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6(1 / 2)

作品:《七零吃货军嫂

丁小甜听完笑得合不拢嘴,又向古老师道谢。

古老师呢,当然说不用谢,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还要彼此关照才好。

丁小甜爽快地说没问题。

光荣小学的食堂分成学生食堂和教师食堂。

学生食堂打饭打菜需要学校财务室盖章的饭票和菜票。

而这些饭票和菜票也要用粮票和钱去向学校财务室购买。

光荣小学校差不多有一千个学生,还有一两百人家庭条件不错,家长会拿粮票和钱向学校财务室买饭票和菜票,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拿着饭票和菜票在学校食堂吃饭。

尤其是夏天,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远,很多学生中午都会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吃完之后,就跟同学在学校操场扔沙包跳绳打兵乓球等。

总之,玩上一中午,下午继续上课。

教师食堂的饭菜是不要钱的,只要在该校上课的老师都可以进去吃饭,每位老师四两米饭,两个菜。菜都是素菜,只有每周六中午会有个肉菜吃。

对于这样的福利,丁小甜显然是很满意的。

虽然她只能吃中午这一顿。

走进教师食堂,丁小甜看到里面有五张大圆桌,圆桌旁已经坐了不少老师正在吃饭。

食堂里有个胖胖的师傅正在拿勺子给人打饭打菜。

每个老师过去拿两个碗,递给胖厨师,他用木饭勺从装饭的大木桶里舀两勺饭在一个碗里,那就是四两米饭了。又用长柄铁勺从面前的两个装菜的大桶里舀起来两勺菜在另一个碗里,那就是今天中午老师们吃的菜了。

古老师带着丁小甜去把饭菜打回来,两人坐一张桌子上吃饭。

今天中午的菜是青椒炒豆腐干,还有一个红烧茄子。

丁小甜尝了尝,两个菜的味道都很一般,唯一比普通人家炒这两个菜强点儿的是,舍得放油。

对于普遍缺油的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伙食真得算不错的,也难怪光荣小学校的老师很被社员们羡慕。

说起来,光荣小学的老师能有这个待遇,跟县里的县委书记赵国诚很有关系。

赵国诚是土生土长的光荣公社的人,他在做宜南县的县委书记之前当过光荣小学的校长。

后来调到县里工作之后,为了回报家乡人,就让县财务局拨款扩建了光荣小学,并且建了学生食堂和教师学堂,还拨下了专款让学校老师享受了的一日两餐。

宜南这里本来就是革命老区,尤其是光荣公社,更是出了很多老革命。

因此赵国成用回报革命老区老革命家的家乡为名,让县财政局拨款扩建小学校和为该校的老师提供一日两餐的提议,一提出来就得到了所有县委干部和上面领导的支持,县里的财政局也是迅速审批过后就拨款了。

这是六七年前的事情,光荣小学的老师因此也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后来,不少人托关系想成为光荣小学正式编制的老师。

然而,赵国诚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做了硬性规定,凡是要成为光荣小学的正式老师,必须要向县教育局打报告,教育局要拿去给他看过,他认为符合又红又专的规定,才会批准这人成为光荣小学正式编制的老师。

有赵国诚亲自把关,这六七年以来,光荣小学也只进了不到十人,成为正式编制的老师。

至于代课老师,就没那么严格的要求了,由公社的领导和周校长自行选拔。

只不过,光荣小学的正式编制的老师每年生病请假的也不多,不过两三个,能捞着来当代课老师的人也挺少的。

周校长和公社领导挑选的代课老师第一条就是要出身好,最好是军人家属,革命烈士或者老革命后代。

恰巧,丁小甜不仅仅是老革命后代,还是军人家属,再加上一条,还是少有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