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83(2 / 2)

作品:《倾余生

琴声铮然中,梅长苏悄声抱怨萧景琰:“这次随蒙大哥回京的将领中本有几个交好的,今天原要邀他们一起,谁知陛下非要来凑热闹。”

萧景琰不满,皱眉瞪他:“我与你交情不够好吗?凭什么让他们来不让我来?”

梅长苏惊讶于一国之君居然说出这样无理取闹的话来,忍不住侧目而视,萧景琰兀自不依不饶,委屈嘟囔:“我也好久没和你同席了……”

梅长苏看看面前空了的酒壶,这才明白国君恐怕是酒喝得急了,有点上头,实不宜在此时和他讲理分证,赶紧替他盛了碗汤哄道:“我又没说不想你来。”

萧景琰这才转嗔为喜,端起汤两口饮尽,投桃报李地给梅长苏夹菜,悄悄问:“这个你能吃吧?横竖晏大夫不在,偷偷吃一口。”

他二人交头接耳地喁喁低语,不提防蒙挚在一旁看着咧嘴直笑,席中众人顺着蒙挚的目光,也都互相递着眼色偷笑起来。

宫羽素手一划,指下琴音由高而低,由刚转柔,一曲《贺新郎》洋洋洒洒地流泻而出。蔺晨正端着酒凑到嘴边,“哈”地笑出声来,酒杯拐了个弯对着梅长苏遥遥一举。下属中有几个粗通音律的也都反应过来,跟着起哄举杯。

梅长苏正对着萧景琰缅怀浔阳附近某个小县城中郑大伯的路边摊*,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宫羽在弹什么,而众人又在闹什么,顿时面红耳赤,冷冷一眼横过去,下属们尽皆低头噤声。宫羽噗嗤一笑换了支欢快的曲子,萧景琰浑然不觉,只是对梅长苏口中的江湖悠然神往,遗憾道:“浔阳我当年带兵也曾路过一次,却不知道有这般奇人。”

梅长苏回瞪着下属们的目光对他微笑:“今后有机会带你同去。”

***************************************

几日后兵部吏部呈上封赏名单,苏哲竟赫然又在其上。萧景琰翻了翻,笑道:“苏卿朕已先行论功行赏,封了他中书舍人,怎么两位爱卿觉得不够吗?”

两位尚书皆是快成的老臣,焉不知皇上这绝不是嫌他们多写了苏哲之名,而是要借他们之口解释给殿上的群臣听,于是一齐躬身道:“陛下圣裁,臣等岂敢妄言?只是归来的将士们都极口称赞苏大人,说大渝之战能胜得如此漂亮全靠了他的谋略,实在功不可没,故此不敢略了他的名字。”

萧景琰微笑:“你们当着蒙将军说这等话,也不怕他恼?”

蒙挚立刻出班行礼:“陛下说笑了。两位大人所言不虚,臣和人打架斗狠行,带兵布阵可全不在行。若不是苏先生处处运筹帷幄料敌机先,单靠臣的话……”他说到这摊手摇头,萧景琰很给面子的笑了,其余人赶紧跟着笑,一时殿上和乐融融。

蒙挚又道:“陛下不信的话,只管问问其他将领,苏先生的能耐他们都是亲身领教过的,绝不是臣夸大其词。”

北境回来的另几个将领便纷纷七嘴八舌地附和,说苏先生用兵如神,有诸葛孔明之才云云。

其实这类言论九鞍山誉王谋反之后朝臣们就听过不少。只是九安山之事涉及天家父子相残,当时先帝还被气病了,大家谈论起来难有所顾忌,多数都只是为恭维太子而提及。

但这次就全然不同了,这次是抗击外侮,无论怎么称颂都不为过。归来的将士们毫无顾忌,在兵部吏部的人面前将监军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他们是真心感佩梅长苏的,不单因为他谋略过人,还因为都亲眼看着他自到了北境身体就十分虚弱,最后几日连站都站不起来了,还倚坐在营帐中的硬板床上看战报、看舆图,一边咳嗽一边气若游丝地与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