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44(1 / 2)

作品:《穿越之在九零年代

子扫了她好几眼了,方家宜无奈的上了车。

很快几人就到了镇上,这回程建安带着罗雪他们去的地方叫做黄家拖刀面馆,拖刀面是蒲河镇的一大特色,家家户户隔三差五的就得来上一顿。而黄家的拖到面是镇上所有拖刀面馆里最正宗最好吃的。因为规模比较大,这些年来已经不止买面条了,也买炒菜。

黄家拖刀面馆是一座二层小楼,一楼是大厅,二楼是包间,进了大厅,里面摆了五六张桌子,桌子是原木的,张张都坐满了人。穿过大厅就是前台,前台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的黄家拖刀面几个字用的是草书,罗雪不懂书法,却也觉得好看极了。牌匾的下方摆了一个木制的酒架,架子上瓶瓶罐罐的摆了好多。

程建安开了一个二楼临窗的包间。包间不打,里面摆了一张原木圆桌,8个同色椅子,墙壁被刷的粉白,墙上挂了一副一副和牌匾上一样字迹的水墨山水画,上书:万里江山。

☆、第三十二章

“雪儿,这个是开国将领彭德江将军的字,没想到啊,有一天我能亲自品尝到彭将军吃过的面。”罗勇看着墙上的字给罗雪科普,最后感叹。

罗雪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听到有人谈论这个话题,她不动神色的引导罗勇说下去。

罗勇看罗雪有兴趣听下去,说的更加起劲:“说起彭德江将军,他是望京人,就读于湘南大学,与年轻时的主席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远赴德国学习,1937年国家有难,他匆匆回国参加抗战。一生戎马,战功赫赫。在那十年晃荡中,也正是因为这个老将军的极力要求,那些归国报效国家的海外华侨才得到了保护,学校里的那些有识之士才能够得以保全呐。”

罗雪听了久久说不出话,她忍不住想,如果,她的那个世界也有这么有一个彭将军在那个同样的十年动荡里,站出来为知识分子说话,那么那世界会不会更加繁华。

“是啊,当初彭将军征战时路过蒲河,吃了蒲河的一碗拖刀面以后念念不忘,他身边的王会林秘书在写《彭老先生的一生》中提到:在战乱结束后的日子里,老将军住在望京的疗养院里时常提起一碗面,他说:‘那年路过那个叫做蒲河的小镇,下榻的那一个黄姓人家的男主人给我煮了一碗面,面是宽的,上头放了葱花和油菜,汤很鲜,面很滑。可惜,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再没吃过那样的面条啦’。”程建安接过话茬。

罗雪脑海里顿时就浮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疗养院花园的石桌旁,躺在躺椅上,对着身旁的人露出一脸和善的笑,聊着曾经的过往,怀念而感伤。

“可惜的是,老将军一生未婚,连一个后代都没有。”罗勇继续说。

罗雪瞬间就想到了她那个世界里的周姓总理,一生为国为民,也是没有后代,逝世时世界给降了半旗,这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的。

几人吃过饭,程建安开车把罗雪他们回到家,程建安和罗天奇睡了招待所,今晚方家宜和罗雪一起睡。

“雪儿啊,你和妹夫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啊?”两人并排躺在床上,方家宜问罗雪。

罗雪的脸刷的一下变得爆红:“嫂子,顺其自然吧,我们还年轻呢。”

“你是还年轻,可妹夫都不小啦,要是没有当兵啊,现在孩子都该上幼儿园啦。”方家宜转身面对罗雪:“雪啊,不是嫂子催你,这你们结婚到现在也小半年了,如果再怀不上,你婆家就该说嘴啦,别的不说,就他那二嫂,绝对是个搅屎棍。”方家宜对程建安的二嫂特别有意见,概因谈论亲事的时候她提出随军时田恬冷嘲热讽了好几句,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她罗家是怕自己姑娘守不住,把她气坏了。

程建安的二嫂是哈市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的,考上大学是她们那个小山村里飞出来的金凤凰,人长得漂亮,就是太小家子家气,爱捻酸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