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名门艳旅第224部分阅读(2 / 2)

作品:《名门艳旅

六郎如约来到端午节灯会。

周雅芙颇有些兴奋地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树上,水面到处都有各种灯光,将金陵城装扮地如同不夜城一般。他心道原来端午节灯会是这么热闹的,自己这十六年居然一次都没有来逛的,真是可惜了

身边一个普通打扮的中年男子站在周雅芙身边,苦着脸说道:“小少爷,我们还是早点回去吧,如果让老爷知道了,小人免不了要受责罚了。”

周雅芙头也不回,说道:“齐伯不必担心,过一会我们就回去,这还是我第一次逛端午节灯会呢再说,有齐伯保护我,一定不会有事的,到时候爹那就由我亲自解释好了”

被称为齐伯的中年男子无奈地摇摇头,只能由着这任性的小少爷去了,自己只好在一边悉心保护,可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每年的端午节灯会都是女子出来最多的时候,她们当中可能一年也没有几次机会能走出深闺,现在自然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莺莺燕燕或好奇地四下观望灯会美景,或偷偷含羞地观察有哪些俊俏后生,眼下女子的地位虽然不像宋代理血出现之后那么低下,但其实也好不到多少,尤其是现在处于诸国混战的时期,女子太过抛头露面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所以她们大多平时都不出门,因此一有机会出来,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寻找自己中意之人。周雅芙相貌俊秀,自然引起很多小姐闺秀们的兴趣,不时地周雅芙这边瞟来,目光含羞却又大胆,周雅芙以前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不禁俏脸发红。

时间已近酉时头,差不多到了跟六公子约定的时间了,周雅芙站在乌衣巷口张望,游人熙熙攘攘,却还没有见到六公子的身影。

这家伙自命风流,自制力肯定很差,不会趁着灯会跟哪家小姐勾搭上了吧,周雅芙脑子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自己的脸微微一红,自己怎么会想这些问题

忽然他在人群中看到六公子的身影,这家伙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惹得周围的女子娇嗔,男子叫骂,看来自己刚才的猜测就算不中亦不远也,不禁微感气恼。不过看他发髻和衣衫凌乱,一脸苦笑无奈之色,看来这一路挤来也费了不少力气,周雅芙心下的气恼稍减。

六郎远远地也看到了巷口的周雅芙,连忙加快速度向这边走来,半晌才终于拜托人流,气喘吁吁地来到周雅芙面前,苦笑道:“抱歉周兄,在下其实是第一次来逛灯会,没想到人居然会这么多迟到了片刻,还请周兄原谅则个”

柴明歌看到周雅芙身边的中年男子,似乎想到什么,神情微微一动,不过马上控制住了,淡然站在六郎身后不说话。

周雅芙淡然说道:“无妨,我也才来了片刻而已。只不过陆兄,眼下人如此众多,我们该怎么赏灯呢”

六郎笑道:“这无妨,刚才在下没有注意,被挤进了人群中间,这才如此狼狈。其实我们只要不挤入人流之中,沿路边顺着人流走便可以了。走,周兄,在下早就在天然居定下一张桌子,咱们现在便朝天然居方向而行,顺道一路上看看店边的灯谜。以周兄之才,这些灯谜定难不倒你”六郎说着便要拉周雅芙的手一起前行。

周雅芙微微点头,先行走动,巧妙地避开六郎的手,微笑说道:“陆兄过谦了,以周兄的才情,小小灯谜定易如反掌,走吧,我们便一起去天然居”

六郎呵呵一笑收回了手,并没有在意,跟了上去。

金陵每年的端午节灯会能有如此规模,附近店铺酒架,秦楼楚馆都起了很大贡献的,每年的灯会,附近的店铺总会挂出精心编出的灯谜,提供丰厚的奖品来奖励猜中灯谜的人,引得游人络绎不绝。当然,那些才子和才女也有贡献,正因为他们的到来,才使得灯谜的互动性和精彩性提升了不少。

第584章

四人两前两后慢慢前行,见到挂出的灯谜就驻足片刻,也不刻意地去为了奖品而猜,有时候猜对了也不去跟店家讲,就这么说说笑笑地朝天然居走去。

“周兄,你看这条灯谜:西岭倚空高百尺,初凉早起人添衣。猜前唐名句。周兄猜猜会是哪句”六郎指着一条灯谜笑道。

周雅芙思虑了片刻,淡笑说道:“这又何难不过是一则拆字迷而已,空高百尺,百字去掉天空就是一个白字;初凉早起去早上的日字;西岭是一座山名,取山字;人添衣便是个依字,百尺的尺加上初凉的两点便是尽。合起来不就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么此灯谜谜面跳跃,不够紧凑,只能算是中品而已”

