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盛宠女官 第6节(2 / 2)

作品:《盛宠女官

赵检走到离阿好三两步的地方站定,红漆栏杆附近挂了宫灯,因而看得清眼前之人无论衣着或是容貌。

他却背了手,走近后便别开眼去,才道,“一时辨不得方向了,见宋姑姑在此,上前来问一声姑姑,更衣该往何处?”

阿好不疑有他,看了看周围,跟着与赵检指了个方向,解释说,“世子沿着这边一直走到拐角处,应当有宫人候着,让那人为世子引路即可。”

赵检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一眼,并没有点头,反而是问,“宋姑姑若是无事,可否劳烦亲自引路?”

阿好在等兰芳并不敢随意走动,附近不见其他宫人。她犹疑怎么给个说法,便瞧见兰芳已经取了东西过来了,于是轻松一笑,与赵检说,“太后娘娘吩咐奴婢与皇后娘娘煮茶,怕是脱不开身了,但兰芳一样可以带赵世子过去。”

说话间,兰芳走到了他们两个跟前。她疑心赵检这会儿出现在这殿外,行了礼,听过阿好的话明白过来。当下将东西递给阿好,兰芳一点头,也说,“奴婢可为赵世子引路。”

阿好的笑容落到赵检的眼中,他眼神微闪,却不好再说其他的话,略一颔首,道一声劳烦,随着兰芳走开。送赵检离开,阿好同样没在原地多停留,握着青瓷罐子自去了煮茶。对于这件小事,并没有上心。

煮好茶水,满上数盏,宋淑好领着小宫女进去殿内奉茶。之后不多时,赵检也回来了。章煜喝着茶,视线在赵检的身上转了一圈,便笑了笑。

冯太后恰好与安平王谈及了世子妃的问题,赵检落座之后,她才开口说,“你回来得可是正好,哀家与你父亲刚好说到了你的大事。”

这话令赵检离座躬身立着,似聆听冯太后教训。

冯太后接着笑道,“哀家知道你是个痴心的,所以这么多年不肯再娶。然则,你该顾念一下自己的父亲。你膝下虽然有两个女儿,但无子,难免要你父亲担心。若是依哀家的意思,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哀家帮你物色个好的,再为你们保媒,岂不好事一桩?”

赵检嗓子一紧,略缓了缓,依旧躬身,说,“些许小事,不敢劳太后娘娘费心。”

冯太后还未说话,赵亮却先笑骂,“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太后娘娘帮你挑选可是你的福气。别人求不来的,你也不知道珍惜。”

说了赵检两句之后,安平王转而又与冯太后说道,“犬子不识抬举,太后娘娘可莫因他这样的人不喜。如此,也更不敢烦扰了太后娘娘。想来有些事情强求不得,缘分到了才好。”

“也是,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美。但他日若是瞧中了哪家的小姐,可还是要记得与哀家说的。”冯太后笑着将话说得圆满,不见半分的为难。

安平王也离座与赵检一起谢过了冯太后,他们重新坐下。赵检端起面前茶盏,喝了口热茶,却又听到章煜笑问,“世子觉得这茶如何?”

“茶水清亮,茶香馥郁,茶很好,煮茶的手艺更好。”

他坦然的话语,但换来章煜的一句,“世子给的评价这样高,宋姑姑还不行礼道谢?”

于是赵检便看到宋淑好从冯太后的身侧走出来,冲着自己的方向屈膝行礼,依着章煜的话道,“世子谬赞,奴婢并不敢当。”

