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卷 平津狼烟第一百一十二章激励与担心(2 / 2)

作品:《一个人的抗日Ⅱ

“知道伪军怎么说吗?”冯运修嘿嘿笑着,作为华北伪治安总署督办齐燮元的外甥,他经常有机会出入军营,伪军对这位风流倜傥的甥少爷也颇为恭敬,他的枪法之所以进步神速,也得益于他在军营里以学枪打猎为名,进行的苦练,“他们可把你传神了,还编成了顺口溜呢:蹲着象熊,坐着象钟,站起来象尉迟恭,走起来象黑旋风,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往人面前一竖,有如一座黑塔,刀枪不入,杀人如麻。”

“呵呵,我会是这个样子?那不成了妖怪了。”黄历失笑道:“坊间传闻,总是夸张失实,大家听听即可,不能当真,更不能骄傲自大啊”

“那不能,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孙大成很自信地说道:“老三,你放心地去游击队,北平这里,不会出什么差错。咱们耳目灵通,鬼子警察有什么风吹草动,咱们立时便知道,还怕什么呢?我们要继续组织行动,给日本鬼子和汉奸沉重的打击。”

黄历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道:“也不要太过拿大,千万不要把敌人想象得太愚蠢,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能力的贬低。敌人几次劳而无功,难道不会想别的法子,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历史上,因为平津抗团成员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消息灵通,牵涉极广,使日伪对抗团的侦办往往投鼠忌器或者事倍功半。而实际上,日本方面注意到平津地区抗团活动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只是几次采取行动都因为抗团社会关系复杂,消息灵通,成效极微,没有能够给抗团以致命打击。到1940年八月,日本华北特高课和北平宪兵队牵头,秘密调动伪满军警到北平实施行动,从而避开抗团的情报系统的,而且抗团内部也因为有轻敌骄傲情绪,防范不周,所以给抗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黄历虽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但总觉得领导人过于自信,对一个团体来说,并不一定就是好处。而且,军统通过收音机以及上海、天津租界内的报纸对暗杀破坏事件都大加渲染,有关社论把刺客比为替天行道的当代奇侠,这无疑给李振英、孙大成等人打了兴奋剂。

“老三,你看——”李振英将记得密密麻麻的纸递给了黄历,“这是中国特工在各地成功进行的行动,很鼓舞人心哪”

黄历没想到李振英竟会把这些都记下来,无疑,这些东西对他们的心态会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北平抗团的行动频率。

……上海行动二队三名队员在闸北区将三名强行检查的日寇哨兵击毙,随即会合潜伏队员向日寇警备队队部投掷手榴弹,炸死日寇官兵八名,行动队员全身而退;行动一队五名队员潜入上海某日本宪兵队驻地,待日寇熄灯休息后,向寝室投掷手榴弹,日寇仓皇逃出时,遭到隐蔽于暗处的队员的扫射,共击毙日寇九名,队员全身撤出;天津行动队队员用刀砍死日军少佐田梅次郎,并杀死三名在随军ji院寻欢作乐的日寇军官……

沦陷区军统特工格杀日寇的行动,虽然没有正面战场那种轰轰烈烈,但他们在严酷的斗争环境里,满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杀敌,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看过李振英记录的东西,黄历看着李振英激动兴奋的表情,有些不太好说话。他何尝不想多杀些鬼子,多干掉些汉奸,但总要策划周密,不能凭一时冲动。

“行动不看多少,看重的是质量。”黄历犹豫了半天,还是斟酌着字眼提醒道:“上海与北平,形势还是有区别的,我们不放弃反抗,但也要谨慎小心,即便不怕死,也要让鲜血流得有价值。”

李振英沉吟着,孙大成在他身后轻轻碰了他一下,抢着说道:“老三,我们明白你的意思,一定谨慎小心,绝不盲目草率行动。”

黄历抿了抿嘴,话已经说到了,再说就有打击别人的意思了。这世界上万万不能以为就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不行,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