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熬棒子汤的前奏(下)(2 / 2)

作品:《重生之官道

“董事长,难道您真的要去延山?”对于重修祖宗故居这种事金源从心里不认同,但他也知道,韩国宗族势力虽然逐渐没落,但在那些人眼里,却对新兴财阀极为鄙视,而大星电子就是宗族眼里最大的贱民暴发户,年轻一辈自然不会将这些渐渐被淘汰的抱着腐朽牌位过曰子的宗族看在眼里,但老传统思维的董事长虽然深沉睿智,却唯有在这出身一事上看不穿,一直为自己出身低微所苦,前些年韩万成宣布修缮族谱,莫名其妙成了清河韩氏嫡系,也是为了跻身这些宗族眼中的“贵族”阶层。至于他用古典朝鲜教育教导自己的孙女,更是大星电子津津乐道的趣事。

而韩万成几天前看到报纸上一个小角落里提到大陆延山考证出韩成子是传播儒家文化到朝鲜的第一人后,那大喜若狂的表情金源也就不难理解。

只是有个显赫的祖宗固然好,但也不至于大费周章的亲自飞去延山吧,大不了出钱修修草庐,让人家知道清河韩氏的老祖宗是朝鲜文化大家也就足够了。金源心里嘀咕,嘴上却不敢说。

韩万成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坐到沙发上,道:“金部长,你是不是以为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提高清河韩氏的地位,只是为了我的面子。所以你觉得我本末倒置,放着亿万的生意不管,这些天只是思考这些无聊的问题。”

金源一惊,惶恐的弯腰:“不是,董事长自然有董事长的想法。”

韩万成笑笑:“这件事策划的好,提高清河韩氏的声誉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看重的是大陆市场,我这些天考虑的是如何使延山成为咱们打开大陆市场的切入点!”

打开大陆市场?想进入大陆,就算不选南方广州深圳,在北方还有青岛大连呢。为什么选一个小小的延山?金源心里很不理解,也不由自主流露到脸上,韩万成慢慢眯起了双眼,淡淡道:“过些天你就知道了!”

金源不敢再问,在韩万成面前,他永远是低调的执行者。刚想退出去,电话铃响了起来,韩万成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马上铁青,嘭一声摔下电话,对金源道:“花姬又被欺负了,你去警察局保释她,再将她带来我这里!”

金源马上苦了脸,他最头疼的就是这位古灵精怪的大小姐,大概是物极必反吧,从小就接受古典教育的大小姐却是叛逆的离谱,除了在他爷爷面前装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淑女相外,一出韩家,马上变成了闯祸大王,这两年也不知道闯了多少祸。

不知道今天又把谁打了被弄进了警察局,偏生最最睿智的韩老董事长却是最信她的话,每每闯了祸,她花言巧语几句,就能蒙混过关,那被欺负的往往成为反面人物,成为韩老董事长唠唠叨叨诅咒的对象,也就在花姬面前,董事长才会像个真正的老人。

“还有,花姬说了,这次就不告对方了,这孩子善良,你就听她的吧。”听到出门前老董事长叹着气,一脸爱怜的吩咐,金源一个趔趄,险些摔个狗啃泥。

……

老董事长对韩花姬的盲目溺爱是一回事儿,他对政治经济借势运用之纯熟却是另一回事儿了,十几天后,金源终于明白了他要用延山作突破口的用意,不由得对老董事长鬼神莫测的投机本事再一次深深折服。

这些天,韩国报纸杂志热炒延山即将为韩成子修庐一事,将其意义无限夸大,什么“这就是韩国儒学虽来自华夏,却在公元初就读力发展的佐证”,什么“韩国儒学青出于蓝,现在已经是存世的最好儒学”还有的更引申的提出了一个观点“朝鲜半岛的领土在公元初已经扩张至东三省,不然何以我儒学鼻祖会在异国结庐?”爱国青年,学者纷纷在报纸杂志撰文纪念这一重大事件。

金源知道这波风潮定然是老董事长掀起的,然而更绝的还在后面,韩万成这些天接连拜会汉城政经文化要人,最后敲定,韩国要以此事件为契机,扩大在大陆的影响,与大陆进行全方位文化经济交流,为未来建交事宜加分,突破点就是延山,因为两国没有邦交,是以由大星电子出面,当然,这是秘密协议,当金源听到这消息惊讶的合不拢嘴,这不是政斧出钱为大星电子开路吗?那一刻,金源简直对老董事长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金源也被韩万成授以重任,作为此次和延山方面接触的第一决策人,金源带着政斧的低息贷款,带着大成电子的建厂申请书,带着文化部放话必须在大陆播出的几部能体现韩国文化的电视剧,带着国人的殷切希望,飞往了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