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4章.虎毒食子(1 / 2)

作品:《特工皇妃楚乔传

.

青海长空第174章:虎毒食子

七八零年八月二十,眉山洛王李洛兵败亡于邯水,同年九月十一,李洛三子二女连罪亡于眉山梧桐台,座下二十一位得力大将惨遭腰斩之苦,上将军徐素亲自监斩,一纸命令抛下之后,就是几十条无主的幽魂。

那天,梅香由殿外进来,身上落了几片雪白的花瓣,神色微微有些仲愣。秋穗叫了她几声,她才反应过来,失神的说:刚刚听说洛王的侧妃徐氏找到了。

徐氏徐素的妹妹徐姵宁

秋穗连忙拍着胸脯说道:可算是找到了,听说徐素大将军少时丧夫丧母,只有这么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对这妹妹十分疼爱,如今他为陛下立下了这么大的汗马功劳,若是徐小姐惨遭不测,那就太可惜了。

梅香微微皱着眉,神色间像是拢了一层淡淡的青烟,小臂般粗细的通背高烛发出明晃晃的光,照的她的脸色有一丝苍白,她压低了嗓子,像是大风天气的雏鸟,声音尖细且低沉:听说,是在罗浮山上找到的,就吊在罗浮山的枯树上,两条腿都被野狼给叼去了。

秋穗听了啊的尖叫一声,,脸色霎时就白了。

楚乔的心突然一凉,一丝丝寒意从心底翻涌上来,像是香炉中乳白的香烟,细细盘旋,悠然辗转。

月夜冰冷,遥遥的柔福殿里歌舞又起,丝竹鼎盛。子茗夫人如今已是柔妃,成为李策后妃之中最有权势品级最高的女子,前几天被太医院确诊怀了身孕,再过两日,就要前往宫外黄庄养胎了。

这绵长的夜,喧嚣中却又透着死寂,这般长。

就这样又过了半月,夏去秋来,淅淅沥沥的几场凉雨之后,空气里就变得冰冷且潮湿了。夏荷零落,太清池上一片乌黑的荷叶,如今的金吾宫,已经没有人会有引一池温泉留花期的心境了。

西南经历大乱,学府城靠近眉山,楚乔悉心经营的学子客栈也毁于战火之中,徒留一片残垣断壁。梅香菁菁等人听了不免多了几分难过,李策说可以为她重新修建,楚乔却失了兴致,毕竟,这西蒙,她也不会长住了。

楚乔就这样在金吾宫住了下来,一日一日,看着日光滑过朱红色的窗楞,静候又一日的来临。

她很少见到李策,经过洛王一事,卞唐军力虽然亏损,但是西南氏族尽除,反而国库充盈,蒸蒸日上。李策仿佛转了性子,变得无比忙碌,就连后宫的歌舞,也是好久不闻了。

秋意阑珊,光影浮动,又是两月悄然而去。楚乔清晨起来推开窗子,只见外面下了薄薄的清雪,窗外的几株梧桐积了一层白白的树挂,住在学府,已经很久不曾见过下雪,梅香等人见了都开心的很,菁菁则带着一群小宫女出去玩耍,披了红彤彤的缎面披风,看起来娇憨可爱。

诸葛玥的信又到了,这几个月来,因为卞唐战事的影响,李策对大夏边关的压力大大减轻,给了赵飏一丝喘息之机。上个月,赵飏借口拉练,驱使南军悄悄进驻 了真煌城外三十里处的西大营。当时北方胡地正好遇上了一场雪灾,赵彻前往北胡,不在京都,诸葛玥当机立断带了五千青海禁卫赶往西大营,和赵飏对峙了三个多 时辰,若不是魏舒烨及时赶到,很有可能会出大乱子。

可是他来信的时候却丝毫没提,楚乔是从铁由侍卫的嘴里才得知了此事,想起以五千人马对峙三万南军的凶险,她只觉得背脊冰凉的生出一丝细密的汗珠来。

夏皇时日不多了,已有两个多月不曾上朝,大夏的皇权之争愈演愈烈,稍不小心,就有败亡之险。楚乔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前往佛堂,抄上两卷平安经兰芷经,一来可以消磨时光打发时间,二来,也图个内心安宁,三来,更是因为心里有了想要保佑的人。

