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七章 课题牵引科技进步(2 / 2)

作品:《猛士回明

罗剑让秘书拿来一张大地图,将地图挂到了背后的墙上。

“我们的火车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正在往南方修,以后肯定要往北方修,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如果我们从南京修到扬州,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是长江,再往北修,还有黄河。这只是我们国内最大的两条河,其他小一点的河流不计其数,是不是遇到大河咱们就不修了?那肯定不行!”

众人眼光都看着地图,心里都明白罗剑话的意思,也在脑子想像着南北变通途是什么样的情景。

“可能大家都想到了,这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长江上设计建造一座大桥。可能有人会说,修路建桥这是工匠的事,关我们研究所什么事?如果只在一条小河上修一座石桥,可能不关大家的事,但要在长江修一座桥可就太关你们的事了。宋老,你来说说?”

罗剑笑着同宋应星招呼道。

“你们这些小子都听着,大都督说的这个桥可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第一。火车能从上面过。第二,船只还能从桥下走。第三,桥上除了能走行人,象大都督他们那样的猛士车也能从上面走。”

宋应星的话让大家开始沉思起来。看来在长江修一座桥并非易事。

罗剑给大家提出这么一个课题是有考虑的,长江、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虽然养育滋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但也将南北的交通阻隔了开来,以后的经济想要持续发展。解决这个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长江上修建大桥所涉及的学科之多,技术应用之广泛,一旦设计建造成功,不仅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作用,也必将推进科学技术向前提高一大步,这就是罗剑和宋应星、刘为民商量的用课题来牵引科技进步。

继续提出几个课题之后,罗剑就离开了研究所,从明天开始,刘为民将和宋应星他们就将针对这些课题进行研究如何分组,如何统合力量。有些课题还可以继续细化,可以将他们交到南京国立大学,让在校的大学生们一起研究。

虽说南京政府财政窘迫,罗剑这些天都在为此发愁,但柳兰这段时间却是赚得盆满钵满,她的自行车厂经过一段时间试卖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走上南京街头,罗剑在坐着马车上下班的时候,不时就有一辆自行车从马车旁边驶过。

“柳兰,你赚那么多的钱干嘛?咱们十辈子都花不完了。”罗剑有些为柳兰拼命赚钱感到不解。

“兴华。你呀,你觉得钱多了?我觉得还差得远呢。你忘了咱们要建大学的事了?我都想好了,咱们在南京建一所大学,名字就叫‘剑兰大学’。在北京建一所大学,名字就叫‘兰剑大学’。”柳兰笑着说道。

“‘剑兰’、‘兰剑’?我说柳兰,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俗气啊?”罗剑笑得差点把饭都喷了。

“不准笑!就这么定了,这个谁也不能给我做主!”柳兰蛮横地说道。

老太太在旁边一边看着小两口拌嘴,一边给小罗霆喂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姥姥喂了。”柳兰冲儿子说道。

“姥姥。我自己能吃,不用你喂了。”罗霆奶声奶气地说道。小罗霆今年已经一岁半了,这孩子说话早,早在半年前就能喊爸爸妈妈,跟老太太关系最好,祖孙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兴华,我觉得闺女起的名字好,等过了几百年,谁还记得罗剑和柳兰啊,但只要这学堂还在,那些学生娃进了学堂就会说,这是我闺女建的学堂呢。”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道。

“大都督、夫人,小的也觉得这名字起得好。”站在旁边的张成也跟上来凑趣说道。

罗剑和柳兰一直要求张成坐下来跟他们一起吃饭,但张成打死都不肯,罗剑和柳兰无奈之下,也只能随他。

“张成,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不是什么小的,你要自己看重自己,没有人会瞧不起你!”柳兰十分不满地看了一眼张成。

说说笑笑吃过了晚饭,老太太带着罗霆去背诗词去了,罗剑和柳兰来到后花园纳凉。

“兴华,这段日子我总是心神不定,那个该死的智能软件没出现吧?你是不是要回去了?”柳兰挽着罗剑的胳膊,悠悠说道。

“要回去也是一起回去,你就不回去了?”罗剑这段时间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见柳兰提起来,随口说道。

“我就知道你还想回去,霆儿在这儿出生,他是属于这儿的,他不能走,我也不能走,再说我们把霆儿带走了,让老太太还活不活?”柳兰痛苦地说道。

柳兰提起的话题太过沉重,罗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沉默着。

“兴华,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霆儿太寂寞了。”柳兰把脸贴在罗剑的胳膊上,轻轻地说道。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