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我要做皇帝第91部分阅读(1 / 2)

作品:《我要做皇帝

昵的抱起这个小家伙,关切的问道:“在临江国,小七受苦了”

神色之中满是关心爱护和怜宠,不知情的人见了,怕是会以为。刘彻与刘彭祖乃是感情甚笃,非常亲密的兄弟

但是,实际上。刘彻记得非常清楚。

刘彭祖之所以被发落到了临江国,刘彻起码要记一大功

要不是刘彻横插一杆子,把刘阏从临江国解放出来,刘彭祖是怎么也不可能沦落到临江为王的

只是,这世界就是这样,昨天的敌人,可能就是明天的朋友。

刘彻为了释放自己的善意,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了

他放下刘彭祖后,拍拍手。王道立刻就领着十几个宦官抬着许多木箱子出来。

刘彻看着那些木箱子,轻声道:“小七啊。太子兄长没别的送你的,这些书就当是兄长给你的礼物罢”

一个宦官捧着一份帛书。呈递到刘彭祖跟前。

刘彭祖呆呆的接过来,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书名,然后将之转交给自己的太傅。

刘彭祖的王太傅叫张胜。

这个人与贾姬的大兄是同窗,当过贾府的客卿,后来被贾姬的家人举荐为官,当过某郡的郡尉,刘彭祖封王后,贾姬特地托关系,拜其为王太傅。

因而,这人实际上,掌管着刘彭祖目前的一切政务与交际。

在前世,刘彭祖也是在张胜的谆谆教导下,才成了那个难缠的赵王

因而,这张胜,可算的上是一个人才了

刘彭祖年纪小,不懂事,更不谙政事,但张胜哪能不知

看着帛书上密密麻麻的书籍名单,张胜立刻就知道了,太子这是在拉拢贾姬一系,而且是下了血本了

当今天下,千金难求一书

许多先贤的典籍,在这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圈子内的私藏

即使贵为诸侯王,也未必能读到

尤其是那些涉及政治经济的书,便是天子,也不敢拍胸脯说,石渠阁里都有

对于刘彭祖这样年纪的诸侯王来说,这些书比黄金更重,比田地更珍贵

最重要的是,这表露出来了,太子的一个意图假如太子不是觉得临江王可堪造化,怎会送书

作为一个王太傅,张胜很清楚,此时应该做什么。

他立刻拉着刘彭祖对刘彻大礼拜道:“家上厚爱,臣代临江王谢恩”

刘彻自是笑着连忙拉起来,道:“孤自幼独爱小七,小七能得到卿这等大才教诲,孤也就安心了,这些书,卿带回去,好生教导”

这话就是骗鬼了

刘彭祖和他弟弟刘胜,刘彻前后两辈子加起来,说过的话都没超过一百句

只是,谁能作证

张胜不明所以,还以为太子真的以前跟自家王上感情甚笃,带着刘彭祖又是千恩万谢。

别的不说,此番觐见太子,能得到太子这个态度,就已经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张胜带着刘彭祖,辞别太子宫,回到未央宫,见了贾姬,贾姬自然问起今日太子召见的事情。

张胜带着喜气,将经过说了一遍,然后道:“夫人,臣窃以为,家上既然如此看重王上,想必此番封国之事有望”

诸王回京,各自的王太傅和丞相以及各自的外戚家族,都是八仙过海,谁都明白,自家的荣华富贵,可能就在此一搏了。

而主持此事的太子,意见与倾向,自然也很重要

张胜要求不高,只要王上能得到一个比临江好的封国,然后,过个几年,他这个王太傅稍微运作一下,就可以用辅佐有功的名义,混个关内侯甚至彻侯了

大丈夫生于世,封侯拜相,余生足矣

但贾姬听完,心中却是镜子一样敞亮

这位太子,跟他的父皇一样,都是心性凉薄之辈。

外人或许不清楚,但她这深宫妃嫔,这一年来冷眼旁观,却是看的太仔细了

旁的不说,单单就一条毫不留情的将粟氏外戚给一脚提出朝局,就能看出来,这位太子,根本就是个六亲不认的主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贾姬只是瞬间就明白了刘彻的意思。

