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2(1 / 2)

作品:《大魏旧事

儿冒出来的毛头小儿,毛都没长齐,就敢公开叫板?

徐聘道:“物证,陈青的尸体,仵作可验明死因;至于人证,我相信那日除了陈青肯定还有其他到仁安典行的百姓。”

“还有。”徐聘顿了顿,目光看向仁安典行的几个伙计,一字一句道:“你们说陈青动手先打人,想来身上留有伤痕,那么,可以给孙掌司看看伤痕吗?”

徐聘说完这句话,长吐一口气,悬着的心倏地落了地。

这大概是他自小以来,第一次,如此言谈自若,如此有底气地说话。不等众人做出反应和回答,徐聘又坐回了原位:他已经站不稳了,长袍掩盖下的双腿,正止不住地颤抖。

众人都以为他有皇帝做靠山,三人成虎,传来传去,居然连他自己都信了。

真是糊涂又可笑。

第12章波澜

“倒是个可用之人。”洗梧宫内,陈正新将手中的折子轻轻放到几案上,“年纪轻轻,骨头倒是有几分分量。”

宋霁淡眉疏目,黑发宛如上好的黑绸倾泻而下,遮住了半张脸,他轻声笑了笑,却并不说话。

陈正新修长的食指绞住他的发丝,不厌其烦地打着旋,轻声道:“阿霁为何不说话?”

“不敢妄议朝政。”

陈正新闻言,懒懒地将整个身子倚在宋霁身上,叹了口气:“阿霁,你可是怪我?”

宋霁温柔地执起陈正新的手,放到唇边触了触:“阿霁内心从不曾怪殿下。”

陈正新微微一愣,心底淙淙涌出一眼暖泉,反手扣住宋霁的手。

“我还记得,”陈正新囔囔道:“彼时我还是那个傻气的正哥儿……”

宋霁温言道:“今时也是。”复又道,“在我心中,你从未变过。”话毕,顺手拿起桌上那本奏疏,略略一看。

“偏远郡县,能出这样的人,委实不易。”

陈正新将身子又往宋霁身上蹭了蹭,闭目,皱眉道:“钟如策这老狐狸最近是愈发不安分了,先是阳奉阴违扣了我拨给兵僚的军饷,而后又主张与寇流百越议和,我看他果真是忘记这天下到底谁家的了。”

“不过,”陈正新冷笑一声:“狐狸露出了狼尾巴,也就好抓了。”

在六监整理好月末案卷以及相关文牍时,徐聘松了口气。回到家中,陈父出魏理司大门时对他说的话犹在他的耳边回响。

北风酷烈,老人满是皱纹的脸已经平静了不少,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嗓音轻声问他:“大人,这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王法?”

徐聘默然而立,棱角分明的脸上尽是一片茫然。

“草民虽然识不得几个大字,但好歹也苟活了几十年,满堂的人,也只有大人的眼神是活的。”陈父说。

大人是好人。

我不告了。

说罢,流下一行清泪。

徐聘变得更加沉默,目送着陈父远去的身影,内心就如同他房门口那盏风旗,时而不知所向,时而目的明确。

他心底说道,徐聘啊徐聘,连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你到底要如何去管。这注定是一件烂尾的事情,为何自己偏偏还要从中插上一脚,踏入这一滩浑水。

那句“我不告了”就犹如一把刀,插进他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