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85(2 / 2)

作品:《渣夫重生了

年大人听到永安侯的时候就已经变了脸色,他早就做好了糟糕的准备,没想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年大人出生的时候,南北黎朝已经分裂,南黎皇帝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自然大力禁止朝政言论,很是杀了一批人,其中第一个被杀的永安侯是杀鸡儆猴的例子,南黎人提起永安侯就色变,导致关于前朝的事很快在南黎消失,所以年大人这一辈之后的人对南黎的事情知道的极少。

谢氏的亲祖父是前黎朝永安侯卫彦君,曾是掌着实权的苏南总督,苏南之地至今还能在整个南黎乱七八糟的情况下保持着繁盛的假象,全靠着当年卫彦君在任期间打出的底子,可见其才能。

然而,黎朝末年官场浑浊不堪,末帝喜欢启用那些会拍马屁但完全不懂实干却又非常喜欢指手画脚的人,总而言之,上行下效,这些臣下除了拍马屁之外,其他方面和末帝行事作风十分类似。

六十年前,苏南遭遇洪灾,按理此处属于现在的南黎先皇,当初还是前黎朝苏王的封地,应该由苏王来处理。但末帝听了一个宠幸的下臣说有好法子可以治理洪灾安置百姓,做法新颖,末帝觉得非常之妙,便直接将那下臣封为巡抚,为最喜爱的儿子来治理灾患。

可实际上那下臣不过是个纸上谈兵之辈,哪里懂得治理灾患,偏他权利最大,想当然的安排下去,比如既然水退不下去,何必大力气排水呢,直接把淹没的地方做成稻田不就好了?既能省力,又能提高粮食产量;再比如,苏南这么多美景吸引人,这隔几年就会见到的大水也是一大特色,可以专门搭出一处坚固的堤岸供文人骚客观景赏玩,当然要用,这样一来,每次发水还能挣些银子,不用朝廷拨款……总之,种种异想天开的法子。

卫彦君几次的据理力争和阻止,偏对方权利最大,争执不下的时候,就会换来呵斥和藐视圣上的罪名,因为这些法子圣上看过也觉得好……

这种乱七八糟的做法自然是不可能的,当洪水停留太久开始滋养出各种毒物引发大规模疫病;在洪水中强行建筑堤坝的百姓死伤过半后,那所谓的巡抚也知道自己闯了祸,然后把剩下的烂摊子甩给卫彦君自己跑回了京城。

也不知道他怎么跟末帝说的,之后末帝竟然把现在的北黎先皇,当初的黎朝太子派来治理苏王的封地……

卫彦君就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太子,从一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顺从和敬佩,因为传言中太子爱做实事的事情并非虚假,然后在太子和苏王夺嫡的时候站了太子,而且作为实干派的人物,为太子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后来太子勉力夺位成功,苏王溃逃,身在苏南的卫彦君还没来得及回到京城,就被苏王手下的龙江知府扣住了一家老小,待苏王逃回苏南后,卫家被以儆效尤第一个血洗……

那时谢氏的父亲卫高轩还不到十岁,被卫彦君的挚友:一位当时的护军谢参领利用职务之便用路边快要病死的乞儿换出逃过一劫,好歹给卫家留下了一点血脉。

卫家被处决的时候,卫高轩便站在人群中死死的看着一家人被刽子手砍掉头颅,血流成河。

不过南黎先皇核实侯府人口的时候,还是发现少了人,开始全国戒/严,通缉寻找卫家逃出的人丁。

年正宏为官多年,已经从寥寥数语中听出了其间的惊心动魄,“既然卫高轩被乞儿替出,人头上应该是对的,所以,卫家还有其他人逃出?”

“是的,”邵元松道,“有个游学在外的庶子逃过一劫。那时北黎先皇听到消息后,要求尽全力搜救卫家后人。”可惜,被救回去的是个贪生怕死,仗着祖宗余荫作威作福的蠢货。

因为南黎的通缉,卫高轩也再一次陷入危机之中,正好他大病一场瘦脱了形,那位救他出来的护军参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