佛堂上檀香袅袅,透过缭绕的烟雾,看着宝相庄严的佛像,楚乔突然想起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大唐皇后。那日午后,她于睡梦中醒来,温和的妇人静静的看着 她,很沉静的与她说要她去劝劝李策,不要拆了这处佛堂供奉欢喜佛。那时候,李策还是胡闹的大唐太子,如今,却已是生杀予夺谈笑点兵的大唐皇帝了。

秋穗如今已是宓荷居的掌事姑姑,小丫头自小在宫中长大,耳精目明,落叶知秋,是不是的疑惑的看着楚乔,皱眉轻声道:此次见了姑娘,感觉姑娘比上次又多了些什么。

楚乔微微挑眉,问道:哦多了些什么

秋穗轻轻一笑,手拿牛角梳子由上到下通过楚乔乌黑的秀发,静静道:上次姑娘由燕北归来,整个人如同夏末残荷,如今,却是过了冬了。

是吗

楚乔侧头,葱白的手指穿过浓密的秀发,镜子里的容颜一如渡过了寒冬的湖岸杨柳,眼底凌厉之色已然不在,好似曾经那十年戎马不过一场水月镜花。如今的她,安居在金吾宫里,惊心等候,岁月如水,终究给了她几缕安宁的时光。

年底的时候,她见了一次贺萧。

冬风料峭,她披着一袭银尖毛裘斗篷,和梅香经过尚林园的百哲亭的时候,偏巧碰见了刚从仪心殿出来的贺萧。

他如今已是卞唐南营的兵部掌使,官居三品,颇得李策的器重。便是这后宫,也是经常出入了。

自从当初楚乔不告而别后,他们是首次重逢,乍然见面之后,两人都不免有些尴尬。贺萧嘴唇蠕动片刻,似乎想叫大人,终究话语还是凝在唇边,声音低沉的叫道:楚姑娘。

挥退了下人,只带了梅香,上了百哲亭。

贺萧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朝服,沉稳英俊,脸上有着历经磨难而锻炼出来的气韵风度。

梅香站在亭外,起了风,吹起楚乔的斗篷下摆,轻飘飘的,像是一缕青烟,她久久没有说话,只是迎着风站着,亭子很高,下面是太清池的出水道,也被修成了一条活水,清水流泻,发出哗哗的声响。贺萧的声音在背后响起,静静的,波澜不惊。

此处风大,姑娘体弱,还是早些回去吧。

”燕北的风,不是更大些吗

楚乔回过头来,面色很平静,一双眼睛好似蒙上了一层波光,让人看不通透。

贺萧,你可是在怪我了

贺萧垂首道:属下不敢。

你说不敢,就是在怪了楚乔苦涩一笑,笑纹滑过嘴角,转瞬消逝:不管你相不相信,你我多年并肩作战,我始终将你当做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离开,并非是抛弃了你们。

我明白。

贺萧突然抬起头来,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再不如当初叱咤战场上的威光,他静静地说道:我从未怪过你,你只是为我们着想,为我们安排了最好的一条出路,这些,我全都懂。

这是贺萧第一次对着楚乔以你我相称,他的眼梢静静地看着她,缓缓说道:这些年,我一直亲眼看着你一步步走过来,你心里的苦,我全都明白。我有时候在 想,也许当初是我自私了,若是我早能想通,绝不会让局势将你逼迫到如此境地。即便是西南镇府使沦为匪盗,被人歼灭,也不该让你承担起这幅责任,与燕王对 抗,以致走到如今的田地。

楚乔摇了摇头,她想说,她和燕洵之间本来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是没有西南镇府使,也会有其他的原因,问题早晚都会爆发,不过是一迟一缓的问题罢了。

贺萧却未等她说完,径直说道:毕竟,你只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只是当时的我们,都给忽略了。

