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17(1 / 2)

作品:《倾余生

上自己备的。

看来那些传闻是真的,这位麒麟才子果然是皇上的心腹谋士,备受宠信的那种。皇上都登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还做得这么足,可见将来还要重用此人。

这么想着,易公公赶忙恭恭敬敬地将苏哲领了进去。心中十分好奇,不知皇帝和这种白身无职的民间名士是怎么相处的。可惜苏哲叩拜为起,他和御书房所有的宫人就被皇上摆手屏退了,还是不听召唤不得擅入那种。

苏哲没呆太久便出宫了,皇上在御书房多留了一会儿,宣了吏部尚书和中书令来,下达了册封苏哲的旨意后,这新朝的第一天就算平静无波地结束了。

第二天除了没再宣召客卿入宫之外,几乎是第一天的翻版。新皇在天不亮的时候起身,习武一个时辰,用早膳,去慈宁宫请安,回养居殿看折子看文书,用午膳,继续看折子看文书,用晚膳,接着看折子看文书。整整一天,养居殿安静得落针可闻。虽然皇帝压根没分心抬眼关注过片刻周围的情形,但往来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不自觉地放轻脚步屏住呼吸。易盛屡次想要劝皇帝休息片刻,用点果点之类,但看着年轻天子眉心间犹如刻上去的纹路,硬是没敢上去嗦。直到亥时过半,易盛正在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上前劝陛下就寝了,就见皇帝心有灵犀地抬眼看了看屋角的漏壶,放下文书站起身,自动自觉地洗洗睡了。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时日一天天过得飞快,易公公前朝后宫的伴了几个月的圣驾,得出个结论

今上表现出的克勤克俭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不好说,但起码可以肯定他目前如今眼下对后宫中那些饮食起居的鸡毛蒜皮是不在意的。不在意一日三餐吃什么,不在意什么时辰点什么香,不在意哪个小宫女更俊秀哪个小太监更伶俐,他甚至不在意自己的后宫空得不成体统。

因为他实在太忙。新旧更迭,本就千头万绪,再加上大梁刚刚经过一场席卷四境的战火洗礼,虽然大获全胜得堪称迅捷,但战后那许多手尾易盛光是立在皇帝身后半懂不懂的听都听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理解肉体凡胎的活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处理操心这么多事。

幸好以中书舍人苏哲为首的一班臣子十分得用,能献策能出力,才没让皇上刚登基就累出个好歹来。

没错,以苏舍人为首。

苏舍人虽然只是个五品,在常在御书房议事的一干重臣中算是品级最低的,但谁也不敢因此而低看他一眼。毕竟哪怕是三公九卿,时常蒙召单独入对,隔三差五就留在宫中用膳这种殊荣也不是个个都享受过的。

而易公公作为天子的贴身内侍,看到的知道的东西比旁人更多一些,因此也比谁都确信,当朝第一宠臣非苏大人莫属。

皇上待他不仅仅是信任倚重,完全可以称得上关怀备至,有时周到得……简直有些琐碎了。

就拿跟在皇上身边伺候的一众宫人来说,这几个月下来对皇上本人的喜好没多少深刻的了解,但对苏大人爱喝什么茶,爱吃什么菜倒是很有心得了。

而且皇上宁可自己穿单衣还热得额头见汗,也绝不肯让体弱的苏大人受一点寒。

这样的恩宠,真是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但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听说苏大人当年身患沉珂还进京匡助今上,为他下过大狱上过前线,还险险死在战场上。如今入了朝,也算是鞠躬尽瘁,是不是真有麒麟之才易盛不敢说,不过单凭人家能拿出六万银子来赈济灾民,易公公就觉得皇上偏宠他一些是应该的。

所以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傍晚,皇上再一次留苏大人在宫中用晚膳,还把人带回了养居殿,易盛本来一点都不意外。

甚至皇上传了酒,又照例屏退了宫人,易盛依然不觉得意外。苏大人是皇上故旧心腹,两人议事时屏退下人早不是一次两次了。何况此时皇上操劳了一天,就算没什么秘事要议,单是君臣对饮,想必也愿意放松一点随意一点,不喜欢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所以易公公打点好一切就安安心心地领人退了出去,袖着手站在殿前檐下看雨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