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章朕送你们八个字六月份打赏结算加更(2 / 2)

作品:《北宋振兴攻略

“这将门没了,基层军官也就没了。毕竟不是谁都从小耳闻目染,熟读兵书,连小时候都是做军阵推演的。”&p&

“少保临行前,把种家遗录写好了,朕欲办一所军校。以历代兵书和这种家遗录为主。专门培养基层军官。选拔军伍中的士尉一级将官,到军校进修,以补充军阵之不足。”赵桓又掏出一份种家遗录来。&p&

有些人做事,总是想在别人前面。&p&

“大宋能有少保这等臣子,乃是大宋之幸啊。”李纲连连感慨。&p&

赵桓点头,说道:“还有一事,有宋以来,历代都防备武官做大。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我大宋中央直属禁军疲弱不堪。才会对边臣如此防范。朕欲组建天子亲军,以震慑四方。”&p&

李纲俯首,说道:“官家鞭辟入里,大宋无田制,不禁土地交易。地主无数。失地的农民也越来愈多,为了安抚,不得不设置三十四路军路,收拢流民,防止祸乱。”&p&

“防住了吗”赵桓嗤笑了一声问道。&p&

“自大宋太祖皇帝以来,一百六十年的时间里,四百七十余起流民起事!仅仅最近这二十六年,就有一百多起!这还是攻破州府郡县才会通传四方的流民起事!”&p&

“禁军收拢流民,黥面分配,人人称作贼配军,也没见多大的效果。”赵桓叹气的说道。&p&

大宋的百姓很苦,赵桓已经在河东路和关中地区,见了足够多的惨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了他最关注的要点。&p&

“禁军收束流民的做法,已经无法完成它的使命,朕欲解散配军,均田后成为农民。河东路和关中效果目前还是极好的。”赵桓说道。&p&

李纲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官家,河东关中,都是兵灾,地主都跑的无影无踪。京畿路和河北东西两路,也可推行,地主也跑了。”&p&

“但是其他路,官家暂时还不能动。无十万雄兵,不可轻动。”&p&

“你和少保的观点是一致的。有威慑天下之雄兵,方能全面推行均田。”赵桓点头。&p&

李纲和种师道的想法是一致的,当初种师道交给他新兵制的时候,就再三强调无五万飞军不可轻易推行新兵制。&p&

赵桓也知道自己选了个什么路出来,需要面对的是怎样的考验。&p&

“军器监在汴京城外重建,那军校就建设在汴京城内吧,每日拉练,涨涨大宋的武德。”&p&

“至于新军军营,就建在河内府吧。那里依山傍水,地形复杂,适合做军卒训练。”&p&

“全国征兵,适龄青年都需要被征召。各路组织选拔青年,择优秀青年,前往河内府新军营。”&p&

“朕不管他们怎么选出来的青年俊才,若是连新兵训练都无法通过。则主管此事的宣抚使,连降三级,滚琼州和喝西北风去!”&p&

赵桓想了想说道:“昭告天下,就说通过新兵训练,可均田十亩地。”&p&

“十亩会不会太多了些”李纲问道。&p&

十万人的新军,那就是百万亩的田地,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p&

“哪里养得起十万新军啊,有三万朕就心满意足了。”赵桓摇头,李纲误会了自己的新军的含义。&p&

他这个新军,是能够在山地里日行百里的那种精兵悍卒,是飞军。&p&

可不是日行十里休息一次的禁军。&p&

养精锐,需要花的钱,可比废物要多得多了!&p&

“这军校和新军可有名字”李刚略有疑惑的问道。&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