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64(2 / 2)

作品:《倾余生

所有的委屈和痛楚已在梅长苏面前哭尽,此刻萧景琰面对母亲十分平静:“您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静妃微微点头:“景琰,别怪母妃……”

“孩儿岂敢怪母妃,”萧景琰慢慢走过去,跪在母亲膝前,“但求母妃也别怪孩儿……明知他身有寒疾,还让他去北境……”

静妃微笑:“这想必也是他的意思?母妃早知道的,你们两个孩子……都是这么……”说到这她难以为继,笑容未敛,泪水已直滚下来。

萧景琰垂头跪着一语不发。半晌之后,静妃拭了拭泪,叹道:“母妃知道你近日事忙,这就去吧。”顿了片刻声音微颤着续道:“替我跟小殊说……万事小心。”

萧景琰的头颅千斤重一般点下去,随即告辞而出。他身后静妃静静坐在那,刚刚擦干的泪水犹如开了闸般又不停流下。

今天见面她本想劝慰儿子几句的。可看到他之后却全不知该怎么相劝。

不能劝他拦着小殊不让他去,因为这两个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是怎样的性情,有着怎样的理想与信念,她比谁都更清楚。她不能用母亲的眼泪去强逼他们,要他们为了自己的安乐不理边境数万百姓的疾苦;

可她同样没法拿类似的大道理去劝景琰不要伤心难过。

刀割在谁身上谁知道疼。

几万条命与一条命相比,自然是前者重后者轻。

可若是这一条命是你至亲至爱之人,若是他的死会令你痛不欲生,你还能选得如此干脆果决?

有多少牺牲了自己亲爱之人来拯救众生之人,会暗暗希望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从不曾被这悲壮伟大的命运选中,能碌碌无为又平静安稳的跟亲人恋人过一辈子?

静妃不知道答案。她只知道她自己是痛的,还忍不住有些怨愤为何他们受了那么多苦,刚刚在一起还没开怀几天就又遇到这种事?因此她没办法去劝儿子不心痛不难过。

她唯有祈祷苍天垂怜,让小殊这一次,也能活着回来。

第三十四章

萧景琰在大军出发之前带着梅长苏又悄悄去了一趟林氏宗祠。

这一次他没有跟着进去,只是掩上了门守在外头,让他痛快尽情地哭一场。

苏哲要做监军远赴北境战场的消息随着旨意传遍了京城,上至公卿王侯,下至贩夫走卒,一夕之间谈论的全是这个“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的麒麟才子。虽然任何年月任何情况下总有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酸唧唧地说些类似“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类的话,但绝大多数人是持赞赏乃至敬佩的态度的。

曾经在九安山共患难的臣子和将士们就更加如是。苏先生面对叛军指挥若定的风姿犹在眼前,如今他又要亲赴最险恶的战场为大梁拒敌,这样的胆识气度,这样的忠义大节,怎不叫人感佩无地?

梅长苏忙于准备出征,全不知他在朝野间已名声鹊起,声望日隆。

到了出发的前一天,宫中忽然传出皇帝中风瘫痪的消息。据说是摔了一跤后,便口眼歪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