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6(1 / 2)

作品:《闲散王爷的宠妻

感到心慌,更不能让他的亲人不安,老夫人伏在他的肩头垂泣,看不见深度的眸子卧在元征的眼里。

是夜,元征搂着胡彦睡在新铺的软褥上,舒服无比,地龙烧的旺火,房间里的温度和外面寒风凛冽形成莫大的差距,胡彦嫌热,只穿一件亵裤拱在元征的怀抱里,他这几天越发慵懒,作息简直和圈里的猪差不多。

屋子里只留一盏细蜡灯,胡彦早早的昏睡在怀里,元征想着白天老夫人找他的事情,久久未能闭上眼,身下的褥子柔软的狠,却让他躺的不踏实。

早年行军边关,元征作为少将,睡得地方也不过是一张厚木板搭成的床,上面只铺一床行军被,无论酷暑严寒,床板都是铁硬的,在王府里睡惯了软卧,他一开始并不习惯这样咯人的床板子。后来过了三年,回到王府,他又睡回又软又厚的床铺上,习惯又被一点点的改变回来。

兴许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元征的各个触觉灵敏,听觉凌厉,他们的卧房墙壁厚实,外面寒风吹拂的声音他依旧听的清楚。

呼啸的风声一点点灌进元征的耳朵里,带着他回到猎猎的边关战场。

他的父亲元淳,在比他年少时便叱咤沙场,国家早年战乱不断,百姓负重良多,苦不堪言,元征十七岁随他父亲驻军在边南,时刻提防敌国来犯。

因为早年的战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地产只够裹腹,为了边关的战事还需要上缴粮食,入不敷出。服役壮丁九死一生,造成打仗的军队粮草不盈,兵胄不齐,战事自然吃紧,外敌十几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五万。

随着储备的日益消损,边关的敌兵越发嚣张,终于趁午夜发动突袭,大明战士速来英勇,早有准备,两军交战,杀得眼红,那已经不是元征第一次打仗,但他还是被激烈的战况惊骇到,第二天,偷袭不成的敌人损伤惨重,只好退兵。

他们虽然胜了,到底却也是险胜,原因就是兵力不济。

元淳坐在军帐中运筹帷幄,筹备下一次敌军来犯,明军兵力不足是致命的死穴。

敌军虽损失惨重,剩下的却都是些兵强将,若再战时刻与现在接近,只怕他们会惨败。但若是再战与此次战事相隔时间深远,身后的粮草恐怕也不够支持将士存活,思来想去,座下军师各个愁眉苦脸,毫无头绪。

元征作为少将,空有一腔热血和武艺,对战场的谋略少之甚少,不能给元淳献策,只有实行军令的份,心里替他父亲急切的不行,他知道,这仗再打下去,十有八九,是要完败了。

人算不如天算,六月阴雨连绵,倾盆的大雨下了半月还未有稍停之势,后方的粮草存储不多,士气不足。

元淳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干等,急招元征一行人,以攻代守,同行偷袭之策,趁着雨夜,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为了鼓舞军心,元淳披甲上阵,元征拦都拦不住,五万大军在边关的第三年,只剩下两万有余。元淳站在高台之上,一番汹涌澎湃激愤人心的呼吁,终于调动起将士们的热血,士气大增,背雨一战,打的敌军片甲不留,为死去的忠骨祭奠,为家国百姓守安,也为自己能够解甲归田,守护妻儿老小。

那一夜,棉线似的雨珠都渗着血红,元征奋勇杀敌,元淳的英武不减当年,率领一众生死部下直杀进敌军的军帐,滔天混地的嚎叫声。

终于,明军用惨重的代价,换回了远方百姓的安居乐业,也从此,元征彻底蜕变为了有血性的定王。

☆、有好吃的那就去吧

几日后,元征派人送往皇都的密信到了回复,于勤带着他的玉牌和回信送到定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