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409(2 / 2)

作品:《红楼之开国风云

林靖何其机敏,若是以往他兴许不知何先生话中意,但,自从沉了段钦差,得了段钦差那些个机密,林靖就明白,淮扬之所以倭患极轻,那是因为,淮扬很有几家与倭匪私通的大商贾。如霍东家,这便是妥妥的淮扬出来的大商家。正因为与倭匪私下贸易顺遂,那一块的商贾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与物资,他们也不一定非要岸上抢去。相对的,浙闽二人之所以倭患严重,很悲哀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浙闽与倭匪私通的大商贾比较少,当真是经不上淮扬那边儿的数量。当然,这与三地之间的经济差别也是有极大关系的。所以,来浙闽的倭匪就比较分散,多是些势力有限的小倭匪团体。这也很好解释,肉总要留给大户吃的,余下的,能喝汤的喝些汤,连汤都没的喝的,只好上岸抢了。

到最后,朝廷对于倭匪忍无可忍,方令浙闽一体抗倭。

禁海令,便是章总督在任时提出来的。

要知道,禁海令的辐射范围,只要在浙闽。

因着章总督尚算能臣,在他的主持下,浙闽硬生生的稳住了局势。虽则浙闽损失不小,可倭匪也没占得什么便宜。

但,淮扬与浙闽,这完全两码事啊!

就是在何先生看来,如淮扬那般倭患极少的地界儿,根本没必要实行禁海令。别个不说,禁海令一出,多少靠海为生的渔民就没了生计哪。

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何先生更为担忧的是,此禁海令一出,若是淮扬巨贾与倭匪贸易这条暗线被郑总督生生切断,那么,利益的驱使下,淮扬还不知会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而淮扬,它是生是死,难道真与浙闽无关?

与闽地离得还远,但,淮扬紧邻浙地!

何先生一念及此,简直是半刻也在泉州府呆不住了,何先生起身道,“我立刻回杭城!”

林靖道,“我为先生准备车马。”何先生远道而来,人还好说,马却是乏倦的,这会儿往杭城赶,自然要换新马。

何先生都未在泉州府住上一夜,当天下午便折返杭城。

孔巡抚谢知府都知晓了何先生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消息,二人都不是笨人,心下皆是暗道:必是有大事!遂派人往将军府打听不提。

徒小四、小牛子这里,徒小三也与他们道,“江南又要不太平,赶紧拾一二,你们明儿也走吧。”

徒小四连忙问,“有啥不太平?哥,那我留下随你打上一两场仗再回,你也有个臂膀。”

徒小三道,“不是咱们这里打仗,怕是淮扬要不太平,你们这会儿不走,以后怕是想走我也不能放心了。”

见不是他哥这里要打仗,徒小四也就不再坚持留下来了。第二日,备好车马货物,这二人也带着属下回了关外。

孔谢二人尚未自将军府打听出到底是出了何事,淮扬临海三个城镇一日之内遭受倭匪突袭,境况惨绝人寰。甚至,倭匪一路横行,直待江宁镇,方被阻住脚步。倘不是江宁镇宁死守城,说不得倭匪就要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