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食全食美 第141节(2 / 2)

作品:《食全食美

其实平时书院的先生们偶尔也会资助学生,但大部分先生们自己手头就不算特别宽裕,能力有限。

若师雁行提议的此事当真能做下来,单就目前来看,倒不失为一桩美谈。

“不强求,我晓得。”师雁行忙道。

这年月的读书人,尤其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多少都有些诡异的自尊。

不怕说句实话,如果资助这事儿由苏北海或是裴远山出面,甚至还可以是郑义等其他有名望的富户出手,基本不会有什么顾虑。

年高德重有威望,这些足以压制县学的秀才们,令他们暂时收起可笑的自尊。

但师雁行?

十来岁的小姑娘,小商户,说不定好些秀才公的孩子都比她大了。

接受这样的人的资助?

能过得去心里那道坎儿吗?

第96章 月饼烤鸭

挑选资助对象必须慎重, 这个急不来,当下师雁行最需要关注的反而是另一件事:

分店开业。

分店的地段不如本部繁华,在做宣传上就需要费点心思。

请人看过吉日,定了七月二十八开张。

届时张灯结彩开店优惠自不必说, 师雁行提前在本店这边打广告, 还顺手搞了个与民同乐的有奖竞赛活动:中秋扎彩灯。

获胜了有真金白银的奖品的。

一等奖一名, 胜者奖金五两,外加八枚的精美月饼礼盒一个, 中秋节前后三天内有效, 可去本店和分店领取。

二等奖三名,奖金三两, 没有礼盒。

三等奖并参与奖若干。

到时候分店门口路上扎出几排高高的帐子, 做成顶棚一样的效果, 夜里都点了灯,必然好看。

若是不会扎灯的, 自家有好看的,想拿出来炫耀一下, 嘚瑟一下的,也可以在店门口亮相, 但不参与评奖。

一听这个,百姓们的热情嗖地就起来了。

这不是白给嘛!

不参加白不参加, 那我就……扎一脑袋试试?

万一成了呢?

不光元宵灯会, 大禄但凡有点群众基础的传统节日都会摆放花灯,究其原因无非白昼短暂,夜间玩乐时少不得点灯照亮。而既然都点灯了, 何不弄得漂亮些, 精致些?

久而久之, 花灯就真给弄出“花儿”来。

后世见的基础款封闭式灯笼在这里过节时最好不要拿出来,不够丢人的!

上次端午,师雁行就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走马灯、动物形花灯。

柳芬私下里还送了她一只精巧的羊角小灯,点起来晶莹剔透,宛若琉璃,而且光线一点都不刺眼。

走马灯足足套了三层,最里面是背景,中间是人物,外层是摆设布景,转的速度不一样,三层或快或慢,最慢的那一圈转完了,正好是一小段故事。

精美得不得了。

那都不能算简单的灯具了,是艺术品。

可是也贵,就那么一盏三层的走马灯,就要十几二十两银子,好多都是干摆着不卖,做镇店之宝。

略简单些的就是常见的双层,便宜,一般五七两就拿得下来。

还有什么小兔子、小龙的立体灯具,随着热度变化,肢体眼珠都会动的,绝了。

师雁行给鱼阵买了一盏小鱼的灯笼,金红色的龙鳞纹,圆身子大脑袋,憨态可掬。头尾和身子都是分段的,中间以竹签连接,稍微一碰就摇头摆尾,神气得很。

小姑娘爱得什么似的,头几日稀罕个没够,大半夜非得点着灯才睡。

江茴就笑,“得亏着如今家里好了,不然光这灯吧,就能把家底子熬干了!”

师雁行失笑,“也别光说她,我看你也没偷偷摸。”

江茴脸红,笑着推了她一把,“去!”

怕到灯会当日人潮汹涌出乱子,师雁行还特意去衙门报备。

苏北海没什么意见。

每年都有商家自己掏银子举办各种活动的,今年也不止师家好味一家。

比如说那聚云楼失了衙门中秋节礼的供奉,正惶恐呢,老早就来报备了,说到时候要请戏班子来连唱三天。

“难得热闹一回,届时有专门留给诸位大人的包厢,还请赏光。”

苏北海都准了,但不准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