六郎抚掌笑道:“妙哉,周兄果然高才”

周雅芙轻笑一声说道:“该轮到陆兄了”他四下一望,指着一条灯谜笑道,“山头落日半轮明,打一个字,陆兄便猜这条吧”

六郎呵呵一笑,沉吟片刻,拍手笑道:“这也是一则拆字谜嘛山头两字取山中间的一竖,一竖加上个日字便是由,半轮明乃是取轮字的一半,也就是车字,两字组合便是个轴字了,看来周兄承让了,故意选了个简单的灯谜给在下。”

周雅芙和六郎一边说笑一边行走,对彼此的才情都非常欣赏,谈地颇为投机,不片刻来到了预定好位置的天然居。

天然居是秦淮河畔最为有名的一座酒楼,地处秦淮河边,高三层,在六朝名士所居的乌衣巷与秦淮画舫集中地之间,地理位置非常好,楼内主勺的乃是名厨,做出来的菜肴非常美味,据说天然居的后台乃是朝中大员,四周宵小地痞也不敢胡来,因此每日往来天然居的客人络绎不绝,尤其是今日,楼内加了很多桌椅都还是不够用,要不是六郎事先预约了一张桌子,那肯定是找不到地方坐的。

走进楼内,掌柜马上放下手头的事情呵呵迎了上来,笑着对六郎说道:“这位定是名满秦淮的六公子了,公子定的位置在三楼,请跟小的来”

六郎微笑着道谢,跟着上楼,不时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向他点头示意,六郎一一回礼,心下颇有些得意地想,看来本人在秦淮一带还真是有点名气了,否则今天楼内这么多人,这掌柜怎会放下手上工作来作陪

掌柜将六郎等人带到定好的位置之后,识趣地告辞离开,六郎和周雅芙临窗而坐,望向窗外不夜天的美景。

三楼临窗的位置一直是天然居最引以为豪的地方,秦淮河边的建筑,就数天然居最为高耸,坐在三楼,近可观夫子庙一带热闹的氛围,远可观秦淮河一带画舫林立的美景,每到夜晚,临窗远眺,确实有一种如入云端的舒适感。尤其今天是端午佳节,能看到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但当然,这等地方不是任何人都能到这里来赏景的,能到天然居三楼的客人,不仅需要有丰厚的银钱,而且还必须得是风雅之士,否则就算钱再多,最多也只能到二楼的雅间观景而已。

秦淮不夜天,只有在高处见过此景的人才能有如此深的感慨,观此景的最佳场所,除了远处的紫金山顶,便只有这天然居最为合适了,六郎和周雅芙都是第一次在天然居三楼赏景,对眼下热闹繁华的景色都称赞不已。

周雅芙微笑道:“陆兄上次在临仙舫未尽全力,今日此情此景,是否应该再作一首以为补偿呢”

六郎知道自己上次的事情瞒不过感觉敏锐的周雅芙,闻言呵呵一笑道:“看来周兄一直耿耿于怀,若是不作一首补偿的话周兄定不会放过在下了,也罢,我也不矫情,便来上一首吧。”

六郎低头望着街边美景,举起酒杯同周雅芙示意了一下,仰首一饮而尽,朗声念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念罢摇头失笑,看来自己这个盗版诗人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了,倒不是他想这样,只是眼前此情此情,除了辛弃疾的青玉案之外,别的词句都显得那么黯然失色,他忍不住就念了出来。

一首吟罢,整层楼都静悄悄地没有人声,就连楼上唱曲助兴的琴师也都忘了弹奏,不知是沉浸于东风夜放花千树的遐想,还是流连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之中。此词一出,连周雅芙身后那中年男子都不禁动容,更不用说周雅芙本人了,双目望向六郎的侧脸,目光显出一丝的痴迷之色,心下不禁自叹不如。要知道,他也是自视甚高的人,虽然欣赏六郎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迈,但也仅仅只是欣赏而已,他并不觉得自己比六公子差上多少,但是此词一出,他立刻知道,自己同六公子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众里寻她千百度,这个她究竟是谁呢周雅芙禁不住有些痴痴地想着。

