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28(1 / 2)

作品:《然后下面没有了

女儿来了以后,鲁氏便不要沈怡的服侍了。她自己就是做母亲的,自然懂得母亲的心理,又怎么会当着苏氏的面去折腾沈怡呢?

沈怡忙领着母亲、嫂子和姐姐坐下,又赶紧给母亲倒茶。

苏氏却一手搂着儿媳妇,一手搂着女儿,笑道:“你莫管我了,我自然有人服侍。你去你伯娘跟前坐着吧。”这是要沈怡去服侍鲁氏的意思。她这话里的玩笑意味很重,好像在说把儿子白送给鲁氏了。

鲁氏握住了沈怡的手,说:“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怡娘你快坐我跟前来。”

苏氏眼珠一转,道:“哎,今日是静玉的好日子,正所谓喜事逢双,咱两家不如商量下日子吧。”

若沈怡是个姑娘,这会儿家长们说起了他的亲事,他应该红着脸回避了,不然显得他不够矜持。但沈怡本来就是个厚脸皮的小子,他不仅没有回避,还掰着手指算起了日子,说:“明天就是个好日子啊!若明天不成,就得等到明年了。唉,我虽盼着明日就成亲,只是我们的屋子还没有拾出来……”

其实沈怡一开始就没打算赶明日的婚期,他早就想好要把成亲的日子放在明年了。一则是因为他和边静玉日后要住的新诚伯府如今还在建,二则是因为鲁氏怀孕了,鲁氏一日不平安生下孩子,边静玉一日不会放心。沈怡不舍得让边静玉为难,索性就把成亲的日子往后推一推,让边静玉好好尽孝。

不过,只有沈怡把“明日”这日子特意拿出来说,让鲁氏有一种紧迫感,她才会觉得明年的那个日子挺好的,不会再挑了。总归要先把成亲的日子真正定下来。只要定下来了,这门亲事就彻底妥了。

鲁氏心里对这门亲事已经逐渐接受了,苏氏更是从来没有反对过,两个人默契地对视一眼。只等回家和各自的丈夫说过后,她们就能遣媒婆上门了。成亲前还有不少礼节要走呢,规格都不能低了。

不多时,姚和风也带着他的母亲来了。

姚和风在会试时得了二十一,殿试时往前进了两名,正是新科进士的第一十九名。虽没有踏马游街的资格,但也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了,不知道要被多少人艳羡呢!姚和风知道边静玉得了状元,比着自己中了进士还高兴。为了不错过好兄弟游街时的春风得意,他就带着母亲来沈怡这里挤一挤了。

姚和风的母亲这次单独进京是为了姚和风的亲事。可惜她的交际圈不在京城,这会儿还没什么头绪。得知边、沈两家的亲事定下了,连成亲的日子都算好了,姚母心里一动,便求到了鲁氏和苏氏的头上,主动询问她们有没有什么人选可供推荐的。姚和风不如沈怡脸皮厚,忙拉着沈怡走出了房间。

沈怡扯开了姚和风的手,说:“你别耽误我看静玉游街!”

“肯定不耽误。算算时间,状元这会儿才刚出宫门呢!”姚和风说。

沈怡见姚和风整张脸都是红的,忍不住嘲笑他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害羞个鬼!你比着我和静玉还大几岁呢,难道年岁都是虚长的吗?对了,你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想法,想娶一位怎样的姑娘?”

“这我哪里知道?不如问一问元芳吧。”姚和风说。

他话里头的元芳是个梗,还是只有沈怡和边静玉能懂的梗。沈怡曾给边静玉讲过福公的故事,但因为被他吸的很多信息是不完整的,沈怡就把很多刑侦破案故事里的元素杂糅到一起,都放到福公身上去了。于是,福公身边就出现了一个元芳,口头禅是:“元芳,你怎么看。”后来,这个故事又被说给了姚和风听。他们三人聊天说话时,沈怡率先玩起了“元芳”的梗,姚和风和边静玉也有样学样。

姚和风说不如问一问元芳吧,这其实就是不如问一问老天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