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08章 大战起(完)(2 / 2)

作品:《辛亥大英雄

宪法就是最高法律,在座的人当年或多或少都参与过民国宪法的修改和制定工作。但他们都没想到,有一天这部奠定现代中国,制约权力确保平衡的宪法会弄得自己灰头土脸。蒋方震也是哭笑不得,苦笑道:“坐收渔利?真是异想天开,等到人家经历血战打出来后,我们会遇上什么样的军队?!我宁愿用新兵和新兵打。也不愿用新兵打人家几百万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

杨秋非常赞同蒋方震的话,其实很多人不明白这点。最简单的例子,平行世界中42年前的苏军和42年后的苏军完全是两支部队。打过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兵,还真不怕什么空袭轰炸。现在的国防军还没接受过多少残酷锻炼,要是想着坐收渔利,等人家打出来后,还不知道要投入多少倍死伤才能获胜呢。

岳鹏也同意,但他不像蒋方震那样激动。宪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本身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外部战争进行变相的独裁。所以不能说有错。毕竟既是和平时期也时常会有地区冲突,总不能规模稍微大点,就说要实行总统全权吧?那样的话,受伤的反而是国家和国民。

“也不是没有办法。”见到两人愁眉不展,慕容翰继续说道:“宪法中除了最高等级的战时总统全权紧急法案外。还有临时性的百日战时法案,只要境外战争达到一定规模并有可能威胁国境,也是可以使用的。”

“百日有什么用?难道一百天内我们能打到莫斯科去?”

“瞧你那样子,我看你不该在北京待着,应该去西北指挥一个师。”见到蒋方震越说越气馁,杨秋笑着,向陈果夫使个眼色。后者拿出一份文件递到他面前:“看看这个,阎宝航刚送来的。”

蒋方震打开文件刚看两眼,脸色的馁色瞬间变成兴奋的红晕。岳鹏见状连忙抢过去,看完后也是刷的一下站了起来。似乎还很不信。指着大声问道:“总统,这是真的?”

“这份进攻作战计划是永田铁山和土肥原贤二策划的,就是想挑起我们和苏联的全面战争。据可靠的情报,三天前斯大林已经拿到手!”杨秋点点头。解释起来。原来,中日签署密约后不久。情报部门就得到消息,说永田派的一些高级军官和参谋正在制定一个规模浩大的进攻计划。当时大家都以为这是日本针对菲律宾和中国的,阎宝航还一度认为恐怕很难得到这种绝密计划,但没想到这个进攻计划的保密等级很低,没几天就被龙牙摆在了他桌上。

等看完后,他才发现这份进攻计划居然是模拟中国进攻苏联的。上面的用兵、线路等等都极为详细,而且全部都符合国人的兵家思想,不少地方还引用了古代兵书的语句。应该说,除了武器性能只能揣摩外,已经有六成近似总参制定的全面进攻方案。最后为贴合中国传统文化,还套上了“汉风”的名头。

阎宝航开始也没当回事,直到想起最近杨秋一直犯愁如何突破权利束缚,为实行总统全权的战时国家紧急法案犯愁,才想到了如何利用这份假计划。

岳鹏也想到了,只要按照这个假计划调动并作出部署,故意泄露给苏联间谍,莫斯科就一定会以为国防军要发起进攻了。阿瓦士战役已经让苏军明白,如果让国防军有充足时间准备和策划,那么本身技术就弱的苏军就很难抵挡,所以斯大林和哈萨克斯坦方面军总司令库利克肯定要趁部署还没完成前,先下手为强的!

