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九十四章 陈年旧事(1 / 2)

作品:《抠神

程煜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学经济,尤其是学宏观经济出身的人,程煜非常清楚,一个数据建模,往往代表了这个研究人员完全独立的风格。

经济学也有大量数据建模的操作,虽说跟科研的建模并不是一回事,但道理是相通的。

两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在建模这一块如果被其中某个人所主导,那么这个项目他就绝对是核心关键人物之一。

关于模型这一块,后续几乎所有的数据都需要这个建模的主导者来持续提供,这就仿佛是他构成了一个积木城堡的最下层,虽说这个人的离开并不代表最下层的积木也会随之离开,但当积木搭高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持续需要用到其算法。

每一层楼的攀登,都需要最基础的模型数据来支持,吴竞面对这样的情况,无法继续进行那个项目的研究也是正常的。

稍稍沉思,程煜意识到,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项目,还不至于让吴竞如此忧虑,毕竟研究所这么多年来,放弃的项目也绝对是数不胜数,吴竞根本没有必要纠结于这样一个项目。

程煜试探着问道:“类似的项目有多少?”

“很多。”

吴竞的回答,证实了程煜的猜想。

他又问:“那个人以前在研究所的时候,具体负责什么?”

“那个时候,他是总工,我是他的副手。他主要就是负责数据建模这一块,基础中的基础。不夸张的说,他在研究所,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正因为他打下的基础如此牢靠,我们那个时候才能顺利的进行各类项目的研发,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因为待遇问题,而不得不离开研究所。也不能怪他,毕竟他和我们不一样。”

程煜没吭声,他知道,吴竞接下来会像是打开了闸的水库一样,所有关于这个人的信息,将会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

“研究所里现在剩下的研究员,不敢说都是衣食无忧的,但基本上都是身后有着足够的退路。如果把对生活的需求放到普通人的程度,那么我们这些人勉强说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不为过。当然,跟程少您不能比,但我们的研究员,绝大多数都是出自军官家庭或者高知家庭。阶段性的财务自由算是勉强吧,至少不需要为了房子和吃饱肚子这种事情过于忧愁。我们能留在研究所这么多年,也正因如此。”

程煜点了点头,心里也有诸多感慨,吴竞接下来要说的话,他大概已经有所了解了。而这,也的确是许许多多科研单位面临的现状。

能留下的,都是有所依仗衣食无忧的。

那么走了的呢?显然就都是要负担父母子女的各种费用的。

科学家也得吃饭。

“李工和我们不同。他出自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家里是中部老区辛贡省的农民,家庭条件非常之差。读高中,如果不是镇上中学的校长替他负责了学杂费用,只怕也就没有后来的李工了。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恰好又遇到教育部门改制,大学扩招,不再包分配,也彻底取消了公费生的说法,全面自费就读。面对每年多达三千多元的学费,李工的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就算是那位悉心培养了他三年的老校长,也帮不上忙了。”

程煜脑筋急转,他大致上知道,国家全面取消公费生,大概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距今已经二十年。这意味着,这位李工现在应该是四十岁附近。

咦?那个李工比吴竞还要年轻?可他才是总工,吴竞当时还只是他的副手?

而且,这个人离开研究所,应该也有至少五年以上了。

三十五岁左右,就已经担任了一个厅局级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可见其能力。

“我听李工说起过,当时他考上了大学,原本第一志愿填的是北大,但因为家里的环境,他已经决定放弃。准备读个本地的师范,那家师范大学同意给他免除学费,而师范类的院校毕业之后也能立刻成为一名教师,从而帮助他的家庭。还是那位老校长,帮他找了自己从前的一名学生,联系上了一所军校。”

程煜点了点头,军校,在那个年代还是学费全免的,当时军校的毕业生,从入读开始就等于已经是一名军人了。而且,军校是有补助的,补助很少,但足以让他在学校衣食无忧,甚至还能极少的帮助一下他的家庭。

“李工二十七岁那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博士后的研究阶段,就来到了我们研究所。

两年内参与了几乎研究所八成以上项目的建模,最终在陈所的极力挽留下,留在了咱们研究所。因为他几乎参与了绝大部分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少不了他,但到了项目研发的后期,他的作用又相对比较轻松。

所以,经过上级领导研究后决定,在他来到我们研究所第五年的时候,破格提拔他为副总工程师。当时的总工程师已经是个退休的老干部了,只是返聘回来的。

事实上,他就是我们所所有项目的总负责人了。可偏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上级领导又决定对研究所进行改制,以至于取消了所有分房之类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