明明是带着甜味的茶水,似只在唇舌间留下苦涩。

☆、第11章 有趣

蓬莱殿内众人酣歌醉舞,觥筹交错到夜深也似兴致不减。冯太后熬不住,说了两句,便先回了长宁宫,宋淑好与薛良月跟着告退。未几时,沈皇后与妃嫔们也都回去休息。

早已是兴意阑珊的赵检见阿好走了,更觉得这场宴席乏味。只皇帝不曾发话,他便脱不得身,兼宁王过来亲自把盏越不能显露不耐,唯有打起精神陪着自己的父亲应酬。

宋淑好恰是今夜当值,冯太后喝了一些素酒,回到长宁宫梳洗过便被扶着躺到床榻上,不多时已然睡着。

太后娘娘歇下了,冯嬷嬷与祝嬷嬷也先回去了休息。薛良月心中有事,故意多留片刻,待其他人都散了方将阿好喊到殿外。

“阿好,你说,太后娘娘今天的话可是有那个意思……”薛良月踟蹰着,手中搅着一方帕子,不无纠结地小声问道。

昏黄的琉璃宫灯照着薛良月的一张鹅蛋脸,也照亮她的满面愁容。她不单单是愁冯太后有意无意的话,也是愁皇帝陛下似对她无感,但对阿好却截然不同。

薛良月瞧着站在她身旁的人,确实很好,可自己不见得就差了。她汲汲营营,有心筹谋,费了许多心思,却抵不过一个无心的人。阿好无意,依着陛下的性子,若是清楚,还会如此么?

虽不如薛良月有诸多想法,但宋淑好对于冯太后今天说的一些话同样上心。即便非逆来顺受的性子,可顾虑太多,做事难免拘谨。

她不是了无牵挂的人,也做不来忘恩负义的事。只要太后娘娘开了口,刀山剑树都得去。如此,可以心中有数,大约便足够。总之,不论将来身在何处,都不会轻松。

虽然不在意被指婚或如何,但是阿好不觉得她需要特地牺牲自己去成全薛良月。这么多年都关系不错,更明白各自处境,也更清楚各自难处。她们尽力争取自己想要的,并不相干。

“太后娘娘若是打定了心思,你我纠结也无益。”阿好只作并不懂薛良月更多的心思,轻松地将她的话撇了过去。

薛良月便叹气,说,“我或许是不成了,陛下……”她又笑了笑,“那日陛下来了,太后娘娘命我煮了茶,陛下道我茶艺普通。有些泄气。”

阿好本不知道这一茬,听薛良月说起,对她当下的心思又更清明。阿好脸上同样带着笑,不着痕迹地劝了两句,“但陛下亦曾夸奖过你的刺绣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啊,还有你的书法与琴艺,也都被称赞过。”

薛良月被阿好点醒,为自己先前小心眼的想法感到脸红。她假作看了看天色,接着便道,“已经很晚了,我先回去休息了,明天早点来替你。”

阿好点了点头,送了薛良月两步,而后折回殿内守着。

·

宴席到后半夜才散,章煜乘御辇回到宣执殿,一路无话。他脸上没什么情绪,进了殿内便闭眼懒怠地斜倒在龙榻上,等宫人备下热水。

吕川悄无声息走了进来,一面与龙榻上的人行礼,一面喊了声,“陛下。”章煜便半睁了眼,语气懒懒的,问,“弄清楚了?”

“是。”吕川应话,见章煜抬了抬下巴,便左右扫了几眼。待到其他宫人都识趣地退下,他才继续恭声说道,“赵世子当时出去了,没有要宫人跟着。寻到宋姑姑后,只问更衣往何处去。”

“宋姑姑听言便与赵世子指了路,世子又问宋姑姑可否帮忙引路。恰好宫女兰芳从长宁宫取到了东西,宋姑姑便要兰芳带世子过去了。”

吕川如实回禀,章煜听罢脸上却是显出个笑,仿佛这是件极有趣的事情。他手指在床榻上点了点,评价三个字,“有意思。”

之后倒没有其他的话了。吕川没头没脑,没有完全领回到这其中乐趣,过了半晌,复听见章煜问他说,“你们宋姑姑,过去就与赵世子有交情吗?”

“回陛下的话,以奴才所知,并没有。却不是奴才偏颇,但宋姑姑在这些事上,向来是拎得请的。”

章煜心道,岂止是拎得请。他多问这样一句,不过是再确认一遍罢了。得到预想的答案,章煜心情即刻好上不少,他便展眉坐了起来。

吕川眼瞅他坐着兀自沉思片刻,难得脸上笑意更浓,心里更奇怪。忆起近日种种传闻,又觉寻到了门道,但未作他想。直到听得宫人在外禀报热水已经备下,章煜方下了龙榻,去往偏殿沐浴梳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