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食全食美 第317节(2 / 2)

作品:《食全食美

铁器和硫磺从沿海诸国临时采买,又不占出海的位置,又不至于惊动本国官府。

至于硝和木炭,前者大可以盐碱地、溶洞,甚至是茅房墙壁上获取,并不算费事。

至于木炭就更简单了,岛子上什么都不多,就是树多,要多少木炭就烧多少,管够!

前后短短一年工夫,这座海外大岛上就有一大片新建筑拔地而起,师雁行麾下的娘子军、柴擒虎的私人卫队前后又加了几批,已有数百人之多。

另有水手数百,合计人数过千,各个精悍,与当地土著形成微妙平衡,互不干扰。

原本当地百姓对这货外来人颇有些畏惧和警惕,可见他们只是盖房子、挖土、玩石头,并不来骚扰,便渐渐放下警惕。

后来崔瀚等人又成功种出许多本地没有的美味菜蔬,配着师家好味出品的各色调料烹饪,香气扑鼻,引来不少胆子大的土著来看,两边渐渐交流起来。

当地人靠海吃海,平日多以渔猎采集为生,甚少耕种。

他们非常善于潜水捕鱼,两边熟悉之后,大禄好些人都跟着学游泳,水性突飞猛进。

海洋广阔,海水力大,故而海鱼大多肉质紧实,且少小刺,腥味也淡,好些原本不爱吃鱼的大禄人尝了两回,竟也爱上鱼脍。

见他们喜欢,几乎日日有本地人打了鱼虾来交换他们种的瓜菜,双方都认为自己占到便宜,很满意。

每逢退潮,多有人去赶海,捡拾美丽贝壳,运气好的话,还有龙虾和螃蟹可吃。

贝壳内侧色彩艳丽,五彩斑斓,阳光一照好似彩虹,非常美丽,当地人喜欢打磨了串成项链、手串带在身上,极富风情。

若去潜水,更有海胆等物,上了岸,随手撬开就吃,肥美甘甜,口感独特。

时间一长,土著来大禄基地次数多了,竟也有若干未婚男女看对眼儿。

一名当地女子极为大胆,天天给一个老兵来送鱼,又抢着给他洗衣裳。

众人每每起哄,又打趣,连比带划问她喜欢什么,“年纪这样大了!”

那女子火辣的视线停留在老兵因为天热而敞开大半边的衣裳,尤其是后面若隐若现的精壮肌肉上,“他强壮!”

众人便都嗷嗷直叫,闹得那老兵倒不好意思起来。

阿德见了,拍着巴掌直笑,回头又问那老兵,“说来你年纪也不小了,老家也没个亲人,我看那女子也算真心实意,你若有意,不如娶了。若没这个意思,也同人家说明白,免得耽搁人家好韶华。”

那人想了一回,竟应了!

于是基地欢欢喜喜迎来第一场意外又不那么意外的婚礼。

崔瀚得到消息后,很有些啼笑皆非,摸着脑袋笑骂道:“他娘的,老子累死累活带人找矿,这些忘八端倒好,竟谈情说爱起来!”

笑骂归笑骂,好些人初初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岛屿,时间久了,难免郁郁寡欢,有点喜事冲淡一下也好。

于是崔瀚便带头操办起来。

没有准备红蜡烛,还是临时从岛上找的红色泥巴涂抹,勉强凑了几对儿。

就是那泥巴里不知道有什么,烧起来有点臭烘烘的……

有了跨国婚姻之后,许多原本看不见摸不着,却确实存在的隔阂好像也都随着这对新人的诞生瓦解,两边往来越发频繁,也有更多敢于尝试的未婚男女结伴说笑。

阿德闲时就庡同张娘子等人磕牙,“要不了多久,小崽儿们怕不是就遍地跑了……”

等有了下一代,他们的人就算正式扎根,不分彼此了。

大禄文化远近闻名,本地人俱都又敬又畏,崔瀚一行人到了之后,也有部分土著开始尝试学说汉话。

如今有人成婚,阿德等人便借机教授汉语、汉字,一场文化入侵运动悄然而迅速的铺展开来。

娘子军中有几人出身江南桑农,与当地人交了朋友后,也跟他们深入去玩,竟意外发现几株野桑树,十分惊喜。

于是下次有人过来时,便带了蚕种和纺车,就此养蚕织布。

众土著眼见她们从一只只小虫子身上变出丝线来,活像见了神迹,又惊又喜,吓得哇哇乱叫。

张娘子等人便都笑,有关系好的,也教她们养蚕织布。

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好些人就穿上了本地蚕丝织就的薄衫。

大禄的蚕吃了海外岛子上的野桑叶,吐出来的丝也有所不同,略硬略挺括,手感有点像后世的双宫缎。

但光泽度并不差,送回去给师雁行看时,她也啧啧称奇。

眼见到了年底,彭老等一干老技工紧赶慢赶,好算赶在大年三十准备完毕。

“赶紧的,都趴好了!”那炮手忙得满面黑灰,只露出来一双眼睛闪闪发亮,精神亢奋异常,“老子给你们放个大爆仗!”

众人闻言,俱都跑得屁滚尿流,纷纷钻到岩石后、大树后躲藏,又捂耳朵。

见众人都躲好了,那炮手才点燃引线,眼见火星一分二、二分四,顺着几条引线顺利烧出去,这才一溜烟儿跑了。

“轰!”

“轰轰!”

烟尘四起,地动山摇,果然好个大爆仗!

短暂的沉寂过后,崔瀚带头欢呼起来,神情狂热,“过年啦!发财啦!”

远在大禄的京城之中,师雁行正与家人煮饺子,突然也不知怎的,心底生出强烈的向往,扭头往遥远的东南方看了一眼。

其实什么都看不到,唯有远处传来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满天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