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90(1 / 2)

作品:《倾余生

家那两个苦命的儿媳,又自责得很……”她说到这声音微哽,几个夫人连忙劝“太后节哀”。太后拿手帕按按眼角,接着唏嘘道:“皇帝昨日跟我说,这些事总是宁可信其有,谁家的女儿不是捧在手心中当宝贝养大的,万一入了宫又有个好歹,叫他心中怎么过意得去?”

说到这太后抬眼看看几位夫人,摆手止住她们开口:“实话同你们说,当年南楚送公主来和亲,先帝本也是属意他的。可是礼天监算过说八字不合。哀家前些日子又将礼天监正请来问了问,他虽然不敢明言,但恐怕那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

她抬手揉揉额角:“皇帝的意思,立后这事就暂时不提了。你们也知他的脾气,他从小认定了的事情,就是哀家这做娘的也劝不转来。何况说句不识大体的话,哀家也实在不忍心自己儿子再经受一次丧妻之痛不提就不提了吧,横竖他如今忙政事忙得连觉都睡不好,也没空管后宫。”

太后话说到这个地步,那几位夫人除了说几句干巴巴的劝解的话然后告辞,还能做什么?

再过一段时日,萧景琰忽然在朝上提出,他虽暂时无意立后纳妃,但皇储毕竟是社稷之大事,总要早些准备起来才好。他思忖良久,决定选萧家宗室中适龄的子弟当做皇子教导培养,将来时机成熟了,便从中择贤而立之。当然入宫之事全凭各家自愿,并不强求。

又道有感于前朝党争之祸,将来就算他自己有了子嗣,也会同宗亲的子弟的放在一处一视同仁的教养“立储君时朕只量才品德,不管他是不是朕的儿子。”

群臣目瞪口呆,一时都不知该如何作答。鸦雀无声中就见一向低调沉默的中书舍人苏哲整衣出班,将皇帝的这一决策大大称颂了一番,说子曾经曰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举正合了圣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微言大义,夸“陛下胸怀堪比夏禹商汤”,“大梁有明君如此,大同盛世可期”云云。

萧景琰面露微笑:“爱卿可将朕夸得太过了。爱卿既觉得这法子可行,就帮朕参详参详吧朕想东宫偌大的地方空置着,未虚耗人力物力,不如就拿来做众宗室子弟们学习的地方,你看如何?”

梅长苏躬了躬身:“陛下圣明。东宫与禁宫相距很近,也方便皇上前去探看。依臣之见,还可以效仿民间书院,定下统一的规矩章程,入学者皆一视同仁,不管身份高低,只依章程陟罚臧否。”

萧景琰眉梢一挑:“朕倒不知民间书院是怎么个光景,听着倒是很合理。等会儿散朝后苏卿跟朕详细讲讲。”

他二人你来我往的一番造作,殿上其他人愣愣听了一会儿也相继回神,默然掂掇了片刻后,家有适龄子弟的宗室们心思首先就活络了,虽然“自己孩子有朝一日会当上太子”这种念头不敢多想,但孩子在皇上身边长大,将来的前途怎么也更有保障不是?

其余臣子纵使觉得将宗室子弟集合起来教养从中选择储君的做法有些……标新立异,但说到底是萧家的江山,宗室也都是萧家的子弟,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传位于侄儿、堂弟的先例。

何况听皇上和苏舍人的对答,显然是主意已定,今天并不是来征求他们意见的,所以何必冒着触怒天颜的风险跳出来反对质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