菜,一个小葱炒鸡蛋,一个爆炒野兔,最后切了一只野鸡参合着山蘑菇土豆做了主菜,比起往年能够在过年吃一顿素饺子都是奢侈,今年的年过得那叫格外有滋味。

除了最后的野鸡炖土豆蘑菇,鱼代表年年有余,必须得完整预示着一年的好兆头外,其他的菜,杨母都是小量小量的来。家里就那么五口人,做多了也吃不完,大过年的不兴吃剩菜,浪一点儿可都可惜的心疼!

正晌午,撑开家里待客的圆桌,摆上一桌子好菜,请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