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 锁喉行动(2 / 2)

作品:《猛士回明

试枪的结果却让多尔衮再次大喜过望,三十步的距离,二寸厚的木板竟被这鸟枪给射穿了。

“再试,再试!用三层甲再试试。”多尔衮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次靶标被移到五十步的距离上,虽然打了很多枪才打中,多尔衮还是亲自到靶前仔细看了看,见三层甲都被穿透,心里这才踏实下来。

多尔衮转身就对仍负责着将作监的范文程说道:“范先生,其他火铳暂时不造了,全部造这种火枪。”

没想到范文程却苦着脸说道:“启禀摄政王,此火枪枪管制造极是不易,倘若全部造这种火枪,恐怕一月也造不了几支。”

“那扬州为什么就能大量生产?”多尔衮疑惑地问道。

“臣也不知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密探的报告里并没有说到这一点。”范文程无奈地答道。

不等多尔衮再去细究原因,几位满人大臣竟找到将作监来了。

“有什么事?”多尔衮听说这种火枪不能大量制造,心里正不爽,见几个大臣过来找他,沉着脸问道。

“启禀摄政王,北京城里粮价飞涨,已经到了四两银子一石了,再这样下去,饿死的百姓恐不在少数,请摄政王早日调粮,迟则恐引起民变啊。”大学士刚林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不是让洪承畴火速从湖北调粮北上吗?怎么到现在还没消息?”多尔衮皱着眉头说道。

“范先生,你让那些西洋人多多想些办法,这种火枪必须大量制作,这事请先生多操些心了。”多尔衮说完匆匆和几个满臣回到了武英殿。

“遏必隆没有与南明朝廷交涉过吗?”多尔衮刚刚坐定就开口问道。

“交涉过了,但这次扬州军是以查盗匪的名义扣留的运粮船只,南明朝廷也是无法。”刚林在旁边说道。

“那咱们只能答应扬州的要求了?”多尔衮恨声说道。

“摄政王,臣觉得开放贸易也不一定是坏事,扬州的货物虽然进了我大清治下,只要朝廷下令,官绅百姓一体不准购买,想其货物要卖出也难,而我大清则可多派人以商人之名进入扬州,也可学些其生产之法,不知摄政王意下如何?”索尼显然是经过思考才提出的建议。

听了索尼的建议,多尔衮陷入沉思之中,刚才范文程的话犹在耳边响起,这同样的东西,到了扬州怎么就会变得如此不一样呢?扬州到底用什么办法大量制作火枪枪管的呢?

还有那玻璃,自从扬州的玻璃进入大清之后,不少大清的商人也开始试着制造,但弄出来的东西就是不行,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还有啥窍门,嗯,是应该多派人去学学了。

只是被扬州逼着这么做,多尔衮心里实在不甘,又想了半晌,这才开口说道:“扬州货物进入我大清,必须加以重税,好处不能全让他们得去了。”

索尼赶紧应了下来,转身就要回去安排。

“等等,进入扬州的商人,你多安排些山西范家的人,他们对我大清忠心耿耿,其皆是汉人,偷学技术也快。”多尔衮对索尼交待道。

“臣明白。”索尼转身出去安排去了。

“兴华,满清朝廷妥协了!”史可法兴冲冲跑到大都督府找到罗剑。

“宪之兄,你来看看,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满清朝廷里还是有人头脑很清醒啊。”罗剑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情报是赖福的安全部收集来的。

史可法接过文件夹,打开仔细看了起来,看完了之后也是眉头紧锁。

“那咱们怎么办?满清竟要对进入其治下的货物加以重税,如此一来,咱们的商人们还愿意去做生意吗?”史可法担心地说道。

“这个不用担心,只要有利润,商人们就不会放弃的。”罗剑担心的并不在此,而是满清朝廷竟弄出了米尼枪,尽管其现在并不能批量生产,但毕竟已经弄出来了。

“宪之兄,咱们的技术保密必须加强,倘若满清把一些关键性技术偷学走了,咱们的麻烦就大了。”罗剑说道。

罗剑指的是一些制造技术,比如制作枪管的技术,虽然难度大,但只要把握了其中的诀窍,尽管慢一些,但总能生产出来。如此一来,一旦满清军队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米尼枪,对扬州军的威胁就大了。

“兴华,你准备怎么做?”史可法听了罗剑的话,也很是担心。

“安全部要加大工作力度,咱们其他部门也要协力加强对各关键部门人员的审查,关键的部门必须用最可靠的人,这事就请宪之兄多多操心了。”罗剑说道。