难怪他和蒋方震都大笑起来,后者更是乐得直拍手:“这就叫,困了有人送枕头。呵呵.....看这里,做的还真像那么回事。这个永田铁山和土肥原真是人才,下次抓住他们一定好好聊聊。”

“你们也别高兴太早。”杨秋虽然开心,但也有些担心。因为这个假“汉风”计划已经有六成接近总参制定的进真计划,足见日本对国人的思维、心理、文化、老一辈军官的作战手段和战术等等研究得有多透彻。苏军如果按照它自行推演后调整,还真有很大可能遏制攻势。

蒋方震当然知道这些,但想起卓凡的那个构思,笑道:“总统放心,有人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也准备用巴尔喀什湖做文章呢。”

“哦?”杨秋轻讶一声。其实他和岳鹏等人早就看出巴尔喀什湖是哈萨克战场的最大破绽,而且还拿出了相应的计划,但没想到别人也看出来了。

说起自己的得意门生,蒋方震喜形于色,抽着烟将卓凡的想法说了遍。笑道:“这小子不错,和我们想到一起去了。不过他胆子更大,我们之前设想是空降后,在萨雷姆瑟克半岛架设大型浮桥。他倒好,直接用海军登陆艇送两个装甲师过去。”

听到最后,不仅慕容翰等人动容,连杨秋都啧啧称赞。尤其是调用海军登陆艇上演内湖登陆战,是他和大家都没想到的。岳鹏也很开心,动容道:“从他的设想看,的确比单纯架设浮桥更有隐蔽性。登陆艇可以先藏在伊犁河,进攻时再进入湖中。苏军哈萨克方面军司令是库利克,此人是典型地大炮兵主义,一直认为山区无法使用装甲部队。所以摆在巴尔喀什湖对面山区的,主要都是步兵师和重炮团,只有三到四个bt7轻型坦克团。如果我们仅用空降兵,一来缺乏重火力支援容易被苏军坦克和大炮压制,二来伤亡也更大。但有装甲部队就不同了,他们可以配合空降兵快速展开,以免苏军逃窜。”

杨秋点点头,巴尔喀什湖有五百公里长,平均宽度也有40公里,所以如果单单采用空降的办法,空降兵很难阻挡苏联大炮兵和山地步兵的围剿。而且湖岸对面都是山区丘陵,轰炸机对付这种地形的隐蔽火力很困难,这也是为何库利克敢在宽度达到五百公里的巴尔喀什湖沿线只放几个师的原因。但这个众人看来很难逾越的天堑,却因为一位小小中校的奇思妙想,成为了国防军的阿登森林!

如果装甲师能快速横跨湖面,一定会大出苏军预料。库利克即使得知消息抽调部队回援,从两端的东哈萨克和江布尔州抵达巴尔喀什都有两百公里以上距离,只要空军稍稍阻断,就能拖住两到三天时间。三天,足够一个全摩托机械化军横穿大湖了!

“出来前,我们已经让刘明诏带参谋按照他的办法推演,徐树铮也去找陈绍宽要登陆艇。”蒋方震对这个想法很满意,连不懂军事的贝祖贻和慕容翰都觉得内湖使用海军战术,确实能出人意料。见到杨秋很满意,岳鹏想想问道:“总统,这个卓凡不错,你看是不是调到总参来留用观察?”

杨秋拒绝了:“拔苗助长未必是好事,还是让他在基层多锻炼一段时间。我看这样,等刘明诏他们觉得可行后,就让他去楚南的第一军任参谋,全权负责此次登陆。”

第一军是全军数一数二的全摩托化王牌军,下辖第1装甲师、第3机步师、第18、33、48摩托化步兵师,还进行过专门的登陆训练,强悍的战斗力是执行此次任务的最佳部队。让卓凡去这样一支部队,不仅能锻炼他,也有让他和第一军登陆后快速直插卡拉干达的想法。

蒋方震也觉得太早了,觉得杨秋这个办法不错:“总统说得对,刘明诏和龙云他们都是在基层锻炼多年才显出能力,现正值大战时期,让他在第一军锻炼一两年更好。我倒是觉得,作战方案和计划应该尽早确定名字,分发到各部队。”

“名字?就叫.....怛罗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