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百六十七章 赴京开会(2 / 2)

作品:《逆流1982

但当时国家高层一心希望能够借助汽车产业提升国内的工业力量,所以日本和美国的条件太过苛刻,也无助于国内汽车产业的成长,所以几番谈判下来,一无所获。

而德国大众就给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为了表示诚意,德国大众曾经向中国一次性开放了14项专利技术,然而中国国内却对此毫无反应,德国方面最后才知道,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专利法,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根本无法保证外国厂商在华投资的利益。

但经过艰苦的谈判,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办厂的事情,最终还是得到了国家高层的支持,1983年4月份的时候,开始了在国内第1辆汽车生产,而这第1款车型就是赫赫有名的桑塔纳轿车。

批1oo辆桑塔纳轿车的全车零件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当时7位上海汽车厂的工人在车间里安装1o多米的手推导轨就这样开始了,组装桑塔纳。

而中国第1次组装桑塔纳之前,国内仅仅有生产两吨卡车和上海牌轿车的经验,不但产量极低,工艺水平还非常差劲儿。

由于缺乏经验,原本两天就能组装好的车子。中国师傅却足足用了一个多星期,找零件就花了很长时间,而且装配没有规范,螺丝拧不紧就用锉刀戳榔头砸。

到了后来通过德国工程师的指点,中国的工人才摸清了组装桑塔纳汽车的正确方法,原来这辆车不是通过全裸打打的方式生产出来的,而是要通过拧螺丝的方式生产出来,不但每个螺丝都要有自己的扭力要求,甚至在安装的时候也要有完整的温度和清洁度的要求,一旦装不合适或者装错了,那就意味着报废了。

眼见花了高额资金购买了进口零部件彻底报废,国内还本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悄悄的从放报废零件垃圾桶中取出零部件继续使用,这让负责监督工作的德国工程师差点抓狂,几次连续在现场飙之后,国内工人这才乖乖的按照人家的规程来干活,期间报废了很多零件。

但好在当时生产出来的桑塔纳轿车质量还是非常好的,一辆桑塔纳开上1o年都不用大修,这也让国人第1次深切的体会到了德国质量的高。

成功组装出桑塔纳轿车只是国家展先进汽车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才是国家汽车产业布局最为重要的一步。

而这次瑞阳前往北京部里开会,主要讨论的就是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的议题。

这次会议的规格比较高,出席的官员基本都是省局干部,而瑞阳能参加这样级别的会议,凭借的正是其在京都的背景。

其实这两年来,瑞阳也在一直关切着国内引进外资技术的各种动向。

国内的工业产业正在生着巨大的变革。

瑞阳一心想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

他想有所作为,想成为这盘全国大棋局的出彩赢家,但现在,他还需要一个机会……</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