牛首山位于金陵城南20里处,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牛首山是这一片丘陵区的统称,它包括牛首山祖唐山东西天幕岭隐龙山等大小诸多山头组成。而牛首山因其主峰乃是一对突出的双峰对峙恰似牛头上的一对角而得名,唐太宗年间,禅宗南宗创始人慧能便前来牛首山修行,是以牛首山便成了南宗的发祥地,山上的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都表现出其浓浓的佛教韵味。

虽是清晨时分,但通往牛首山道路上的人就开始渐渐多了起来,两道骑影远远地走了过来,马上坐着的赫然便是六郎和周雅芙。

自端午节灯会之后,六郎和周雅芙时常在临仙舫会面聊天,也熟络了不少,前日两人约定一同来牛首山踏青,六郎和张百年的关系不佳,为了防止到时不愉快,六郎特意嘱咐不要带张百年前来。

两人的身后,远远地跟着柴明歌和一直跟随周雅芙的齐伯,难得出来欣赏春色,两人自然不希望下人来煞风景。

茂林修竹,桃花争艳,云蒸霞蔚,令人沉醉,六郎和周雅芙说说笑笑,由牛首山一路向西慢慢而行,一路游过罗汉泉,摩崖石刻和弘觉寺塔,时间渐渐流逝,没多久就过了晌午。

“周兄,你看这东天幕岭虽然不比牛首山那般有名,但风景却也丝毫不逊色,难得的是并没有他人打扰,真是一处绝佳的赏春之处”六郎站在东天幕岭山顶的一棵松树之下,望着眼前满目翠绿赞道。

“陆兄所言甚是,再好的美景,若是凡俗之人多了,也会大煞风景的。牛首山盛名久矣,每到春日,往来游人不计其数,踏青赏春便成了观人之行,哪里还有踏青的氛围,这实在是有背赏春的真正目的,实在是可叹”周雅芙点头赞同地说道。

六郎点头笑道:“周兄果然深得吾心,幸好没有叫你那张百年表哥来,否则眼前此景可能就要变味了”

周雅芙摇头叹道:“陆兄,你似乎对我表哥有些成见,他平时颇有文采,为人还算亲和,不知为何陆兄与他总是话不投机,实在是遗憾。”

六郎微微摇头说道:“周兄不要怪在下直言,令兄虽然文采不俗,但遗憾的是功利心太强,而且心胸又颇为狭窄,容易记仇,因此在下和他不可能投机地起来的了。哪里能像跟周兄这般投缘,相处这般自在”

周雅芙闻言白皙的脸略微一红,转移话题道:“陆兄过奖了,对了,如此阳春美景,陆兄才情绝伦,何不就此赋诗一首”

六郎哈哈一笑道:“此时在下脑中却想的是西蜀韦庄的一首妙词”六郎说罢对着前方空旷的远景大声唱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啊不能羞”这首词的意境浅显,但却非常执白和上口,让六郎想起了后世感情直接的流行歌曲,六郎非常喜欢,有种感怀过去的感觉。因此他有空时便将这首词按照21世纪流行歌曲的曲调编排成歌曲,有空便时常吟唱,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影响,他平时也只能在府中对着窈娘唱唱而已,今日踏青,难得四下无人,便忍不住高歌一曲,大声地唱了出来。

周雅芙显然受不了六郎如此粗犷的唱法和靡靡的歌词,脸红不已,嗔怪道:“陆兄,这等靡靡之音怎可宣诸于口不仅有伤风化,还有辱斯文,韦庄此人只会做艳词yin曲,陆兄可莫要受他影响了”

六郎呵呵一笑道:“我歌诉我心,有何不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所谓斯文之人,有多少都是一肚子坏水男盗女娼之辈在下平时还要注意影响,今日难得没有他人在场,只有周兄一个知交,偶尔流露一点真性情又有何不可再说嘿嘿,再说周兄也应当是官宦子弟,当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吧,周兄年纪也不小了,没想到脸皮还这么薄,难道令尊令堂都不关心你的终身大事吗”

周雅芙被六郎说的脸红耳赤,但又无法反驳,只能哼了一声道:“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又何患无妻,现在便这么着急作甚”