他抬起头来,很温和的一笑,像是一个长着看着自己的后辈一样,静静说道:陛下说,只有你完全抛却过往,才能等到真正的平静。我不再称你位大人,不是怨愤疏远,而是希望你能放下包袱,好好为自己活一次。

寄存在树叶上的露水唰地一声落下,溅在楚乔软白色的绣鞋上,她眉心轻轻蹙起,一丝感动从心间冒起,那般酸涩。

卞唐虽然温暖,但是如今气候阴冷,姑娘还是早些回去吧。

说罢,他让开身子就欲让楚乔离去,楚乔却突然叫道:贺大哥,

贺萧整个人一愣,猛的抬起头来看着她。

楚乔静静说:你我相处多年,屡次同生共死,你于我,似是战友,更似亲人。

萧萧的风穿过林子,贺萧目光微微有些颤抖,许久,仍旧保持那个姿势静静退后一步,沉声说道:我就要前往西南赴任了,也许,就再也没有相间的机会了。

他果然已经知道了。

楚乔的指尖微微有些冷,看着贺萧默立的身影,只觉得有一丝酸楚萦绕在喉间。她静静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多保重转身就下了亭子。

刚走出几步,忽听一个声音在身后静静地响起,小乔,一路保重

她顿时回过头去,只见贺萧仍旧是以那个姿势静静地站着,风吹过他的衣衫,青色的朝服上有着青檀色的碧海云纹,腰间苍青色的一束,已然破旧,仍然是当年秀丽军中的腰带。他就那么静静地站着,连头都没抬,好像刚才的话不是他说的一样。

楚乔默立片刻,终究转过身去,随意走了一个方向。

转了几转,尚林苑终于再也看不见了,楚乔抬起头来,却发现自己无意间竟来到了柔福殿外的弗兰山。名为山,实际不过是一处垒砌的假石,表面全部以白玉精 雕堆砌,看起来萤光剔透,堪称金吾宫一大胜景。可是楚乔此刻看着这座洁白的假山,却只觉得心底的冷意一丝丝的弥漫起来,像是长了触手的虫,将她一圈圈的网 住。

小姐

梅香有些担忧的叫道。

楚乔没有说话,眼神微微有些凝固,看着那座假山上的几株腊梅,却又好像穿过,透了那里,看过了好远好远。

小姐,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思,您却只有一颗心,兼顾不了那么多人。

梅香的话在耳边响起,楚乔却好似没有听清,风那么大,她突然觉得有些难过。

贺统领追随了你那么多年,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明白的,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也不要太伤心了。

楚乔转过头来,突然伸出手抱住梅香的肩膀,轻声说道:梅香,你若是想去,就随他去吧。

楚乔清晰地感觉到梅香的身体猛然一愣,背脊挺得笔直,像是被人惊动了的兔子。过了许久,一双手臂缓缓环住了楚乔的背,梅香的声音在楚乔耳边轻轻道:我是舍不得贺统领,可是,我更舍不得小姐啊

午后的阳光白晃晃的照在地面上,天那么高,看不见一丝云彩。

小姐不要再为别人操心了,诸葛少爷不是一个完全的好人,但是他却是天地间唯一一个一心一意为了小姐的人。为了小姐,他可杀人放火舍身成魔,也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人,打着灯笼也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梅香突然笑起来:至于贺统领,他总会看开的,就像我一样,这种事是勉强不来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姻缘的。

碧海蓝天的自由,是她祈求了很多年的。

她仰起头来,依稀中看到了那人清淡的双眼,料峭寒风,大夏朝堂覆雨翻云,他可还好吗

转眼又到了新年,这一年屡经动乱,也许是为了冲淡大战后颓然的气氛,百官的极力奏请下,李策下令大力操办春宴,极尽奢靡之只事。

腊月二十七,李策于国子大殿上宴请百官,开设一年考度呈情,对于本年绩优等者大加褒奖,赐三品以上官员同殿而食的殊荣,并亲自坐下一首秋诗,吩咐内侍誊抄,赠送朝臣每人一副。

