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六三章战斗吧,小皇帝(2 / 2)

作品:《大明之五好青年

说到底他们也是有家族需要照顾的。&p&

“李汝华有人可代替,方阁老的门生亓诗教可以代替,这个人理财还是有些本事的,工部尚书倒是好说,实在不行让徐詹事顶上,礼部尚书从侍郎里面提一个就行,就是这个兵部尚书不好办,这个得真有本事才行。”&p&

杨信说道。&p&

“熊廷弼如何”&p&

天启说道。&p&

这两年熊廷弼的确知名度很高。&p&

虽然他那些大捷都是杨信打的,但在没有杨信的情况下,他还是整理各军并且通过收缩建立了严密的防御,甚至还有毛文龙活捉佟养正这样的胜利,和建奴平日小规模的战斗也互有胜负,贺世贤等部也各有斩获,至少从目前看辽东局势已经稳定。而他的十五万大军,九万匹马平辽计划,也正在缓慢但稳定地进行当中,尤其是随着浙军和川军到达,再加上朝廷的资金供应正常,这个计划慢虽慢但却可见的正在进行。&p&

“他不适合当一个兵部尚书啊!”&p&

杨信摇了摇头。&p&

熊廷弼真不适合当个兵部尚书。&p&

这个职位需要一个能够协调各方利益,能够让各方满意的。&p&

“目前几个人选以总督宣大的崔景荣为首,其次总督三边的张鹤鸣,兵部原有的右侍郎张经世等人。”&p&

九千岁在一旁说道。&p&

“陛下,那还不如让孙承宗来当,他是您的老师,哪怕目前官职略低些也足以当得起这个兵部尚书。”&p&

杨信说道。&p&

这些人里面张鹤鸣就是和王化贞最好的,崔景荣是原本这一次的,张经世是原本的下一任左侍郎,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得为原本历史上的辽沈乃至广宁之败负责,因为他们几个都是那时候的中枢。既然这样还不如孙承宗,老孙虽然花钱凶猛会做蛋糕,但至少这代表着他能协调各方,事实也的确是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喜欢他。&p&

至于他花钱凶猛……&p&

好在如今的天启暂时还不缺钱。&p&

那三百万两在他手中攒着也是攒着,让孙承宗撒出去好歹有些用处。&p&

至少熊廷弼要钱的话,孙承宗肯定比其他人爽快。&p&

“这倒也是!”&p&

天启对这个提议也很有兴趣。&p&

作为一个新君,肯定更喜欢提拔自己的老师,无论孙承宗才能是不是适合这个兵部尚书,他是天启熟悉的人,这一点就足够了,虽然他这时候才四品,但作为皇帝的老师,提拔为尚书也足够了。&p&

就这样四个新的尚书确认。&p&

兵部尚书孙承宗,户部尚书亓诗教,礼部尚书……&p&

好吧,礼部尚书连备用都没有,除了孙如游之外剩下俩侍郎郑以伟和李腾芳全都辞职,原本泰昌召回勋贵出身的东林党人孙慎行,但这次肯定不行了,直接从吏部把侍郎盛以弘调礼部当尚书。这个人是军户出身,潼关卫籍,他爹就当到过吏部侍郎,这个人细算也是中立派,杨信对他没什么印象,不过没印象也就意味着不是跳的欢的,礼部尚书用个这样的人省得添堵。&p&

文官其实都不可能和他一伙,方从哲都不和他一伙何况别人,杨信对这些文官的要求只是别添堵就行。&p&

而工部就是徐光启了。&p&

至于他的编练新军,这个还是兼着吧!&p&

反正他编练新军也得造枪造炮,正好也方便他搞这个,而这下子孙元化也得到用武之地,他们师徒俩就造他们的新军吧。&p&

这样就等于天启一下子提拔了俩老师,一个兵部一个工部,小皇帝正式开始在文臣中扶持自己的亲信,而同样杨信也推荐了孙传庭,天启很干脆地把这个小县令召回,到兵部先做个主事。不过卢象升还不行,因为卢象升还在读书等着后年考进士,但另一个名人已经登场,这时候的洪承畴也在刑部当主事,而且当了好几年,正在按部就班地混日子,至于圆嘟嘟……&p&

他还是当他的县令吧。&p&

有杨同知在,他这辈子就当个县令吧。&p&

“陛下,南京守备太监五百里加急奏折!”&p&

刘时敏拿着奏折急匆匆走进来说道。&p&

天启和杨信互相看了看,紧接着九千岁接过奏折递给天启……&p&

这是密奏。&p&

“陛下,五天前东林,白鹿洞等书院山长带着数千学生,在南都文庙哭庙为李三才等人诉冤,围观者逾十万!”&p&

九千岁一脸凝重地说。&p&

“这些狗东西没完没了,他们以为朕真不敢拆了东林书院”&p&

天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站起身说道。&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