六郎露齿一笑,调侃说道:“想不到我们的周公子还是个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真是佩服佩服。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周公子的条件,眉清目秀,相貌俊秀,的确是不用担心没有小姐喜欢。但在下就不一样了,在下家穷人丑,要是不努力一把迟了就没人要了”

第585章

周雅芙沉默了一会,轻轻说道:“其实其实陆兄你还是很英俊的”说罢连忙转移话题,“我看那水清影姑娘不是对你青眼有加,怎么会说没人要呢”

六郎呵呵一笑:“谢谢周兄夸奖,其实在下也是这么认为的。呵呵,石姑娘可是个不简单的人,又怎会看得上在下呢算了算了,咱们就不说这个了,省的有人说我发春了。既然周兄想吟诗,那你自己就先来一首如何”

周雅芙也乐得六郎转移话题,闻言立刻点头道:“既如此,那在下便献丑了,不过等会陆兄也要作一首,可不能藏私哦”

周雅芙说罢,环顾一下四周美景,吟颂道:

“春山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坐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绿霞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好一阙虞美人,言语细腻,感情真挚,令人回味无穷,在下一直都很佩服周兄细腻的描写,真是自愧不如”六郎轻轻抚掌赞道,脑中不由地出现远山,近水,春闺,飞燕,落花,琴声等不同的美丽意境,让人遐想无穷,触碰到六郎心底最深处的共鸣。

周雅芙矜持一笑,说道:“陆兄也不必过谦,小弟这点词句不过小节,要论到意境深远大气,我看放眼全国也找不到几个能与陆兄比肩之人。不过自端午节灯会那首语惊四座的青玉案之后,便再没见陆兄作词,今日如此景致若是也不能激起陆兄的灵感,那真是太遗憾了。”

六郎轻轻摇头没有说话,越是品味此词,他越能体会到其中一种孤单无奈的情怀。想想自己的离奇经历,要不是那一次奇妙的玄武湖落水,自己可能还是一个平凡的大四学生,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他居然来到了南唐,更取代成了历史上的李后主,想想在另一个世界的父母兄弟,亲朋好友,尤其是牛首山他在21世纪也曾游览过,这种奇特的故地重游,让他不由地生出一股淡淡的惆怅。

周雅芙见六郎露出缅怀之色,便也没有打扰,静静地看着六郎眼中表露出的迷惘,怀念,有种沧桑无奈的感觉,让他心弦大受震动。

“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在此时,六郎淡淡地吟出一首词来,“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六郎微闭双眼,继续念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六郎并不想让这首千古名篇面目全非,只是在原来那首羁旅中写下的虞美人改了一个字,将故国改成故园,总算有些切合他现在心中所想,以往的经历一幕幕在脑中闪过,那么真实,又那么遥远。吟完之后,六郎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靠着一边的独松,显得那么孤傲与孤单。

周雅芙痴痴地望着六郎,此时的他没有以往的儒雅,没有以往的从容,没有以往的睿智,也没有了适才的风流狂放,剩下的只有一种莫名的感伤与感怀,只有一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孤单。然而周雅芙觉得,此刻的六公子,才是最真实,也是有魅力的。

半晌,六郎从回忆中清醒过来,看见身边呆呆的周雅芙,略微显出一丝尴尬,伸手抹去眼角的一丝湿润,这才转身笑道:“呵呵,抱歉抱歉,玩深沉过头了。嘿嘿,周兄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怎么眼神这么怪怪的”

周雅芙脸一红,也收回目光,轻叹一声:“这首词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陆兄,小弟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

六郎笑道:“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只要在下能做的到,一定办到”

周雅芙说道:“小弟希望陆兄有空将这首词写下来赠与小弟留作纪念,不知可不可以”

六郎点头笑道:“自然可以,小事一桩,只要周兄不嫌在下的字难看,我回去便写好送你”

周雅芙脸露喜色,说道:“那小弟便先谢过了”

时间已经过了晌午,天上的日光也被云彩遮住,六郎和周雅芙便沿着蜿蜒小路走下了东天幕山,柴明歌和齐伯早就牵着马在山下等候了。

忽然,六郎和周雅芙远远地看见张百年正和一帮京城文士走下牛首山,看样子他们也是来踏青的,只不过他们在牛首山呆了一天,不像六郎和周雅芙走小道去了东天幕山,双方距离比较远,由于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