后宫也是张灯结彩,饮宴从仪心殿一路摆到上清宫,彩坊不断,灯笼无数,以彩绸灯饰结成万寿无疆、江山永固等吉祥纹图,贴在朱墙碧瓦之上,金碧辉煌,锦绣华灯,歌舞弥漫,一派富丽堂皇之色。

李策几次来请她一同赴宴,楚乔却不喜欢那样堂皇的热闹,淡淡的推脱了。只在自己宫里带着一众宫女下人们打扫准备,自开宴席,筹备守岁等器物。

腊月二十八,一辆辆青布马车驶进了金吾宫的正门,经过通报之后,一路向着宓荷居前来。然而马车到了之后,一箱箱东西搬下来,却轰动了整个后宫,所有的宫女下人们无不争相赶往宓荷居一探究竟,就连一些沉不住气的夫人,也巴巴的赶来了。

马车二十辆,大小楠木箱子二百箱,打开箱子之后,所有人的眼睛突然一亮,满目珠光。翡翠、祖母石、红宝石、猫眼、白玉、东珠、锦绣拢纱、苏绣绸缎、珍 贵皮草、古玩、字画等等,凡是世人所能想象的奢华,几乎凝聚眼前。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女孩子喜欢的珠钗、璎珞、宫衣、玉鞋、首饰、帷账屏风、能在夜里发光 的玉自明、还有海外传来的一些稀有物件,如火柴、望远镜、玻璃饰物、简单的自鸣钟、番人女子的衣裙,还有胡地的珍贵特产,各种价比黄金的药材等等。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还有几箱很粗糙的土产,看起来类似番薯,楚乔拿着研究了半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曾写信给自己描述过的青海土瓜,她凑到鼻间闻了闻,略略有一丝香气,心里骤然升超蒙蒙的甜蜜,只觉得这所有的珠玉加在一起,都不及这几颗丑丑的土瓜。

想必当地人听说青海王要此物是尽了心的,不但个头甚大,而且每只土瓜上还绑了一圈红线,以红色喜步细细包裹着,看起来不伦不类。

一方小小的信笺放在瓜中,她拿起,嫩白的手指拆开金线,只见里面以极清疲飞扬的字迹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

他总是如此,即便是写信也是别扭的口吻,从天气到政治在道地方经济的发展走向畅谈一番,活像两个国家元首的会晤,只在每次最后都小心的提醒一句:注意门户,睡前小心门窗,严防小人。

有一次,李策看到诸葛玥的信气的半死,大骂说诸葛玥才是名副其实的小人,竟然在背后中伤他人。楚乔当时看着那个偷偷拆开别人信件却大义凛然的男人,只觉得他们两人所言都非虚。

今日的信笺却不是很长,短暂的开头之后,笔墨似乎浓了许多,可想那人是默想了许久,墨迹都干了,是重新蘸墨书写的:

有事缠身,无法与你共度春宵,明年春暖花开日,必履行诺言,等我。

周遭是一片喧哗惊叹之声,楚乔手握一方薄薄得信笺,却只觉得四周平静温和,风过无声,惊燕啼鸣,花艳叶翠,纵然冬寒料峭,心中仍旧一片春和景明。

当天晚上,楚乔和梅香、菁菁、多吉、平安还有秋穗等一批宫女在宓荷居里,楚乔亲自下厨,虽然厨艺一般,但是现代的烹饪方法还是将这帮家伙唬的一愣一愣 的。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拘束,渐渐的也就放开了,这宫里少有男人,多吉清俊温和,平安却是个伶牙俐齿的,不停的给大家讲笑话,将一众小丫鬟逗得哈哈大 笑。

午夜时分,外面突然放起了焰火,楚乔和宫人们跑到庭院里,站在桂花树下仰着头,看着漫天火树银花,鲜亮的颜色洒在脸上,是一片飞扬的神采。

菁菁和平安几人呆着小丫鬟们放起了爆竹,噼啪的声音想在耳侧,楚乔捂着耳朵被众人簇拥在中央,脸蛋红红的,穿着毛茸茸的新夹袄,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来到这里多少年了,这是她过得最高兴的一个新年。

纵然心底的人不在身边,岁月仍旧一片静谧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