她嘿嘿一笑。

坦然接受了刘彻的邀请。

只要是能打击程姬的事情,亏本她也愿意

更何况,这事情还是给她的两个儿子谋福利

于是,贾姬站起来,对左右吩咐道:“来人,为本宫更衣沐浴,本宫要去淑房殿给皇后问安”

后宫妃嫔,自然不可能去跟成年的太子会面,更别说交易了。

于是,皇后薄氏就成了中间的桥梁。

且,贾姬与程姬斗了这么多年,自然清楚,程姬根本不是个省油的灯,她也得好好的找些帮手,不然的话,真对付不了程姬的枕头风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节 诸王议政1

丁亥年,正月壬午。

赵王刘遂终于蹭到了长安。

因为刘遂至今为止,依然是赵王,朝廷也没有宣布刘遂有罪,是以,一切礼仪规格和待遇,都与其他诸侯王入京没有区别。

宗正刘礼亲自在长安城外,迎接的刘遂。

这就与后世天朝,某大员只要还没有被双开,那再怎么样,官方通报中还是会以同志相称一样的道理

只是也就仅次而已。

刘遂一到长安,就立即被保护了起来。

赵王在长安的王邸外面,密密麻麻,全是卫兵,就是刘彻这个太子,没有天子许可,也接近不了。

刘遂刚刚被保护起来,刘彻立即就得到了自家老爹的通知,要他即刻前往温室殿面圣。

前来传旨的宦官在宣读完旨意后,找了个机会,压低声音,对刘彻笑道:“殿下,奴婢赵统”一边说,他一脸掐媚的看着刘彻,满脸的奴颜婢膝。

这已是最近十天,刘彻遇到的第七位主动示好投靠的宦官了。

“看样子老爹的身体,确实问题很严重”刘彻心中想着,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因为他拿不住,这究竟是这些宦官们自作主张,见风使舵,想要早些选好下一个效忠对象,还是皇帝老爹在故布疑阵。

对于自家老爹,刘彻从来不惮以最高标准来审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已经不需要冒险了。

若非必要,他宁愿求稳,而不愿意剑走偏锋。去碰一些可能的雷区。

假如他还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皇子,这会。还管什么忌讳不忌讳

当然,对于这些主动示好的宦官。刘彻也不能板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

相反,还得做出一定程度的厚遇。

不然,这帮家伙,成事或许不足,但败坏你的大事,绝对有能力

后来小猪的太子刘据身陷巫蛊之祸,最终兵败生死。宦官们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关键作用

所谓三人成虎,大抵如此

是以,刘彻只是略一愣神,立即就回以笑容,道:“原来是赵公啊呀,赵公侍候父皇辛苦了,辛苦了”

说着,王道立刻就识趣的走上前来,拉着这个宦官的手,亲热的走下去。攀谈起来。

其中,塞红包,给贿赂。甚至许以空头支票这样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然而,绝对不会有跟之前章德那样露骨的承诺和许诺

看着那个宦官与王道下去,刘彻一边整束服饰,一边在心中思索着。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皇帝老爹的身体,实际上,并不如他自己说的那么乐观。

“淳于意。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刘彻在心中想道。

这是一个很显然的信号

当然,也有可能是皇帝老爹在演戏。

只是。这样的可能性太小了

几乎不会有皇帝会拿自己的身体健康来开玩笑,做陷阱。

身为天子。何须行此险计

这就好比某人放着飞机大炮不用,非要跟非洲黑叔叔玩肉搏,有这么脑残的人吗

皇帝真要对付谁,完全不需要证据

前世,皇帝老爹废刘荣,杀粟氏满门,逐周亚夫,有需要什么罪证和证据吗

吾不用也

足矣

“话虽这样说”一念至此,刘彻在心中道:“我还是小心点为好九十九步都走了,就差这临门一脚,何必冒险”

