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289(2 / 2)

作品:《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俗与雅,不过是世人强加于物,与物本身又有何干?”游鸿吟说。

陆云听此语,神色不动,倒是他兄长陆机,却开口反驳:“若物之本身无意,旁人又怎有可能从其身而得其论。”

双方就此问题展开,边啖鱼,饮酒,品茗,边天马行空诸多讨论。只是原本话题原本围绕着‘哲学’的唯心唯物,后来在游鸿吟刻意控制,终于谈论到政治论点。

“吾曾一观士衡兄之《辩亡论》,”游鸿吟说:“的确文辞特厚,字字珠玑。”

陆机虽未出仕司马氏王朝,在长谷闭门隐居,却并不代表他一事无成,傲视文坛的诗词歌赋为其铺就冠绝之名,而上下两篇《辩亡论》则奠定其真正的文学宗师地位,甚至世人常将《辩亡论》与《过秦论》相比较。

所以,若说陆机对自己的辩亡论不满意,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今听游鸿吟语气,似乎并非是全然推崇之语。

陆机脾气严肃自律,作风强势,听面前这年轻人意味不明的评价,虽然不至于生气,但是的确脾气上来了,显然得不到满意回答不会罢休:“哦,阁下似乎对此赋有不同见解?”

“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游鸿吟说了一句赋中语句。

此句意思为孙权、孙皓彼此政治教化不同,授官任职不同,故结局也就不同,同时也是这篇赋的中心论点:东吴亡国,都是因为最后一代君主不会知人善用。

陆机陆机论述东吴创基立业的基本经验在用人。孙策依靠张昭、周瑜等人才,得以削平当地割据势力,据有吴、会稽、庐江等五郡,在江东立业,从而为后来的吴国帝业打下基础的。而吴主孙权,胸怀博大,礼贤下士,善于识别人才,敢于使用人才,真诚信人,虚心纳谏,不听谗言,恤民如子等等,既是人君不可缺少的政治品格,又是东吴兴旺发达的基本经验。

“此句有何问题?天下兴亡,本就是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有三而兴,而人和尤为紧要。因为天时、地利的条件最终需要人才加以利用才能成事。”陆机昂然道。

“其实士衡兄的政治主张可以以四字概括,那便是‘英治国’。无论是人和为重,还是分封而治,均是这四字神的体现。”游鸿吟悠然道:“但是如此选择在短期内的确可以依靠领袖魅力而凝聚一团,却很容易出现东吴的那种情况,一者死则天下死,将天下之事系于一人之身,何其可笑。”

无论是性格严谨偏于固执的陆机,还是心思诡谲从不墨守成规的陆云,甚至方外之人不染红尘的支愍度无不目瞪口呆。

无论世家如何自傲,如何政治投资,口中虽然说着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但是他们终归会权衡利弊挑选一主。而从世家翻身成为皇族的‘世家’,则会思考如何紧握手中权柄,如何将天下这块蛋糕中最大最美的那一块分进自己的口袋。

所以在所有人眼中,皇帝一人牵动天下兴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吾看来,使用层层制度,降低这一人的影响,才是天下平顺的关键。”游鸿吟道:“古有尧舜,却并非现今父传子,无子传弟的家天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惟一,允执厥中之语也早已无人记得。”

陆机不好开口反驳尧舜之治,只觉得这郭溪看似明,实则多半有病。

禅让帝位之事,也只在上古发生在了尧舜二位皇帝身上而已,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