带着这样的心理,刘彻乘上马车,来到了未央宫。

刚一到未央宫,刘彻就发现,今天的未央宫还真是热闹。

他的兄弟们,在长安的几乎都来了

甚至就连刚满三岁的刘彘也在其乳母金氏的陪伴下,在温室殿外玩耍。

说起来,小猪这位乳母,也是个人才

刘彻就记得前世小猪登基后,这位金氏,仗着自己乃是天子乳母,其家族在长安,横行霸道,无人可制,便是廷尉,也无可奈何,不知道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最后,还是惹了众怒,案子闹到小猪面前,即使如此,小猪也不曾对金氏有所惩处,虽然世人都说是东方朔从中转圜,但,刘彻知道,假如不是小猪心里本就不想治金氏之罪,便是十个东方朔,也别想救下金氏。

不信的话,你看看窦婴的下场

窦婴对小猪不可谓恩情深重了吧

既是真是矫诏之罪,也大可不必腰斩

学一学太宗孝文皇帝释张武有那么难吗

基本退一万步,将相不辱的传统在哪里摆着,你给他一个不流血而死的荣誉真个不行吗

心里这么想着,刘彻的脸上却是笑意吟吟的迎上前去。

身为太子兄长,这表面上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得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就在前些天,皇帝老爹终于下诏,夺去刘彘生母王娡一切封号,废为庶人,迁居掖庭。

便是王娡的妹妹王儿驹,也落了个罚俸一年的处罚,就这,还是念在她刚刚为皇帝剩下幼子刘越的份上。

曾经在后宫如日中天的王家姐妹,迅速成为了冷宫一员。

这让刘彻安心了很多。

对于刘彻来说王娡姐妹已经得到惩罚,那么,刘彘刘越,自然要亲切对待,甚至,刘彻可能还得对刘彘刘越有所偏袒和照顾。

这是太子的责任,也是太子的牌坊

一如当年先帝对待淮南厉王一般,刘彘刘越,只要不谋反,便是把天给捅了个窟窿,刘彻也得兜着

不然的话,这舆论物议,嘿嘿,肯定把刘彻黑成一个无情无义冷酷无情的暴君

抱着刘彘逗弄了一会,温室殿门口,就热闹了起来。

刘彻自己的胞兄刘荣以及胞弟刘阏,乘车自北门而来。

程姬三子,刘余刘非刘端,自南门步行而至。

贾姬两子刘彭祖与刘胜则在各自的太傅陪同下,携手自西门而来。

除了那个倒霉的或者说幸运的长沙王刘发留在封国没能来到长安外,其他兄弟,基本已经汇聚一堂。

这大概是诸子封王后,最大的一次也可能是最齐全的一次聚会了。

刘彻看着这些兄弟们,心里面已经知道,今天老爹叫他来干嘛了

很简单

磨刀霍霍向刘遂

按照汉家制度,能定诸侯王罪状,最公平最公正的方式,叫诸王议政。

譬如,前世小猪议江都王刘建的罪状以及后来议燕王刘定国之罪,都是召集诸王,各抒己见,搞的像后世天朝开两会一样。

实际上也跟天朝两会一样

诸侯王们鼓掌欢迎,大会胜利召开,在既定的议题范围内,按照皇帝的意思,议论某个事情,然后大会胜利闭幕,倒霉的诸侯王死有余辜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节 诸王议政3

刘彻听着刘荣的话,心中古井不波。

甚至就是刘荣回头的那一眼,刘彻也没什么表示。

刘荣的行为,在刘彻眼中,幼稚无比

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个智障,脑残

好端端的,竟然提及赵幽王

简直是

刘荣以前的宗室教育课,难道都是用屁股在听吗

赵幽王刘友,那可是汉室悲情主意教育中的一张王牌,是朝廷用来标榜,假如刘家不团结,就会怎样怎样的一面旗帜

即使只是出于刘氏的颜面考虑,幽王子嗣,也是有着类似两少一宽的待遇的。

更何况,民间对于刘友遭遇同情的人,一抓一大把。

正因为如此,先帝时,才会对刘遂种种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加强了监管力度。

刘荣此刻提及幽王刘友,还口口声声的对刘遂喊打喊杀,假如按照他说的办,朝廷就是自己抽自己耳光了

这就跟后世天朝,人大会议上,刚喊完学习xx同志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回头xx同志就被双开了一样讽刺

只能说,刘荣还是太年轻了

假如他稍微用点脑子思考一下,都不至于会犯下如此错误

刘彻神色微微一凝,站起身来,出列拜道:“启禀父皇,小子以为,赵王固然大逆无道,不配为人臣,只是,今日议政,只儿臣兄弟在,儿臣以为,此事。还是最好先发文,将赵王罪行,密报给齐王燕王代王衡山王等宗室元老知晓比较好”

“尤其是燕王”刘彻恭身道:“燕王最长。如此大事,还是须得请燕王来议一议。说说看法,不然,天下人难免会说,我等兄弟,私相授受”

刘彻说的,其实就废话。

但却是相当有道理的废话

自从刘彻的那位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在即位问题上玩了一次学习古人三让天下后,这天下大政,一直就有着一个三次请示的潜规则。

譬如。当年,群臣议淮南厉王刘长之罪。

元老大臣三次上奏,请论刘长如法,太宗孝文皇帝前两次都是回复:朕不忍致法于王,群臣再议之

到第三次,才找了个台阶,将刘长发配临邛,监禁居住。

又如刘彻的这个太子位,也是群臣三次请立,蚤建太子。天子推辞两次,第三次,才勉为其难的考虑到天下苍生。册立刘彻。

像致法一国之君这样的大事,当然也是摆足架子,做足姿态,告诉天下人实在不是朕无情,完全是宗室诸侯大臣一致决定朕固争之而不得无奈挥泪斩马谡

这里面的弯弯绕看着复杂,但其实,目的很简单。

愚民而已

聪明人,读书人,自然一眼能看出这里面的猫腻。但广大农民伯伯,不识字的下层阶级。看不懂啊

而在中国,不管用什么办法。愚弄也好,收买也罢,只要能稳住代表了占据绝大多数的农民,那么,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再怎么蹦跶,也蹦跶不出个什么花样来

刘氏,对这一点,从来就有着无比清醒的认知。

即使是后来那只完全没什么演技的小猪,当了皇帝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将这一点做的很好

所以,小猪尽管把国家经济搞的一塌糊涂,地主商人阶级怨声载道。

但,总的来说,国家相对稳定,社会秩序相对平安。

到了晚年,一纸罪己诏,居然就将人心收拾回来了

这换了其他任何朝代,都可以堪称奇迹。

但在汉室,这样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

天子刘启听了刘彻的话,眼前一亮,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罕见的笑容,为刘彻这个继承人的反应灵敏而欣慰。

尤其是,刘彻提议,要请燕王也来议一议。

这个提议,在刘启看来,简直是完美

原因很简单。

燕王刘泽自从去岁冬十月以来,就已经是个奄奄一息的将死之人了。

现在的燕国王室上上下下,都只想着一件事情老头子到底什么时候死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国上下,跪舔长安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唧唧歪歪其他的事情

是以,吴王刘濞当初派去燕国联络的使者,甚至连燕国王室的面,都不曾见到。

对燕国来说,头等大事,就是权力的交接。

实在没闲工夫去搀和别的事情。

于是,天子刘启,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然后郑重其事的道:“诸王所言皆有道理,只是,赵王虽然无道,然其终归乃是宗室骨肉,且,其乃幽王独嗣,朕不忍致法于王,其下齐王燕王代王衡山王,议之”

天子这话一出口,刘非的脸色顿时就变得煞白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他入主的梦,变得有些遥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